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74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管的尾端设有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上设有引流管接口、第一附件接口;所述引流孔下方的引流管内部设有所述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内支架滑动固定在所述外支架内,所述内支架上的上端设有第一网片,所述第一网片的中部设有拉杆,所述外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的中部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连接件的第一附件接口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伸出所述第一附件接口并与密封盖相连,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相互盖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尿管,特别是公开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普通橡胶导尿管无论型号大小前端只有两个引流尿液的通孔,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一旦有颗粒沉淀或大块组织样物质堵塞很容易造成导尿管堵管,而解决堵管的主要方法就是重新更换导尿管。期间会造成病人痛苦、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医护工作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引流管变形、堵塞的滤网支架型导尿管。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管的尾端设有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上设有引流管接口、第一附件接口;所述引流孔下方的引流管内部设有所述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内支架滑动固定在所述外支架内,所述内支架上的上端设有第一网片,所述第一网片的中部设有拉杆,所述外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的中部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连接件的第一附件接口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伸出所述第一附件接口并与密封盖相连,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相互盖合。所述外支架包括上支撑外环和下支撑外环,所述上支撑外环与下支撑外环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网片固定在所述下支撑外环内,所述内支架的上端被限制在所述上支撑外环和下支撑外环之间。所述内支架包括上内环、第二固定杆和下固定件,所述第一网片固定在所述上内环内,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上内环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外支架的下端并与外支架的下端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下固定件相连、并通过所述下固定件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下端限制在所述外支架的下端下方。所述下固定件在固定片、固定环或固定块中任选一种。所述引流孔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所述引流管上的球囊,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球囊内部连通的充气通道,所述密封连接件上设有第二附件接口,所述第二附件连接口与所述充气通道相连;所述第二附件接口上设有充气气囊。所述引流管接口内设有单向瓣阀。所述支撑套管为柔性金属套管,所述拉杆为柔性金属拉杆,所述滤网支架为医用金属支架。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为3-5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滤网支架的外支架和支撑套管用于支撑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变形,保持引流通畅;通过所述拉杆拉动所述内支架可以将沉淀在引流管管腔内部的大块颗粒沉淀物或血块等阻塞物通过内支架的运动、以及第一网片与第二网片之间的配合,使阻塞物挤压及移动使阻塞物变小变碎,易于排出至引流管外,进而保持引流管管腔内引流通畅;所述支撑套管提供支撑,使得所述拉杆在拉动时,防止滤网支架的外支架上下移动。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3-5个引流孔,大大减少了,因为通孔被堵而导致的堵管;所述引流管接口内设有单向瓣阀,有效预防尿液的返流,减少了尿路感染的机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滤网支架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滤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滤网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滤网支架的内支架下拉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引流管;2、引流孔;3、密封连接件;4、引流管接口;5、第一附件接口;6、第二附件接口;7、滤网支架;8、外支架;9、内支架;10、第一网片;11、拉杆;12、第二网片;13、支撑套管;14、密封盖;15、上支撑外环;16、下支撑外环;17、第一固定杆;18、上内环;19、第二固定杆;20、下固定件;21、球囊;22、充气通道;23、充气气囊;24、集尿袋;25、单向瓣阀。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包括引流管1,所述引流管1的前端设有3-5个引流孔2。所述引流管1的尾端设有密封连接件3,所述密封连接件3上设有引流管接口4、第一附件接口5和第二附件接口6;所述引流孔2下方的引流管1内部设有所述滤网支架7。所述引流管接口4内设有单向瓣阀25;所述引流管接口4用于连接集尿袋24。所述滤网支架7包括外支架8和内支架9,所述内支架9滑动固定在所述外支架8内,所述内支架9上的上端设有第一网片10,所述第一网片10的中部设有拉杆11,所述外支架8的下端设有第二网片12,所述第二网片12的中部设有支撑套管13,所述支撑套管13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连接件3的第一附件接口5上,所述拉杆11穿过所述支撑套管13伸出所述第一附件接口5并与密封盖14相连,所述密封盖14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5相互盖合。所述支撑套管13为柔性金属套管,所述拉杆11为柔性金属拉杆,所述滤网支架7为医用金属支架。所述拉杆11与所述支撑套管13形成滑动摩擦。所述外支架8包括上支撑外环15和下支撑外环16,所述上支撑外环15与下支撑外环16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一固定杆17,所述第一固定杆17的数量优选3-8根,图中为4根。所述第二网片12固定在所述下支撑外环16内,所述内支架9的上端被限制在所述上支撑外环15和下支撑外环16之间。所述内支架9包括上内环18、第二固定杆19和下固定件20,所述第一网片10固定在所述上内环18内,所述第二固定杆19的上端与所述上内环18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杆19的下端穿过所述外支架8的下端的下支撑外环16、并与外支架8的下端的下支撑外环16形成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19的下端与所述下固定件20相连、并通过所述下固定件20将所述第二固定杆19的下端限制在所述外支架8的下端下方。所述下固定件20在固定片、固定环或固定块中任选一种,优选固定环。所述上内环18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支撑外环15的内径。所述引流孔2的下方设有固定在所述引流管1上的球囊21,所述引流管1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球囊21内部连通的充气通道22,所述密封连接件3上设有第二附件接口6,所述第二附件连接口6与所述充气通道22相连;所述第二附件接口6上设有充气气囊23。所述第一附件接口5的上端位于所述密封连接件3的中心,所述引流管接口4的上端、第二附件接口6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5的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一附件接口6、引流管接口4和第二附件接口6的中心线呈直线或曲线。使用时,打开所述密封盖14,拉动所述密封盖14带动拉杆11向下移动,通过所述拉杆11拉动所述内支架9可以将沉淀在引流管1管腔内部的大块颗粒沉淀物或血块等阻塞物通过内支架9的上下运动、以及第一网片10与第二网片12之间的配合,使阻塞物挤压及移动使阻塞物变小变碎,易于排出至引流管1外,进而保持引流管1管腔内引流通畅;所述支撑套管13提供支撑,使得所述拉杆11在拉动时,防止滤网支架1的外支架8上下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尾端设有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上设有引流管接口、第一附件接口;所述引流孔下方的引流管内部设有所述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内支架滑动固定在所述外支架内,所述内支架上的上端设有第一网片,所述第一网片的中部设有拉杆,所述外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的中部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连接件的第一附件接口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伸出所述第一附件接口并与密封盖相连,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相互盖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前端设有引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的尾端设有密封连接件,所述密封连接件上设有引流管接口、第一附件接口;所述引流孔下方的引流管内部设有所述滤网支架,所述滤网支架包括外支架和内支架,所述内支架滑动固定在所述外支架内,所述内支架上的上端设有第一网片,所述第一网片的中部设有拉杆,所述外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网片,所述第二网片的中部设有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密封连接件的第一附件接口上,所述拉杆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伸出所述第一附件接口并与密封盖相连,所述密封盖与所述第一附件接口相互盖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包括上支撑外环和下支撑外环,所述上支撑外环与下支撑外环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网片固定在所述下支撑外环内,所述内支架的上端被限制在所述上支撑外环和下支撑外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滤网支架型导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架包括上内环、第二固定杆和下固定件,所述第一网片固定在所述上内环内,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上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巧云华晶赵春燕贺亚楠赵培欣王彩仇晶军余丹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