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5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进行腿部运动的运动器材,包含一架体、一支座单元、左、右二第一摆动件、左、右二第二摆动件、左、右二支撑件及一连动装置,支座单元以可调整位置的方式设在架体上,所述二第一摆动件以可前后摆动的方式枢接在支座单元,所述二第二摆动件以可前后摆动的方式枢接在架体,各支撑件连接对应的第一摆动件及第二摆动件,分别具有用于支撑使用者单脚的支撑部,可沿一圆弧形的往复轨迹位移;连动装置使左、右二支撑件相互牵制及带动,当其中一个往前位移时,另一个往后位移;调整支座单元在架体上的位置,可改变往复轨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器材
本专利技术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供进行腿部运动的运动器材。
技术介绍
图1及图2显示一种已公开贩售及使用的运动器材90(注:商品名称为“MatrixS-ForcePerformanceTrainer”),其具有一左摆臂95L及一右摆臂95R,各摆臂可依据其顶端的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枢轴A前后摆荡,而且,左摆臂95L及右摆臂95R的底端分别设有一左踏板96L及一右踏板96R,各踏板会伴随对应摆臂的摆荡动作而沿一以所述枢轴A为弧心的圆弧轨迹T位移;基于预设的挡止位置,各踏板往前(同时往上)最多可位移至所述弧心的正前方,往后(同时往下)最多可位移至所述弧心的正下方。所述二摆臂95L、95R之间设有一连动装置(图中未示),使其中一摆臂往前摆荡的动作与另一摆臂往后摆荡的动作相互带动;未受外力时,左、右二摆臂95L、95R会安定在如图1所示的平衡位置(即侧视下重叠的位置),此时的左、右二踏板96L、96R位于所述弧心的前下方45度位置。如图2示意,使用所述运动器材90时,使用者U双手扶握在架体91前端的握把组92上,双脚分别踩踏在左、右二踏板96L、96R上,彼此反向地交替进行往下(同时往后)踩压及往上(同时往前)抬腿的运动。过程中,使用者可通过双腿的动作自行控制脚部的运动行程,例如使踏板96L、96R大概就在图2所示的较高与较低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或是使踏板下降至更低、上升至更高之后才折返。然而,因为所述运动器材90的左、右二踏板96L、96R是以位置固定不变的所述平衡位置作为中心进行反向且对称位移,纵使运动行程能有某程度的长短变化,但较高的踏板与较低的踏板的相对角度并不会改变,加上踏板始终在所述弧心的正前方与正下方之间沿着圆弧轨迹T位移,所以使用者的运动姿势及腿部动作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再者,所述运动器材90仅能提供使用者进行上述腿部运动,而使用者的双手及上半身在腿部运动时是安定不动的,无法与下半身协同运动,所以运动型态及运动效果较为局限。此外,所述运动器材90的踏板96L、96R是分别通过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枢轴(未标号)枢接在摆臂95L、95R的底端,未受外力时,各踏板96L、96R通过自身配重而自然转成顶面朝上的水平状态(如图1所示);在进行上述腿部运动而使摆臂95L、95R往复摆荡的过程中,各踏板96L、96R会随时顺应使用者的脚部而相对于对应的摆臂95L、95R偏转,保持以前述顶面承接使用者的脚部。然而,因为摆臂95L、95R在任何角度下踏板96L、96R都可相对偏转(极端来说,踏板在圆弧轨迹T上的任何位置可能是任何角度),所以使用者在进行腿部运动时可能有踏板顶面会摇晃或踩压施力会歪斜的感觉。与此相关的,运动器材90的架体91后端设有一座椅93,可让使用者在运动之前先坐在座椅93上,使双脚分别踏稳左、右二踏板96L、96R之后再向前起身进行运动,以及运动之后先向后坐在座椅93上再使双脚离开踏板,由此避免使用者直接踩上踏板或直接走下踏板,尤其在仅有一脚踩着踏板时,可能因踏板偏转而产生不稳定或不安全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可供使用者进行双脚沿着圆弧或近似圆弧的轨迹交替进退的腿部运动,而且,前述轨迹能够调整变动,让使用者能以不同的姿势及动作进行前述腿部运动,由此提供较为丰富的运动型态及运动效果。其中,用于支撑使用者脚部的构件在其运动轨迹上的任何位置均有特定角度、不会任意偏转,因此使用者在上下机台及进行运动时较为方便、稳定及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除了上述功效之外,还可让使用者的双手协同双腿一起运动,达到全身运动的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架体;一支座单元,设在所述架体上,可在多个位置之间选择定位;一左侧活动组件及一右侧活动组件,各所述活动组件包含一第一摆动件、一第二摆动件及一支撑件,其中:各所述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轴心部及一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一轴心部枢接在所述支座单元,会随着所述支座单元改变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各所述第一摆动件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一轴心部的第一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一摆动部沿一第一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各所述第二摆动件具有一第二轴心部及一第二摆动部,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二轴心部的第二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二摆动部沿一第二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各所述支撑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摆动件的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摆动件的第二摆动部;各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会伴随所述第一摆动件及所述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而沿一往复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一连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之间,使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相互牵制及带动,让侧视下的所述二支撑件的支撑部在所述往复轨迹上的一中间位置重叠,而且,当其中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前端位移时,另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后端位移;其中,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改变时,所述往复轨迹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会跟着改变。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动装置具有一转动机构及左、右二连杆,所述转动机构能转动地设在所述架体上,并且定义出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转动轴线;各所述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能相对于所述架体沿一圆形轨迹环绕所述转动轴线,而且所述左、右二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转动轴线为圆心保持预定的相对角度;所述左、右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圆形轨迹转动一周的同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会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在轨迹前端与轨迹后端之间往复运动一次;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改变时,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位置会跟着改变,而且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与轨迹后端的相对角度也会跟着改变。