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管以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64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3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较大地确保主腔的截面积的内窥镜用管、以及具备该内窥镜用管且前端部的偏转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强度优异的内窥镜。内窥镜用管(2)是长条且中空的,其具备:于长度方向的内侧形成的主腔(21)、以及一体成型于所述主腔(21)的内周面且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线腔(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用管以及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内窥镜用管以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现在已知存在一种内窥镜,在管内内置有光学系统,通过将前端插入体内而在眼前观看内部的影像。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具有:主管,在内部形成有能够从远位端侧开口使钳子等的处置器的远位端露出以及引入的主腔;以及引导线管,在内部形成有能够使引导线的远位端露出以及引入的引导线腔的内部。另一方面,与内窥镜同样地,已知有作为前端部偏转自如的医疗器械的导管。已知导管通过体腔、管腔部或血管等而被插入到各种脏器(例如,心臓)等的目标组织中(例如,包括电极导管、消融导管、导管鞘)。在这样的导管中,为了实现其容易插入、接近目的组织等,构成为通过操作在配置于体外的导管的基端部设置的操作部,能够使插入体内的导管的前端附近(前端部)的朝向偏转。具体而言,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导管的前端部的应偏转的部分随着朝向前端而硬度阶段性地降低,在其前端配置有由大致圆筒状的金属构成的环(拉环),进而配置有由树脂构成的大致圆筒状的芯部(前端芯部)。芯部、环、以及导管管体的前端部内插于薄壁的包覆管,通过将包覆管分别熔接于芯部以及导管管体的前端部,而相互一体地安装。构成为:一对线的各自的前端穿过线腔连接在环的180°对置位置,在一对线的各自的基端侧,通过拉拽一方的线(第一线)并使另一方的线(第二线)松弛,从而能够控制导管管体的前端的朝向。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049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880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5-188526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173822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引导线管作为与主管分离的分体被固定,因此存在管整体的直径变大,并且难以使前端部自如地偏转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通过将如专利文献2那样的导管的结构应用于内窥镜,就能够使前端部可自如地偏转。然而,通过埋入与管内对置的两个线腔用的管,难以确保管内的主腔的截面积,存在插入主腔的光学系统的配置受到限制的问题。另外,对于用于管的前端部的偏转的结构而言,也期望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稳定性、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大地确保主腔的截面积的内窥镜用管、以及具备该内窥镜用管且前端部的偏转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强度优异的内窥镜。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用管,该内窥镜用管是长条且中空的,其特征在于,具备:主腔,于长度方向的内侧形成;以及至少一对线腔,一体成型于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且相互对置。该内窥镜用管,优选地,在远位端设置有末端构件,并且在所述末端构件的后端部侧的外周面设置有接合部,该接合部具备向内侧凹陷一段的切口部,外部的接头构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切口部,并与所述末端构件卡合。该内窥镜用管,优选地,在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上一体成型有相互分离且对置的内壁面部,在该内壁面部的内侧形成有所述线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前端侧偏转自如,其特征在于,具有:内窥镜用管,具备主腔以及在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一体成型且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线腔;手柄部,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近位端侧连接;光学系统,从所述手柄部延伸出并插通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所述主腔,其前端部位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侧的开口附近;筒状的接头构件,其设置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侧;以及拉伸线,从所述手柄部延伸出,并且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所述线腔插通的前端侧与所述接头构件连接,所述拉伸线的前端固定于所述接头构件的内周面,通过由所述手柄部来操作所述拉伸线,能够使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侧偏转。在该内窥镜中,优选地,在所述接头构件的内周面形成有朝向内方突出的环状凸台部,所述拉伸线的前端固定于所述环状凸台部。在该内窥镜中,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设置有末端构件,并且在所述末端构件的后端部侧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接合部,该接合部具备向内侧凹陷一段的切口部,所述接头构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切口部,并与所述末端构件卡合。在该内窥镜中,优选地,在所述内窥镜用管的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上一体成型有相互分离地对置的内壁面部,在该内壁面部的内侧形成有所述线腔。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管能够较大地确保主腔的截面积。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偏转操作的稳定性以及强度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中的内窥镜用管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用管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管和专利文献3、4的内窥镜管而言,在将内窥镜管的外形设计为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对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管和专利文献3、4的内窥镜用管而言,在将主腔的截面积(内径)设计为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内窥镜的远位端的内部的纵剖视图。图7中,图7(A)是示例设置在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侧的接头构件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的A-A向视剖视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内窥镜2:内窥镜用管21:主腔22:线腔23:内壁面部3:手柄部4:光学系统5:接头构件51:环状凸台部6:末端构件62:切口部7:拉伸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示例本专利技术的内窥镜中的内窥镜用管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内窥镜1例如插入到肾盂输尿管、胰脏/胆道部分(尿道)、上部消化管、大肠内部位/小肠内部位等的所期望的部位而使用。内窥镜1具有:内窥镜用管2、手柄部3、光学系统4、接头构件5、以及一对的拉伸线7,例如,能够构成为内窥镜用管2、手柄部3、接头构件5、拉伸线7等是一次性的构件。内窥镜用管2是长条且中空的。内窥镜用管2的近位端侧与手柄部3连接。从内窥镜用管2的远位端侧的开口2a露出被插入至内部的光学系统4的端部。内窥镜用管2的长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示例600~3500mm左右。内窥镜用管2的壁厚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示例0.01~0.4mm的范围。另外,由于内窥镜用管2的材质是具有适当的柔韧性的材质,只要能够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示例:聚乙烯(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聚氯乙烯(PVC)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氟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腈苯乙烯(AS)树脂、硅酮树脂、聚醚嵌段聚酰胺共聚物(PEBAX)、聚酰胺12(VESTAMID)等。在内窥镜用管2的内侧,沿长度方向形成有主腔21。主腔21从内窥镜用管2的近位端连续至远位端,在主腔21中插入后述的光学系统4或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用管,该内窥镜用管是长条且中空的,其特征在于,/n具备:/n主腔,于长度方向的内侧形成;以及/n至少一对线腔,一体成型于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且相互对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24 JP 2019-0103891.一种内窥镜用管,该内窥镜用管是长条且中空的,其特征在于,
具备:
主腔,于长度方向的内侧形成;以及
至少一对线腔,一体成型于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且相互对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腔的远位端设置有末端构件,并且在所述末端构件的后端部侧的外周面设置有接合部,该接合部具备向内侧凹陷一段的切口部,外部的接头构件的一端插入所述切口部,并与所述末端构件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用管,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上一体成型有相互分离且对置的内壁面部,在该内壁面部的内侧形成有所述线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面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管壁的厚度。


5.一种内窥镜,该内窥镜前端侧偏转自如,其特征在于,
具有:
内窥镜用管,具备主腔以及在所述主腔的内周面一体成型且相互对置的至少一对线腔;
手柄部,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近位端侧连接;
光学系统,从所述手柄部延伸出并插通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所述主腔,其前端部位于所述内窥镜用管的远位端侧的开口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井丈士
申请(专利权)人:JSOL医疗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