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88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棉取样装置。该方案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取样筒的一端开设取样口,另一端活动地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取样筒间隙配合,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外的一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取样筒外壁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握持部。将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推板、推板、托板以及握持部,取样时,通过握持部下压进行取样,取样后,通过推板推动推杆移动,进而通过推板将样品从取样筒内推出,便于卸下样品,需要更换取样位置时,将取样筒变换位置即可,取样方便,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取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棉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岩棉的检测前需对岩棉样板进行取样,而针对岩棉的样品取样,GB/T5464-20105.1中规定了试样标准,其标准为“试样为圆柱形,体积(76±8)cm3,直径高度(50±3)mm”。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733610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岩棉检测自动切割取样机,其包括机架和冲刀,在机架的横梁上并列装配有两个升降液压缸,每个所述升降液压缸的伸出端上均装配有一个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均通过滑块上开设的导向孔套装在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导向杆上。该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液压缸作业,滑块带动冲压台下压,使得冲头对岩棉进行冲压,并使得装配在冲头上的冲刀转动,一方面利用冲头的冲压和冲刀转动将岩棉制样割去并置于圆柱形制样腔内,实现圆柱取样作业,另一方面利用冲刀转动切割对岩棉取样进行毛边修正。这种建筑岩棉检测自动切割取样机在岩棉制品的一处取样后,需要转移取样位置继续取样时,因其结构较复杂,比较笨重,因此,会产生移动困难,影响取样效率。针对上述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取样的岩棉取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其包括取样筒、推杆、推板以及托板,通过在取样筒外设置握持部,该岩棉取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变换位置取样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所述取样筒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取样筒的一端开设取样口,另一端活动地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取样筒间隙配合,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外的一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取样筒外壁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握持部。通过这样设置,使用时,将取样筒正对于岩棉制品,通过握持部使取样筒下压,将通过取样口在岩棉制品上取样,取样完成后,通过托板推动推杆,从而推杆端部的推板将取样筒内的岩棉样品推出,完成卸样的操作,需要再次取样时,将取样筒的位置变换即可,结构简便,方便取样。作为优选,所述取样口处设置于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将所述取样筒外的岩棉样品向取样筒外导流。通过这样设置,取样时,取样口处的导流部将取样筒外的岩棉样品向取样筒外导流,减少出现对未取样的岩棉制品进行挤压,从而造成未裁取的样品发生破坏的可能,有利于保持未裁取岩棉制品的完整性。作为优选,在所述取样口处,所述取样筒的外壁向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切口、导流外壁以及导流内壁,所述导流内壁为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所述导流外壁与所述导流内壁的夹角为α,12.3°≤α≤42.6°,所述切口的宽度为b,0.05mm≤b≤0.1mm。通过这样设置,通过取样筒的外壁朝内壁的方向倾斜形成导流部,在裁切岩棉样品进行取样时,未裁切的岩棉制品在导流部的外壁引流下,导流至取样筒之外,从而减少未裁切岩棉制品被挤压而破坏岩棉制品的情况发生;将切口的宽度设置在0.05~0.1的范围内,使得取样口易于切入岩棉制品中,便于快速将样品和未裁切部分切断分开。作为优选,在所述取样口处,所述取样筒的外壁与所述取样筒的内壁相互靠近倾斜延伸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切口、导流外壁以及导流内壁,所述导流外壁与所述导流内壁的夹角为α,12.3°≤α≤42.6°,所述切口的宽度为b,0.05mm≤b≤0.1mm。通过这样设置,导流部可采取另一种设置方式,取样筒的外壁和内壁相互倾斜靠近延伸形成导流部,从而在裁切岩棉制品进行取样时,切口切入岩棉制品的过程中,导流外壁、导流内壁分别将切口两侧的岩棉制品向两侧导流,从而在减少取样筒外的岩棉制品受挤压而受损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取样筒内所取得的岩棉样品因受挤压而受损。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为把持耳部,所述把持耳部与所述取样筒外壁固定,所述托板的顶面、所述把持耳部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结构。通过这样设置,将握持部设置为把持耳部,并在把持耳部的上、下表面均设置防滑结构,从而在通过把持耳部下压或者以把持耳部作为受力点将岩棉样品推出取样筒时,减少操作手发生打滑的可能,提高取样过程中的可靠性以及有利于降低失误率。作为优选,所述把持耳部与所述取样筒一体形成。通过这样设置,将把持部与取样筒一体形成,便于生产。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由所述把持耳部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通过这样设置,将防滑结构设置为下陷的防滑凹槽,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条纹。通过这样设置,将防滑结构设置为防滑纹路,结构简单。作为优选,所述握持部为手柄。通过这样设置,作为一种替代方式,握持部可以通过手柄代替,增大操作者的手可接触面积,有利于保持全用过程中取样筒的稳定。作为优选,所述推板与推杆、所述推杆与所述托板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焊接或铆接,或者在推杆上设置外螺纹,通过外螺纹与设置在所述推板、所述托板上的内螺纹孔连接。通过这样设置,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焊接、铆接以及通过外螺纹与内螺孔的结构连接,均能实现将推板、推杆、托板三者的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1、将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推板、推板、托板以及握持部,取样时,通过握持部下压进行取样,取样后,通过推板推动推杆移动,进而通过推板将样品从取样筒内推出,便于卸下样品,需要更换取样位置时,将取样筒变换位置即可,取样方便,结构简单。2、通过在取样口处设置导流部,减少对未裁取的岩棉制品和/或取样的岩棉样品的挤压而造成破坏。3、将握持部设置为把持耳部或手柄,实现方式多样,可灵活选用。4、在把持耳部上设置防滑结构,有利于保持取样品或卸样品过程中取样筒的稳定,有利于降低操作失误率。5、推板、推板以及托板三者的固定连接方式多样,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导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立体图。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1、取样筒;101、取样口;1011、导流部;10111、切口;10112、导流外壁;10113、导流内壁;2、推板;3、推杆;4、托板;5、握持部;501、把持耳部;5011、防滑结构;50111、防滑凹槽;50112、防滑纹路;502、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取样筒的一端开设取样口,另一端活动地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取样筒间隙配合,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外的一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取样筒外壁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握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筒为中空的圆柱状,所述取样筒的一端开设取样口,另一端活动地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内的一端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取样筒间隙配合,所述推杆位于所述取样筒外的一端设置有托板,所述取样筒外壁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握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棉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口处设置于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将所述取样筒外的岩棉样品向取样筒外导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棉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样口处,所述取样筒的外壁向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方向倾斜延伸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切口、导流外壁以及导流内壁,所述导流内壁为所述取样筒的内壁,所述导流外壁与所述导流内壁的夹角为α,12.3°≤α≤42.6°,所述切口的宽度为b,0.05mm≤b≤0.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岩棉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取样口处,所述取样筒的外壁与所述取样筒的内壁相互靠近倾斜延伸形成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切口、导流外壁以及导流内壁,所述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卓宝建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