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定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高于轨迹后端,此时的所述轨迹前端相对于所述轨迹后端的仰角大小定义为第一轨迹角度值;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定位于一第二位置时,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高于轨迹后端,此时的所述轨迹前端相对于所述轨迹后端的仰角大小定义为第二轨迹角度值,所述第二轨迹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轨迹角度值;当所述支座单元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轨迹前端所在高度,低于当所述支座单元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所述轨迹前端所在高度;当所述支座单元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轨迹后端所在位置,比起当所述支座单元定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的所述轨迹后端所在位置位于更后方。所述连动装置具有一转动机构及左、右二连杆,所述转动机构能转动地设在所述架体上,并且定义出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转动轴线;各所述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能相对于所述架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架体;/n一支座单元,设在所述架体上,可在多个位置之间选择定位;/n一左侧活动组件及一右侧活动组件,各所述活动组件包含一第一摆动件、一第二摆动件及一支撑件,其中:/n各所述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轴心部及一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一轴心部枢接在所述支座单元,会随着所述支座单元改变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各所述第一摆动件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一轴心部的第一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一摆动部沿一第一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n各所述第二摆动件具有一第二轴心部及一第二摆动部,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二轴心部的第二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二摆动部沿一第二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n各所述支撑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摆动件的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摆动件的第二摆动部;各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会伴随所述第一摆动件及所述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而沿一往复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n一连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之间,使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相互牵制及带动,让侧视下的所述二支撑件的支撑部在所述往复轨迹上的一中间位置重叠,而且,当其中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前端位移时,另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后端位移;/n其中,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改变时,所述往复轨迹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会跟着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架体;
一支座单元,设在所述架体上,可在多个位置之间选择定位;
一左侧活动组件及一右侧活动组件,各所述活动组件包含一第一摆动件、一第二摆动件及一支撑件,其中:
各所述第一摆动件具有一第一轴心部及一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一轴心部枢接在所述支座单元,会随着所述支座单元改变其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各所述第一摆动件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一轴心部的第一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一摆动部沿一第一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
各所述第二摆动件具有一第二轴心部及一第二摆动部,能相对于所述架体依据一通过所述第二轴心部的第二轴线摆动,使所述第二摆动部沿一第二圆弧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
各所述支撑件具有一第一枢接部及一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一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摆动件的第一摆动部,所述第二枢接部枢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摆动件的第二摆动部;各所述支撑件还具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会伴随所述第一摆动件及所述第二摆动件的摆动而沿一往复轨迹进行同时含有前后位移及上下位移的位移;
一连动装置,连接在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之间,使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相互牵制及带动,让侧视下的所述二支撑件的支撑部在所述往复轨迹上的一中间位置重叠,而且,当其中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前端位移时,另一侧边的所述支撑部由所述中间位置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往轨迹后端位移;
其中,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改变时,所述往复轨迹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会跟着改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具有一转动机构及左、右二连杆,所述转动机构能转动地设在所述架体上,并且定义出一对应于左右轴向的转动轴线;各所述连杆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在所述转动机构,能相对于所述架体沿一圆形轨迹环绕所述转动轴线,而且所述左、右二连杆的第一端以所述转动轴线为圆心保持预定的相对角度;所述左、右二连杆的第二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活动组件及所述右侧活动组件;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沿着所述圆形轨迹转动一周的同时,所述支撑件的支撑部会沿着所述往复轨迹在轨迹前端与轨迹后端之间往复运动一次;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的位置改变时,所述第一轴线相对于所述转动轴线的位置会跟着改变,而且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与轨迹后端的相对角度也会跟着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定位于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高于轨迹后端,此时的所述轨迹前端相对于所述轨迹后端的仰角大小定义为第一轨迹角度值;当所述支座单元相对于所述架体定位于一第二位置时,所述往复轨迹的轨迹前端高于轨迹后端,此时的所述轨迹前端相对于所述轨迹后端的仰角大小定义为第二轨迹角度值,所述第二轨迹角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轨迹角度值;当所述支座单元定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所述轨迹前端所在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宏茂陈福安
申请(专利权)人:乔山健身器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