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668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换热器、地下换热管组,地源换热器的出水口、地下换热管组的进水口和外部供水装置分别连接第一三通阀,地源换热器的回水口、地下换热管组的出水口和污水回收装置分别连接第二三通阀。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均缠绕有线圈,线圈连接整流装置,整流装置通过除垢开关连接电源装置,除垢开关与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分别联动。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对位于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清洗管道内壁上的水垢,使得地下换热管组可以一直处于一种高效率的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系统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目前,大部分用于地源热泵系统对于所用的水质没有严格的要求,硬度、污染等处于不同程度的水质条件均可以用于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循环用水,这也导致了水作为介质在管道中长时间循环流动时,会在管壁上不断累积一些矿物沉淀以及污染物形成水垢,这种沉淀的累积虽然是缓慢的,但是长时间的积累会使得管径减小,水的循环速度降低,进而导致地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减小。另外,由于地源热泵系统中大部分管道均埋在地下,后期除垢麻烦,化学除垢会降低管道寿命,也会造成一定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换热器、与所述地源换热器连接的地下换热管组,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外部供水装置;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回水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污水回收装置;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均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连接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通过除垢开关连接电源装置,所述除垢开关与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联动。本技术在原有埋设在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外缠绕线圈,在电源装置供电,由整流装置进行整流,通过闭合除垢开关,使线圈在管道内形成变频电磁场,通过此变频电磁场对管道内的水垢进行溶解。由于除垢开关与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分别联动,因此在除垢开关闭合后,第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动作,将水流通路从原来的地源换热器和地下换热管组的循环,切换为从外部供水装置到地下换热管组,再到污水回收装置的水流通路,通过外部供水装置给地下换热管组供水,在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水流将溶解的污垢带离地下换热管组,流到污水回收装置中。当除垢开关断开后,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再次切换回原来的水流通路。通过上述设计后,本技术位于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除垢较为简单方便。在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还包覆有一层隔离层,所述线圈位于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和隔离层之间。线圈外包覆有隔离层,用以保护线圈,同时可以屏蔽磁场对外界的影响。所述隔离层优选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硅橡胶隔离层。所述污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罐,所述污水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通过污水管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和所述进水口;所述污水罐内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在所述污水罐内;所述污水罐的底部设有出水口。通过上述污水回收装置来过滤水垢。所述污水罐上设有清理口,所述过滤网的最低处位于所述清理口下方;所述污水罐上设有清理门,所述清理门挡住所述清理口。由于过滤网为倾斜设置,因此可以通过过滤网将大块水垢过滤后,再通过清理口清理水垢。所述污水罐底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连接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此时所述外部供水装置为所述污水罐。通过过滤后的污水可以加以利用,作为外部供水装置提供的水源,流入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内,对水垢进行冲洗。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内壁上镶嵌有电气石。电气石的设置可以预防管道内壁上水垢的形成,延迟需要除垢的时长。还包括一圆柱形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内部中空,所述固定座的一个底面敞开,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个底面密封,所述电气石固定在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管道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连接孔上,且所述固定座上敞开的底面朝向所述管道内部,所述电气石与所述管道内部联通。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自动对位于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清洗管道内壁上的水垢,使得地下换热管组可以一直处于一种高效率的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地下换热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气石与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的一种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换热器1、与地源换热器1连接的地下换热管组2,地源换热器1的出水口连接第一三通阀3的第一连接口,地下换热管组2的进水口连接第一三通阀3的第二连接口,第一三通阀3的第三连接口连接外部供水装置4。外部供水装置4可以是外部用于工业或居民用水的自来水供水管。地源换热器1的回水口连接第二三通阀5的第一连接口,地下换热管组2的出水口连接第二三通阀5的第二连接口,第二三通阀5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污水回收装置6。参照图2,地下换热管组2的管道外均缠绕有线圈21,线圈21连接整流装置22,整流装置22通过除垢开关23连接电源装置24,除垢开关23与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5分别联动。在地下换热管组2的管道外还包覆有一层隔离层25,线圈21位于地下换热管组2的管道和隔离层25之间。线圈21外包覆有隔离层25,用以保护线圈21,同时可以屏蔽磁场对外界的影响。隔离层25优选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硅橡胶隔离层25。本技术所采用的整流装置22、除垢开关23均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装置,电源装置24可以直接从外部220V交流电源。整流装置22为电源适配器,其作用为将220V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和整流形成适合线圈的12V直流电源。除垢开关23闭合时,线圈21通电,同时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5分别切换水路。如图2所示,为地下换热管组2中其中一段管道外缠绕线圈21,并包覆隔离层25的结构。在实际实施时,可以按照地下换热管组2的支路个数,对应设置独立的一条线圈21,每条线圈21分别连接整流装置22,多条线圈21形成并联结构。如图1所示,有3个支路,则可以设置三条线圈来分别缠绕每条支路上的管道。本技术在原有埋设在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2外缠绕线圈21,在电源装置24供电,由整流装置22进行整流,通过闭合除垢开关23,使线圈21在管道内形成变频电磁场,通过此变频电磁场对管道内的水垢进行溶解。由于除垢开关23与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5分别联动,因此在除垢开关23闭合后,第一三通阀3、第二三通阀5动作,将水流通路从原来的地源换热器1和地下换热管组2的循环,切换为从外部供水装置4到地下换热管组2,再到污水回收装置6的水流通路,通过外部供水装置4给地下换热管组2供水,在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通过水流将溶解的污垢带离地下换热管组2,流到污水回收装置6中。当除垢开关23断开后,一三通阀、第二三通阀5再次切换回原来的水流通路。通过上述设计后,本技术位于地下的地下换热管组2除垢较为简单方便。污水回收装置6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换热器、与所述地源换热器连接的地下换热管组,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外部供水装置;/n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回水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污水回收装置;/n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均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连接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通过除垢开关连接电源装置,所述除垢开关与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包括地源换热器、与所述地源换热器连接的地下换热管组,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外部供水装置;
所述地源换热器的回水口连接第二三通阀的第一连接口,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连接口连接污水回收装置;
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均缠绕有线圈,所述线圈连接整流装置,所述整流装置通过除垢开关连接电源装置,所述除垢开关与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分别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外还包覆有一层隔离层,所述线圈位于所述地下换热管组的管道和隔离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采用硅橡胶材料制成的硅橡胶隔离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除垢式地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回收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罐,所述污水罐的顶部设有进水口,通过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地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