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41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端盖,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其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机壳内壁相配合的凸环,所述盖体背离机壳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过盈配合有橡胶塞,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用于连接盖体和机壳的卡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卡接件出现生锈的可能,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拆卸端盖体,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端盖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端盖。
技术介绍
公告号为CN20161671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端盖体,所述端盖体包括端盖外表面和端盖内表面,所述端盖体的外周面上设有固定脚,所述端盖内表面上设有轴承固定圈,所述轴承固定圈的中心轴线与电机端盖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轴承固定圈的内径与所需安装的轴承外径相匹配,所述端盖体的中心还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的直径与电机输出轴的直径相匹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端盖体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电机在使用过程中,螺钉直接暴露在外面,容易接触潮湿的空气,导致螺钉生锈,当电机内部发生故障时,需要将端盖从壳体上拆卸对壳体内部的零件进行检修,一旦螺钉生锈后,会导致很难将螺钉从壳体上旋开,从而增加了端盖体的拆卸难度,进而不便于操作者检修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机端盖,其优点是: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拆卸端盖体,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上设有与机壳内壁相配合的凸环,所述盖体背离机壳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过盈配合有橡胶塞,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用于连接盖体和机壳的卡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通过卡接件将盖体连接在机壳上,橡胶塞由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自身较软容易产生形变,橡胶塞可以将第一凹槽的开口进行密封,以减少潮湿的空气进入第一凹槽中情况发生,从而减少卡接件出现生锈的可能,进而卡接件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拆卸端盖体,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拨动盘,所述拨动盘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一凹槽远离盖体圆心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拨动盘朝向第一滑槽的一端设有螺杆,所述移动杆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凸环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通的L形槽,所述L形槽中滑动连接有L形块,所述L形块连接在移动杆上,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L形块相配合的抵紧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将盖体扣合在机壳上,操作者转动拨动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驱动移动杆,第一滑槽限制了移动杆圆周方向的转动,使得移动杆做直线运动,此时移动杆带动L形块移动,使得L形块与抵紧槽相配合,L形块限制了抵紧槽的移动,从而L形块对抵紧槽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进而卡接件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将盖体连接在机壳上,同时通过橡胶塞将第一凹槽进行密封,以减少潮湿空气进入第一凹槽中造成卡接件生锈的情况发生,当需要检修电机内部时,反向操作即可,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将盖体从机壳上拆下,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拨动盘沿周缘方向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转动拨动盘时,防滑纹可以增加拨动盘与操作者的手之间的摩擦力,以便于操作者转动拨动盘。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体朝向机壳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中滑动连接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朝向第一环槽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移动杆远离螺杆的一端抵触;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第一环槽相对应的第二环槽,所述推动环朝向机壳的一侧设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厚度大于第二环槽的槽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杆移动的过程中,移动杆与第一斜面抵触,移动杆对推动环产生斜向的推力,使得推动环推动橡胶圈移动,此时部分橡胶圈伸入第二环槽中,橡胶圈由橡胶材质制成,橡胶自身较软且具有弹性容易产生形变,当推动环继续移动时,推动环将橡胶圈抵紧第二环槽的底壁上,橡胶圈产生形变向外围扩张,橡胶圈将第一环槽与第二环槽之间的缝隙填满,从而橡胶圈对盖体和机壳起到了密封的作用,进而减少水从盖体与机壳之间的缝隙进入机壳中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盖体在第一环槽远离第一滑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中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连接在推动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环在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环带动挡板在第二凹槽中滑动,第二凹槽限制了挡板的移动方向,可以对挡板起到导向的作用,以提高推动环移动的稳定性,同时第二凹槽可以限制挡板的移动距离,对挡板起到了阻挡作用,从而对推动环的移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进而减少推动环从第一环槽中脱离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件包括限位块,所述凸环朝向机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中,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底与限位块之间设有弹簧,所述限位块远离第二滑槽的槽底且背离盖体的一侧设有第二斜面,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开设有腰形孔,所述第一凹槽中设有拨动杆,所述拨动杆穿过腰形孔连接在限位块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安装盖体时,将凸环与机壳对齐,并推动盖体,机壳与第二斜面抵触,机壳对限位块产生斜向的推力,使得限位块退入到第二滑槽中,此时弹簧受压缩,当第二滑槽与限位槽对齐时,弹簧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簧推动部分限位块从第二滑槽中伸出,限位块抵紧在限位槽中,限位块限制了限位槽的移动方向,从而卡接件将盖体紧密连接在机壳上,进而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对盖体进行安装,当需要拆卸盖体时,操作者推动拨动杆,拨动杆带动限位块移动,使得限位块从限位槽中脱离,进而操作者可以快速便捷的将盖体从机壳上卸下,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的内部进行检修。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凸环沿周缘方向开设有止水槽,所述止水槽中嵌设有膨胀止水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盖体与机壳之间的缝隙有水进入时,膨胀止水带遇水瞬间膨胀,将凸环与机壳之间缝隙填满,从而膨胀止水带起到了密封止水的效果,进而减少水进入机壳内部的情况发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壳朝向盖体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盖体上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安装盖体时,将导向柱插入导向槽中,导向槽限制了导向柱的移动方向,从而导向槽对导向柱起到了限位和导向的作用,进而提高盖体与机壳配合的精准度,以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将盖体安装在机壳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橡胶塞可以减少潮湿的空气进入第一凹槽造成卡接件生锈的可能,使得卡接件便于操作者快速便捷的拆卸端盖体,以便于操作者对电机内部进行检修;2.橡胶圈对盖体和机壳起到了密封的作用,可以减少水从盖体与机壳之间的缝隙进入机壳中的情况发生;3.膨胀止水带起到了密封止水的效果,可以减少水进入机壳内部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用于体现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设有与机壳(6)内壁相配合的凸环(11),所述盖体(1)背离机壳(6)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中过盈配合有橡胶塞(13),所述第一凹槽(12)中设有用于连接盖体(1)和机壳(6)的卡接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端盖,包括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上设有与机壳(6)内壁相配合的凸环(11),所述盖体(1)背离机壳(6)的一侧沿周缘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中过盈配合有橡胶塞(13),所述第一凹槽(12)中设有用于连接盖体(1)和机壳(6)的卡接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2)包括拨动盘(21),所述拨动盘(21)转动连接在第一凹槽(12)中,所述第一凹槽(12)远离盖体(1)圆心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22),所述第一滑槽(22)中滑动连接有移动杆(23),所述拨动盘(21)朝向第一滑槽(22)的一端设有螺杆(24),所述移动杆(23)与螺杆(24)螺纹连接,所述凸环(11)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2)相通的L形槽(25),所述L形槽(25)中滑动连接有L形块(26),所述L形块(26)连接在移动杆(23)上,所述机壳(6)上开设有与L形块(26)相配合的抵紧槽(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盘(21)沿周缘方向设有防滑纹(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朝向机壳(6)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2)相通的第一环槽(3),所述第一环槽(3)中滑动连接有推动环(31),所述推动环(31)朝向第一环槽(3)槽底的一端设有第一斜面(311),所述第一斜面(311)与移动杆(23)远离螺杆(24)的一端抵触;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阳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