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7195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所述防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在所述绝缘子本体中的两个相邻伞裙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压力释放孔,在所述压力释放孔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风车,所述风车的相邻风叶中,只有一个风叶的表面上固定一层反光层。优点:通过风车型的故障指示结构,能够动态的提醒是否有故障,避免视觉疲劳或者距离较远,观察不清楚的问题。由于反光条设置在了风车的风叶上,在雷击时,故障指示环受内部压力冲开,故障指示环脱落后,通过是否有动态的反光效果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点,即无动态的反光效果存在,则表示该产品遭受雷击,产品被击穿,需进行产品的更换,反之则表示正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属于电力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传输中,雷雨天经常会有雷电现象,雷电对电力传输的损坏很大,因此输电线路中需要加装绝缘子。现有技术为了方便观察绝缘子是否损坏,会在绝缘子上设置压力释放孔,在遭到多重雷击和直接雷击发生防雷绝缘子内部闪络故障时,内部气体被加热,压力增大,迅速释放内部压力,从而防止了冲开金具、炸裂环氧筒的情况发生,保护绝缘导线不受损伤;为了方便观察发生故障的防雷绝缘子,会在压力释放孔处加装故障指示环,故障指示环包括内侧的反光条和外侧的故障指示标识,在绝缘子受雷击损坏后,内侧的反光条会暴露出来,能够使运行维护人员检查线路时可以很方便的发现发生故障的防雷绝缘子,进行更换。但是现有技术中故障指示标志,都是静态的,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线路时,要观察的绝缘子较多,会有视觉疲劳导致无意中忽略了一些出现故障的绝缘子;而且由于绝缘子距离地面较远,静态的故障指示标志容易遗漏,从而导致不能及时更换绝缘子,存在用电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所述防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在所述绝缘子本体中的两个相邻伞裙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压力释放孔,在所述压力释放孔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风车,所述风车的相邻风叶中,只有一个风叶的表面上固定一层反光层。<br>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包括四个相同的圆弧,为了保证释放压力时能够将圆弧冲开,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四个圆弧首尾相连固定在相邻伞裙之间的位置上,其中两个圆弧的正中心分别紧贴所述压力释放孔。进一步的,所述圆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和卡槽,将两个圆弧首尾两端通过卡扣和卡槽进行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在任意角度都能进行故障观测以及提高故障指示的动态效果,并对风机进行保护,所述圆弧上设有支架框,所述支架框中部设有一根固定轴,固定轴一端连接支架框中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圆弧的外侧面,在所述固定轴上活动的套设有所述风车,风车能够自由旋转和沿固定轴移动。进一步的,为了限制风车在固定轴上的移动距离和来回的冲撞力度,避免大风吹动风车在固定轴上移动过快,撞上支架框或者圆弧而损坏,所述固定轴上还套设有两根弹簧,其中一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框中部固定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不对该段进行固定);另一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弧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根弹簧的另一端也为自由端;两根弹簧的自由端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风车的中部为一个套管,套管外侧一圈设有若干风叶,所述套管的长度小于所述间隙的长度,所述套管活动的套接在所述间隙处。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弹簧钻进套管内,所述弹簧的外径大于套管的内径,且小于套管的外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防雷绝缘子,通过风车型的故障指示结构,能够动态的提醒是否有故障,避免视觉疲劳或者距离较远,观察不清楚的问题。由于反光条设置在了风车的风叶上,在雷击时,故障指示环受内部压力冲开,故障指示环脱落后,通过是否有动态的反光效果判断是否存在故障点,即无动态的反光效果存在,则表示该产品遭受雷击,产品被击穿,需进行产品的更换,反之则表示产品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圆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风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风车和弹簧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绝缘子本体的压力释放孔位置示意图。图中的1是圆弧,2是风车,3是支撑框,4是固定轴,5是卡扣,6是卡槽,7是风叶,8是反光层,9是套筒,10是弹簧,11是绝缘子本体,12是压力释放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2、3和4所示,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所述防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11,在所述绝缘子本体11中的两个相邻伞裙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压力释放孔12,在所述压力释放孔12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风车2,所述风车2的相邻风叶7中,只有一个风叶的表面上固定一层反光层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包括四个相同的圆弧1,为了保证释放压力时能够将圆弧1冲开,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四个圆弧1首尾相连固定在相邻伞裙之间的位置上,其中两个圆弧1的正中心分别紧贴所述压力释放孔12。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弧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5和卡槽6,将两个圆弧1首尾两端通过卡扣5和卡槽6进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在任意角度都能进行故障观测,以及提高故障指示的动态效果,并对风机进行保护,所述圆弧1上设有支架框3,所述支架框3中部设有一根固定轴4,固定轴4一端连接支架框3中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圆弧1的外侧面,在所述固定轴4上活动的套设有所述风车2,风车2能够自由旋转和沿固定轴4移动。本实施例中,为了限制风车在固定轴4上的移动距离和来回的冲撞力度,避免大风吹动风车2在固定轴4上移动过快,撞上支架框3或者圆弧1而损坏,所述固定轴4上还套设有两根弹簧10,其中一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架框3中部固定连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不对该段进行固定);另一根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弧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另一根弹簧的另一端也为自由端;两根弹簧的自由端之间设有间隙。本实施例中,所述风车2的中部为一个套管9,套管9外侧一圈设有四个风叶7,所述套管9的长度小于所述间隙的长度,所述套管9活动的套接在所述间隙处。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弹簧10钻进套管9内,所述弹簧10的外径大于套管9的内径,且小于套管9的外径。工作原理:安装人员通过卡件5和卡槽6分别将四个圆弧1固定在防雷绝缘子上,为了冲击力均衡有效,其中两个圆弧1的中心对准压力释放孔12;当遭遇的雷击超过绝缘子的极限时,通过压力释放孔12释放压力,将圆弧冲落;当冲落后,本来能够方便观察到的动态的反光的风车掉落,则观察不到该防雷绝缘子上的反光的风车,表示此处绝缘子损坏,需要及时更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所述防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在所述绝缘子本体中的两个相邻伞裙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压力释放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释放孔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风车,所述风车的相邻风叶中,只有一个风叶的表面上固定一层反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所述防雷绝缘子包括绝缘子本体,在所述绝缘子本体中的两个相邻伞裙之间设有两个对称的压力释放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释放孔处固定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外侧至少设有一个风车,所述风车的相邻风叶中,只有一个风叶的表面上固定一层反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包括四个相同的圆弧,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将四个圆弧首尾相连固定在相邻伞裙之间的位置上,其中两个圆弧的正中心分别紧贴所述压力释放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卡扣和卡槽,将两个圆弧首尾两端通过卡扣和卡槽进行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雷绝缘子的新型故障指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上设有支架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蓓蕾杨磊刘学杨虎沈翔沈鹏戚继辉何晓杰卜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艾通电气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泰州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