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835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横移组件、链勾传动组件、内吸外喷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和PLC总控制系统,管材前加热组件设置于链条转动组件上部,链条转动组件一端与横移组件连接,管材前加热组件与后固化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间隔,内吸外喷组件设置于间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运送多件管材,并通过管材前加热组件和内吸外喷组件实现内吸涂外喷涂多件管材,能同时保持管材内外温度的一致,实现管材外涂塑和内吸塑生产,管材内外涂塑层与管材内外壁附着强度高,能够确保在‑30摄氏度至65摄氏度环境下的正常使用,且能确保涂塑层无脱落、隆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生产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钢管、金属管道内外喷塑是普通塑钢钢管的更新换代产品,既具有钢、塑料的强度与钢度,又具有不生锈,不结垢、流体阻力小、耐冲磨、防腐蚀,耐高温,抗菌卫生性能好及柔韧性等优点,广泛应用给排水、消防、食品加工等领域,杜绝传统钢塑钢管腐蚀生锈污染水质,使水质达到卫生标准,使用寿命延长。传统设备的技术缺陷为,传统设备分内喷、外喷二次加工,先喷内部,再外喷,当内喷完成,管材移动至内喷箱时向上使钢管外层温度下降,特别是冬天,钢管温度降速快,造成钢管与塑料附着力低,并产生内外附着力不一致的技术问题。其次,内喷涂喷枪喷钢管时长6-12米,左右两支喷枪端装旋转定位中心的夹具移动中与旋转中的管材内壁接触产生的塑层厚度不均匀,导致产品不合格。该技术方案存在以上技术缺陷:在使用时,效率较低从而导致资源浪费以及管材在加工完成之后产品质量较低的技术缺陷,为此,需要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及制造方法,通过设置内吸外喷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链条转动组件以及链勾传动组件,链条转动组件可以同时运送多件钢管,通过管材前加热组件和内吸外喷组件便于内吸涂多件钢管,既能将钢管外涂塑,又能在热镀锌钢管内采用真空力吸塑,使内吸塑通过离心力均匀涂覆在钢管内壁,解决了普通复合钢管存在的易锈蚀,使用寿命短以及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使钢管内涂塑层与钢管内壁附着强度高,在-30摄氏度至65摄氏度环境下使用涂塑层无脱落、隆起,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横移组件、链勾传动组件、内吸外喷组件、后固化加热组件和PLC总控制系统,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链条转动组件上部,所述链条转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横移组件连接,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与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内吸外喷组件设置于所述间隔中,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穿过所述链勾传动组件中部,PLC总控制系统与链条转动组件、管材前加热组件、横移组件、链勾传动组件、内吸外喷组件和后固化加热组件连接。优选的是,所述内吸外喷组件包括左外喷罩、左引风机、右外喷罩、内吸塑箱和右外喷箱,所述左外喷罩上部设置有左外喷嘴,所述左外喷罩一侧设置有左外喷箱,所述左外喷箱通过左引风管道与所述左外喷罩连接,所述左引风管道延伸至所述左外喷罩内部,所述左外喷箱一侧与所述左引风机连通;所述右外喷罩一侧通过右引风管道与所述右外喷箱连接,右外喷箱一侧与内吸塑箱连通,内吸塑箱一侧与右引风机连接,所述右外喷罩内部设有右喷塑支架。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吸外喷组件包括左喷塑支架和右外喷嘴,所述左外喷嘴一端与所述左引风管道一端连通,所述左外喷罩内部设有左喷塑支架,所述左引风管道与所述左喷塑支架连接,所述右引风管道一端穿过所述右喷塑支架与所述右外喷嘴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条转动组件包括前卧式驱动电机、第二传动轴、第二轴承座、第一前链条、第一传动轴、第一轴承座和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传动轴中部固定安装有第六主动轮,所述前卧式驱动电机输出端通过第二前链条与所述第六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端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两端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二主动轮并与所述第二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端部设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前链条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轮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端部与所述第一轴承座转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条转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互相平行。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前链条、第一轴承座、第一支撑架、第一主动轮、第二支撑架、第二轴承座和第二主动轮均设置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前链条两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管材前加热组件包括第一加热箱和第一供热箱,所述第一加热箱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链条外部,所述第一加热箱内部设有第一供热管道,所述第一供热管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链条一侧,所述第一供热管道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加热箱并与所述第一供热箱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组件包括传动组件、气缸支撑架、上下移动气缸和第一横移板,所述传动组件一端与所述气缸支撑架连接,所述气缸支撑架底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气缸支撑架顶部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