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87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在型面底部设置与其形状吻合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采用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通过联接套连接组合成与型面吻合的形状,冷却管道的进口管通过进口管接头、出口管通过出口管接头固定在中箱上,再通过进气口和抽气口进气出气,对型面的凹角部位进行抽气冷却,从而有效加快热节部位型砂冷却,利用空气对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从而减少此部位缩松缩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冲压模具实型铸造成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
技术介绍
汽车冲压模具主要生产汽车的内外钣金件,如车门、侧围、顶盖、后背门等,由于车身设计的需求,很多结构较为复杂,呈曲面变化较大。汽车冲压模具主要通过实型铸造树脂砂成型,其工艺为保证型面质量,造型时将型面朝上,熔炼浇注时型面处于下方,由于下方树脂砂处于浇注后铁液下方,长期过热,且热量及时散出,导致其凹角部位产生热节,容易出现缩松缩孔问题。传统的铸造方式采用冷铁铺设在此位置,增强激冷,但由于冷却条件不同,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很难确保型面不出现缩孔缩松问题。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在型面底部设置与其形状吻合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采用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通过联接套连接组合成与型面吻合的形状,冷却管道的进口管通过进口管接头、出口管通过出口管接头固定在中箱上,再通过进气口和抽气口进气出气,对型面的凹角部位进行抽气冷却,从而有效加快热节部位型砂冷却,利用空气对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从而减少此部位缩松缩孔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包括有中箱,中箱内设置有汽车冲压模具的实型铸造模,实型铸造模中间为汽车冲压模具的型面,所述型面底部中间横向穿过有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经过型面的凹角部位;冷却管道由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组合而成,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组合而成的冷却管道与型面形状吻合位置一致;冷却管道的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的两两的相互连接通过联接套固定连接;冷却管道右左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口管和出口管,出口管连接负压系统进行抽气,在浇注完成后,出口管进行抽气,进口管进气,利用空气对实型铸造模的汽车冲压模具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联接套采用2Cr13材质,弯钢管呈15°,30°,45°,60°,75°,90°不同角度,这样可冷却管道可组合成不同角度弯曲从而实现与型面形状吻合。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箱靠近出口管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出气过渡方管,出气过渡方管内侧设置有出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一,出口管接头连接出口管,出气过渡方管外侧连接有抽气口,抽气口位于中箱外,并且其与出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相通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箱靠近进口管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进气过渡方管,进气过渡方管内侧设置有进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二,进口管接头连接进口管,进气过渡方管外侧连接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中箱外,并且其与进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二相通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出气过渡方管与出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一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出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一其中一个不用时,采用堵头和胶带密封。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进气过渡方管与进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二采用焊接方式焊接,进口管接头和负压管接头二采其中一个不用时,采用堵头和胶带密封。进一步改进在于:冷却管道由直钢管与直钢管、直钢管与弯钢管以及弯钢管与弯钢管,通过联接套窜接而成,担负系统主体冷却功能,具体直钢管长度与弯钢管角度的选择,依型面形状而定,造型埋砂前应在型面上对整体中间管路布局做好预排,做好标记后移出砂箱,待型面埋砂到合适时机,将事先预排的管路系统快速布置到型面位置每个接头处用胶带缠绕固定,并继续埋砂,确保型面型砂无分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型面底部设置与其形状吻合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采用多个直钢管和弯钢管通过联接套连接组合成与型面吻合的形状,冷却管道的进口管通过进口管接头、出口管通过出口管接头固定在中箱上,再通过进气口和抽气口进气出气,对型面的凹角部位进行抽气冷却,从而有效加快热节部位型砂冷却,利用空气对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从而减少此部位缩松缩孔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冷却管道直钢管与弯钢管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抽气口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进气口处示意图。图6是
