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801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教练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包括安装机架,所述安装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杆机构动作,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机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当学员车辆存在超速、未系安全带、撞车风险等情况时,能够自动进行刹车制动,保护学员、车辆以及周边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教练车
,具体涉及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技术背景近两年来,无人驾校开始兴起,无人驾校顾名思义,即没有教练在学员车上指导,而是采用先进技术,将练车区域的地图绘制到智能系统内,再采用定位系统,实时语音播报指导学员操作,这样虽然能够降低驾校的用人成本,但是由于学员车上不再有教练掌控,非常容易出现事故,如超速行驶、不系安全带、撞车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可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包括安装机架,所述安装机架上设有至少一组电动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杆机构动作,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机架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架上设有两组电动驱动机构,每组电动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均连接一组连杆机构,其中一组连杆机构与刹车联动机构连接,另一组连杆机构与离合联动机构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连杆机构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机架。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延长部,所述延长部与助力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助力弹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导向杆,所述安装机架上设有与导向杆配合的弧形导向槽,所述以第一连杆转动点为圆心设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架包括底板、两侧端板以及位于两侧端板之间的至少一块连接板,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连接安装基板,所述安装基板用于与车体固定。优选的,所述安装机架的上方设有外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车辆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得到有关信号,如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监测到车速超过设定值时,车辆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给电动驱动机构发出指令,电动驱动机构动作,电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杆机构动作,以实现自动刹车,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在无人驾校中必不可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动驱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与教练车副驾驶室双踏板操作机构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图中标号:1、安装机架;11、底板;12、端板;13、连接板;2、电动驱动机构;21、驱动电机;22、减速器;3、连杆机构;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3、延长部;34、导向杆;35、导向槽;4、轴承;5、助力弹簧;6、安装基板;7、外罩;8、离合传动组件;9、刹车传动组件;10、刹车输出连杆;14、离合输出连杆;15、刹车输入连杆;16、离合输入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包括安装机架1,所述安装机架1包括底板11、两侧端板12以及位于两侧端板12之间的至少一块连接板13,所述连杆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板13上,所述底板11的两侧分别连接安装基板6,所述安装基板6用于与车体固,采用此种结构的机架,结构更加稳定,使用时间更长。所述安装机架1上设有两组电动驱动机构2,每组电动驱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均连接一组连杆机构3,其中一组连杆机构3与刹车联动机构(现有教练车都具有刹车联动机构)连接,另一组连杆机构3与离合联动机构连接,具体连接参照图4所示,本机构与教练车副驾驶室双踏板操作机构配合使用,其中一个第二连杆32与刹车输入连杆15转动连接,另一个第二连杆32与离合输入连杆16转动连接,当两个第二连杆32分别动作时,刹车输入连杆15以及离合输入连杆16分别转动,并分别通过刹车传动组件9以及离合传动组件8的传动,最终分别驱动主驾驶侧的刹车输出连杆10与离合输出连杆14分别动作,从而使主驾驶侧的刹车踏板和离合踏板制动。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驱动连杆机构3动作,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以减速器22,所述减速器22的输出端与连杆机构3传动连接,所述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通过轴承4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1的连接板13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当需要执行自动刹车时,电动驱动机构2驱动第一连杆31转动,第一连杆31带动第二连杆32动作,第二连杆32带动刹车联动机构(离合连杆机构)动作,从而进行自动刹车,现有教练车一般只设有一个教练刹车踏板,没有离合踏板,这种紧急制动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车辆的行走过程中,只采用刹车制动的话,长此以往会严重损坏离合系统,离合片磨损严重,需要高频率的更换,维护成本较高,此外,只采用刹车制动还容易造成车辆频繁熄火,频繁点火,比较耗费车辆的蓄电池,采用离合与刹车双制动能够保护离合系统以及蓄电池,具体为驱动离合制动的电动驱动机构2要早于驱动刹车制动的电动驱动机构2动作,保证先离合制动,后刹车制动,间隔设置在零点几秒钟或更少。所述第一连杆31转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延长部33,所述延长部33与助力弹簧5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助力弹簧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1的一侧端板12上,采用助力弹簧5可以起到助力作用,刹车时,驱动电机21和助力弹簧5共同作用,实现刹车动作。所述第一连杆31上设有导向杆34,所述连接板13上设有与导向杆34配合的弧形导向槽35,所述以第一连杆31转动点为圆心设置,通过此结构,可以保证第一连杆31动作时的稳定性。所述安装机架1的上方设有外罩7,防止学员脚踩在此机构上发生事故,起到保护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电动驱动机构2通过车辆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进行控制,如单片机、PLC等,如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监测到车速超过设定值时,车辆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给电动驱动机构2发出指令,电动驱动机构2动作,电动驱动机构2驱动连杆机构3动作,以实现自动刹车,可以有效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在无人驾校中必不可少,再如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监测到未系安全带,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控制电动驱动机构2动作,完成自动刹车;再如,控制系统或者上位机检测到前后方障碍物的距离在设定值内时(检测障碍物需要在车辆前后方设置毫米雷达),也会控制电动驱动机构2动作,完成自动刹车。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包括安装机架(1),所述安装机架(1)上设有至少一组电动驱动机构(2),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3),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驱动连杆机构(3)动作,所述连杆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机架(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包括安装机架(1),所述安装机架(1)上设有至少一组电动驱动机构(2),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连杆机构(3),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驱动连杆机构(3)动作,所述连杆机构(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机架(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架(1)上设有两组电动驱动机构(2),每组电动驱动机构(2)的动力输出端均连接一组连杆机构(3),其中一组连杆机构(3)与刹车联动机构连接,另一组连杆机构(3)与离合联动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以减速器(22),所述减速器(22)的输出端与连杆机构(3)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3)包括第一连杆(31)以及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安装机架(1)上,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的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教练车电动刹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1)通过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徐永峰王洪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万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