底部连接,所述上下移动气缸顶部与所述第一横移板底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横移组件还包括第二横移板和第一回粉槽,所述第二横移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横移板内部,所述第二横移板底部与所述第一回粉槽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气缸安装板和前后移动气缸,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一侧,所述气缸安装板设置于所述滑轨上部,所述滑轨一端贯穿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中部,所述滑轮在所述滑轨上部形成滑动连接,所述前后移动气缸设置于所述气缸安装板上部,所述前后移动气缸一端与所述气缸支撑架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链勾传动组件包括驱动组件、第三传动轴、第三主动轮、第四传动轴、钩子、第三轴承座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三传动轴端部与所述第三主动轮连接,所述第四传动轴端部装有第四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通过第一后链条与所述第四主动轮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四传动轴连接,所述钩子设置于所述第一后链条上部;所述第三轴承座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端部,所述第三轴承座底部与所述第三支撑架顶部连接。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后链条、后卧式驱动电机、第五主动轮和驱动轮,所述后卧式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轮连接,所述驱动轮通过第二后链条与所述第五主动轮连接,所述第五主动轮设置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部。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传动轴与所述第四传动轴互相平行。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主动轮、第四主动轮、第一后链条、钩子、第三轴承座和第三支撑架均设置有两个,并且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后链条两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后固化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加热箱、第二供热管道,所述第二加热箱设置于所述内吸外喷组件一侧,所述第二加热箱穿过所述第一后链条中部;所述第二加热箱一侧固定有第二供热箱,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二供热箱一侧连接,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一后链条一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包括外喷回收组件,所述外喷回收组件设置于所述内吸外喷组件一侧。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外喷回收组件包括回粉箱、引风吸气机、第二回粉槽和外喷进塑粉箱,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后固化加热组件(7)和PLC总控制系统(8),其特征在于:管材前加热组件(2)设置于链条转动组件(1)上部,链条转动组件(1)一端与横移组件(3)连接,管材前加热组件(2)与后固化加热组件(7)之间设置有间隔,内吸外喷组件(6)设置于间隔中,后固化加热组件(7)穿过链勾传动组件(4)中部,PLC总控制系统(8)与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和后固化加热组件(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包括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后固化加热组件(7)和PLC总控制系统(8),其特征在于:管材前加热组件(2)设置于链条转动组件(1)上部,链条转动组件(1)一端与横移组件(3)连接,管材前加热组件(2)与后固化加热组件(7)之间设置有间隔,内吸外喷组件(6)设置于间隔中,后固化加热组件(7)穿过链勾传动组件(4)中部,PLC总控制系统(8)与链条转动组件(1)、管材前加热组件(2)、横移组件(3)、链勾传动组件(4)、内吸外喷组件(6)和后固化加热组件(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内吸外喷组件(6)包括左外喷罩(604)、左引风机(602)、右外喷罩(605)、右外喷箱(608)和内吸塑箱(612),左外喷罩(604)上部设置有左外喷嘴(606),左外喷罩(604)一侧设置有左外喷箱(601),左外喷箱(601)通过左引风管道(603)与左外喷罩(604)连接,左引风管道(603)延伸至左外喷罩(604)内部,左外喷箱(601)一侧与左引风机(602)连通;右外喷罩(605)一侧通过右引风管道(609)与右外喷箱(608)连接,右外喷箱(608)一侧与内吸塑箱(612)连通,内吸塑箱(612)一侧与右引风机(613)连接,右外喷罩(605)内部设有右喷塑支架(6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内吸外喷组件(6)包括左喷塑支架(607)和右外喷嘴(611),左外喷嘴(606)一端与左引风管道(603)一端连通,左外喷罩(604)内部设有左喷塑支架(607),左引风管道(603)与左喷塑支架(607)连接,右引风管道(609)一端穿过右喷塑支架(610)与右外喷嘴(6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内吸外喷涂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链条转动组件(1)包括前卧式驱动电机(109)、第二传动轴(107)、第二轴承座(106)、第一前链条(110)、第一传动轴(101)、第一轴承座(102)和第一支撑架(103),第二传动轴(107)中部固定安装有第六主动轮(112),前卧式驱动电机(109)输出端通过第二前链条(108)与第六主动轮(112)连接,第二传动轴(107)端部设置有第二主动轮(111),第二传动轴(107)两端分别贯穿于第二主动轮(111)并与第二轴承座(106)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轴(101)端部设有第一主动轮(104),第一前链条(110)一端与第二主动轮(111)连接,其另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盛丰钢塑管制造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