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07674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首先,对缺损的胸椎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重建,即对上下位正常椎体固定后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圆棒以连接上下位正常椎体;然后,制备与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上的环形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环形结构,肋骨假体可以在圆棒上模拟原有肋骨轴向运动。通过这种重建方案,可以在解剖、功能两方面重建肋椎关节,恢复肋骨运动,不影响胸廓的呼吸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胸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等领域,用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肋椎关节缺失的修复重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胸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造成的关节缺失的修复重建,特别涉及一种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肋骨与胸椎之间有复杂的关节连接,解剖学上可分为有两处关节,一个是肋头关节,由肋头与椎体肋凹组成,另一个是肋横突关节,由肋骨结节关节面与横突肋凹组成,这两个关节同时运动,形成联合关节,以复杂的运动轴向,满足胸廓的运动。在临床上,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肋胸关节缺失,常见于但不限于肿瘤、感染、外伤等情况,这时需要进行肋椎关节的重建。重建工作一方面需要肋骨、胸骨的重塑,另一方面需要恢复肋骨、胸椎之间的运动关系,难度较大,目前没有良好满足肋椎关节活动度的合适的肋椎关节重建假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修复肋椎关节的目的,同时恢复原有肋椎关节功能,不影响胸廓运动的肋椎关节及其重建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缺损的胸椎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重建,即对上下位正常椎体固定后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圆棒以连接上下位正常椎体;然后,制备与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上的环形结构。按以上方法重建的肋椎关节,包括安装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的圆棒及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所述的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上的环形结构。所述的环形结构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br>所述的环形结构的环内壁的高度b为10-20mm。所述的环形结构与圆棒的距离a为0.5mm。所述的环状结构内壁的弧度为非等半径弧度。本专利技术通过环形结构,肋骨假体可以在圆棒上模拟原有肋骨轴向运动。通过这种重建方案重建肋椎关节,恢复肋骨运动,不影响胸廓的呼吸运动。本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胸外科、脊柱外科、骨肿瘤外科等领域,用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肋椎关节缺失的修复重建。附图说明图1为肋椎关节缺失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棒与环形结构的切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重建方法如下:首先,对缺损的胸椎(参见图1)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重建,参见图2,即对上下位正常椎体固定后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圆棒3以连接上下位正常椎体;然后,制备与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1,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3上的环形结构2。按本专利技术的重建方法得到的肋椎关节,包括安装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的圆棒3及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所述的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1,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3上的环形结构2。参见图3,其中环形结构2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环形结构2的环内壁的高度b为10-20mm;环形结构2与圆棒3的距离a为0.5mm;环状结构2内壁的弧度为非等半径弧度。环状结构2需要满足绕中点左右摆动时,环内壁与圆棒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在a为0.5mm,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满足肋椎关节之间的运动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n首先,对缺损的胸椎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重建,即对上下位正常椎体固定后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圆棒(3)以连接上下位正常椎体;/n然后,制备与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1),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3)上的环形结构(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对缺损的胸椎使用脊柱内固定系统重建,即对上下位正常椎体固定后在上下位正常椎体之间安装圆棒(3)以连接上下位正常椎体;
然后,制备与肋骨生理曲度相同的肋骨假体,肋骨假体一端为可与残留肋骨进行固定的肋骨形状的假体(1),另一端为嵌套在圆棒(3)上的环形结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结构(2)为全封闭或半封闭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结构(2)的环内壁的高度(b)为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椎关节的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结构(2)与圆棒(3)的距离(a)为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肋椎关节的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郭征石磊栗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