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304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及电动汽车,涉及机电结构技术领域,所述电连接器总成包括:配合连接的车端电连接器和包端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车端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本体和浮动安装机构;所述浮动安装机构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浮动安装机构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之间还固定有多个弹性元件;所述包端电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配合电连接的电插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实现了电池包的快速更换,确保了用户的准时出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及电动汽车
本技术涉及机电结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车载电源存储的电量有限,导致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远不及传统燃油车辆,在车载电源的电量耗尽时,需要即刻进行充电,虽然目前各地均在不断完善充电设施,使得充电更加方便,但是,在用户时间紧迫的状况下,充电会浪费大量时间,然而采用更换电池的方式会节约用户时间,但是在更换过程中,如何快速连接或断开电池与车身控制系统的电连接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及电动汽车,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为电动汽车的电池充电造成时间浪费,而更换电池包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应用于电动汽车,所述电连接器总成包括:车端电连接器和包端电连接器;所述车端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本体,包括车端插接端子;浮动安装本体,所述电连接器本体插伸入所述浮动安装本体,且所述电连接器本体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所述包端电连接器包括:包端插接端子;通过所述车端插接端子和所述包端插接端子的插接配合,所述车端电连接器与所述包端电连接器可分离的浮动电连接。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本体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插伸入所述浮动安装本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子弹性元件;所述浮动安装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r>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之间;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在Z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差,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在Z方向上浮动;其中,所述Z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轴线的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在X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距离,在Y方向上具有第四预设距离,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浮动;其中,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为垂直于所述Z方向的平面内的垂直的两方向。可选的,所述浮动安装本体靠近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端面的四个边角形成有凸起结构,通过所述凸起结构,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四个边角处形成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壁上,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边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可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还包括第二子弹性元件;所述浮动安装本体上设置有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连接在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之间;其中,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和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浮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轴线的平面内的两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可选的,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壁上;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的两侧壁分别靠近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设置有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的内壁。可选的,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设在所述浮动安装本体上,以密封所述浮动安装本体及其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衔接处。可选的,所述浮动安装本体靠近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端面形成有凸起结构;所述密封套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的凸槽,所述凸槽盖设并密封所述凸起结构。可选的,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远离所述电连接器本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加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车端插接端子穿过的第一过孔。可选的,所述车端电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于所述加强板远离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一侧;所述密封垫上开设有供所述车端插接端子穿过的第二过孔。可选的,所述密封垫靠近所述加强板的一侧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加强板上与所述卡接结构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接孔;通过所述卡接结构卡设于所述卡接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加强板连接。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本体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极柱;所述包端电连接器的安装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极柱配合导向的导向极柱衬套;所述导向极柱穿设于所述导向极柱衬套。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本体还包括一壳体;所述车端插接端子自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面插伸入所述壳体;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为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浮动安装本体的端面;所述车端插接端子外露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包端插接端子可分离的插接。可选的,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邻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插接端子连接结构,所述插接端子连接结构将所述车端插接端子与外部设备连接。可选的,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三过孔;所述电连接器本体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盖设于所述第三过孔,并与所述壳体螺栓连接。可选的,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三过孔的四周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电连接器本体还包括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第二密封圈。可选的,所述电连接器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端插接端子与所述壳体之间的第一封装绝缘体;其中,所述车端插接端子穿设于所述第一封装绝缘体。可选的,所述包端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第二封装绝缘体;所述包端插接端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封装绝缘体和所述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封装绝缘体上,穿设所述包端插接端子的过孔内固定有使所述包端插接端子沿其穿设的过孔的轴向浮动的第二弹性元件。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高压绝缘衬套,所述包端插接端子中的高压插接端子穿设于所述高压绝缘衬套。可选的,所述包端插接端子中的低压插接端子包括:低压插接端子固定壳和低压插接端子本体;其中,所述低压插接端子本体的一端穿设于所述低压插接端子固定壳上的过孔。可选的,所述低压插接端子固定壳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壳体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穿过所述低压插接端子的过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壳体限位结构相适配的限位孔。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在开设有过孔的空间的四周围设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各边缘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抵接后,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第二安装座可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车端电连接器(1)和包端电连接器(2);其特征在于,/n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包括:/n电连接器本体(100),包括车端插接端子(102);/n浮动安装本体(201),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插伸入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且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n所述包端电连接器(2)包括:包端插接端子;/n通过所述车端插接端子(102)和所述包端插接端子的插接配合,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与所述包端电连接器(2)可分离的浮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总成,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车端电连接器(1)和包端电连接器(2);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包括:
电连接器本体(100),包括车端插接端子(102);
浮动安装本体(201),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插伸入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且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元件;
所述包端电连接器(2)包括:包端插接端子;
通过所述车端插接端子(102)和所述包端插接端子的插接配合,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与所述包端电连接器(2)可分离的浮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包括一连接部(103);所述连接部(103)插伸入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
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包括第一子弹性元件(206);
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上设置有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4);
所述连接部(103)上设置有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5);
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206)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4)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5)之间;
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4)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5)在Z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差,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在Z方向上浮动;其中,所述Z方向为平行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的轴线的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4)与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5)在X方向上具有第三预设距离,在Y方向上具有第四预设距离,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在X方向上和Y方向上浮动;其中,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为垂直于所述Z方向的平面内的垂直的两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靠近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的端面的四个边角形成有凸起结构(203),通过所述凸起结构(203),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的四个边角处形成向内的安装槽;
在所述安装槽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4);
所述连接部(103)相对的两侧壁上,在靠近所述连接部(103)的边角处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还包括第二子弹性元件(209);
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上设置有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7);
所述连接部(103)上设置有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8);
所述第二子弹性元件(209)连接在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7)和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8)之间;
其中,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7)和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8)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预设距离,在第二方向上具有第二预设距离,以使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相对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上浮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为垂直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的轴线的平面内的两方向,且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7)设置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相对的两内侧壁上;
所述第四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8)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03)相对的两侧壁上;
其中,所述连接部(103)相对的两侧壁分别靠近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设置有所述第三子弹性元件安装结构(207)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还包括:密封套(210);
所述密封套(210)套设在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上,以密封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及其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的衔接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靠近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的端面形成有凸起结构(203);
所述密封套(210)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结构(203)相配合的凸槽,所述凸槽盖设并密封所述凸起结构(2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还包括:加强板(213);
所述加强板(213)位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远离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的一侧,并与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加强板(213)上开设有供所述车端插接端子(102)穿过的第一过孔(2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端电连接器(1)还包括:密封垫(214);
所述密封垫(214)固定于所述加强板(213)远离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的一侧;
所述密封垫(214)上开设有供所述车端插接端子(102)穿过的第二过孔(21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垫(214)靠近所述加强板(213)的一侧设置有卡接结构(216);
所述加强板(213)上与所述卡接结构(216)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卡接孔(217);
通过所述卡接结构(216)卡设于所述卡接孔(217),所述密封垫(214)与所述加强板(213)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100)包括一连接部(103),所述连接部(103)穿过所述浮动安装本体(201)的一面上设置有导向极柱(219);
所述包端电连接器(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极柱(219)配合导向的导向极柱衬套(404)。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本体还包括一壳体(101);
所述车端插接端子(102)自所述壳体(101)的第一端面插伸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斌代康伟李兴华周健盛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