技术介绍
中汽车冲压模具的实型铸造模示意图。图7是
技术介绍
中汽车冲压模具的下部剖面示意图。图1-图5中:1-中箱,2-实型铸造模,3-型面,4-冷却管道,5-直钢管,6-弯钢管,7-联接套,8-进口管,9-出口管,10-出气过渡方管,11-出口管接头,12-负压管接头一,13-抽气口,14-进气过渡方管,15-进口管接头,16-负压管接头二,17-进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包括有中箱1,中箱1内设置有汽车冲压模具的实型铸造模2,实型铸造模2中间为汽车冲压模具的型面3,所述型面3底部中间横向穿过有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经过型面3的凹角部位;冷却管道4由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的冷却管道4与型面3形状吻合位置一致;冷却管道4的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的两两的相互连接通过联接套7固定连接;冷却管道4右左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口管8和出口管9,出口管9连接负压系统进行抽气,在浇注完成后,出口管9进行抽气,进口管8进气,利用空气对实型铸造模的汽车冲压模具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所述联接套7采用2Cr13材质,弯钢管6呈15°,30°,45°,60°,75°,90°不同角度,这样可冷却管道4可组合成不同角度弯曲从而实现与型面形状吻合。所述中箱1靠近出口管9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出气过渡方管10,出气过渡方管10内侧设置有出口管接头11和负压管接头一12,出口管接头11连接出口管9,出气过渡方管10外侧连接有抽气口13,抽气口13位于中箱1外,并且其与出口管接头11和负压管接头12相通的。所述中箱1靠近进口管8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进气过渡方管14,进气过渡方管14内侧设置有进口管接头15和负压管接头二16,进口管接头15连接进口管8,进气过渡方管14外侧连接有进气口17,进气口17位于中箱1外,并且其与进口管接头15和负压管接头二16相通的。所述出气过渡方管10与出口管接头11和负压管接头一12采用焊接方式焊接,出口管接头11和负压管接头一12其中一个不用时,采用堵头和胶带密封。所述进气过渡方管14与进口管接头15和负压管接头二16采用焊接方式焊接,进口管接头15和负压管接头二16采其中一个不用时,采用堵头和胶带密封。冷却管道4由直钢管5与直钢管5、直钢管5与弯钢管6以及弯钢管6与弯钢管6,通过联接套7窜接而成,担负系统主体冷却功能,具体直钢管5长度与弯钢管6角度的选择,依型面形状而定,造型埋砂前应在型面上对整体中间管路布局做好预排,做好标记后移出砂箱,待型面埋砂到合适时机,将事先预排的管路系统快速布置到型面位置每个接头处用胶带缠绕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包括有中箱(1),中箱(1)内设置有汽车冲压模具的实型铸造模(2),实型铸造模(2)中间为汽车冲压模具的型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3)底部中间横向穿过有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经过型面(3)的凹角部位;冷却管道(4)由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的冷却管道(4)与型面(3)形状吻合位置一致;冷却管道(4)的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的两两的相互连接通过联接套(7)固定连接;冷却管道(4)右左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口管(8)和出口管(9),出口管(9)连接负压系统进行抽气,在浇注完成后,出口管(9)进行抽气,进口管(8)进气,利用空气对实型铸造模的汽车冲压模具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包括有中箱(1),中箱(1)内设置有汽车冲压模具的实型铸造模(2),实型铸造模(2)中间为汽车冲压模具的型面(3),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面(3)底部中间横向穿过有冷却管道(4),冷却管道(4)经过型面(3)的凹角部位;冷却管道(4)由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组合而成的冷却管道(4)与型面(3)形状吻合位置一致;冷却管道(4)的多个直钢管(5)和弯钢管(6)的两两的相互连接通过联接套(7)固定连接;冷却管道(4)右左两侧分别连接有进口管(8)和出口管(9),出口管(9)连接负压系统进行抽气,在浇注完成后,出口管(9)进行抽气,进口管(8)进气,利用空气对实型铸造模的汽车冲压模具型面位置局部型砂进行空气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套(7)采用2Cr13材质,弯钢管(6)呈15°,30°,45°,60°,75°,90°不同角度,这样可冷却管道(4)可组合成不同角度弯曲从而实现与型面形状吻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冲压模具球铁拉延模型面冷却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箱(1)靠近出口管(9)一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出气过渡方管(10),出气过渡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开保左从军刘平白明雪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泓鹄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