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663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开孔隔板,开孔隔板将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气囊腔室,下部分为储液腔室,开孔隔板上开设有均布的透液孔,气囊腔室与储液腔室通过透液孔相互连通,气囊腔室内设有充气气囊;罐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以及第二介质出口,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和第二介质出口均与储液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热水供暖系统的加压和稳压,使热水供暖系统在运行和停止运行时压力恒定;将吸纳系统介质的膨胀和储能合为一体,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及连接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
本技术属于供暖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水供暖系统有两种,一种是太阳能承压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采集太阳热量,在阳光的照射下使太阳的光能充分转化为热能,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循环泵或电磁阀等功能部件将系统采集到的热量传输到大型储水保温水箱中,在匹配当量的电力、燃气、燃油等能源,把储水保温水箱中的水加热并成为比较稳定的定量能源设备。另一种是承压热水暖通供暖系统。是通过对建筑物及防寒取暖装置的设计,使建筑物内获得适当的温度。热水暖通供暖系统分为散热器采暖系统和地面辐射采暖系统,散热器采暖系统主要由燃气壁挂炉、散热器、温控系统、管道系统组成;低温辐射采暖系统主要由燃气采暖壁挂炉、地面散热管道系统、温控系统组成。具有以下优点:1、可分室、分时控制,高效、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避免浪费;2、一机两用,可同时满足家庭采暖、热水的需求,热稳定性好、实用性强,是现代家庭生活必备的生活基础设施系统;3、最大限度的提供室内采暖面积,同时还不占用室内空间和面积,使用灵活、优化家庭使用功能,美观大方。现有技术的太阳能承压热水系统和承压热水暖通供暖系统均需要设置膨胀罐,用于吸纳系统管网的膨胀介质,膨胀罐与储热水罐(箱)两者用管道串联起来,占用设备房过多空间,同时消耗了过多的管道材料和安装工时,给系统采购、安装带来更多耗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以解决现有热水供暖系统,需要设置专门的承压膨胀罐,导致占用空间多、材料用量大、安装工时多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开孔隔板,所述开孔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气囊腔室,下部分为储液腔室,所述开孔隔板上开设有均布的透液孔,所述气囊腔室与所述储液腔室通过所述透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气囊腔室内设有充气气囊;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以及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气囊腔室的体积大于储液腔室的体积。进一步地,所述充气气囊挂设于气囊腔室内,所述充气气囊底部支靠于开孔隔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有封盖在所述气囊腔室上的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上设有气门,所述气门与所述充气气囊的上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排气管口以及安全阀管口;排气管口用于安装排气阀,安全阀管口用于安装安全阀;排气管口和安全阀管口均连通至储液腔室并靠近气囊腔室布设。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介质进口与所述储液腔室的上部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罐体的下部且插入所述储液腔室内,所述第二介质进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均处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设有用于将所述罐体架空支撑的下封头支腿。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吊耳。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热水供暖系统,包括上述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当罐体内储液腔室压力降低时,充气气囊体积扩大,充气气囊内被压缩的气体压力降低,储液腔室内的液位随之降低,达到补偿系统中的膨胀介质的目的;当罐体内储液腔室压力增大时,多余的介质从储液腔室进入气囊腔室,并将气囊腔室内的充气气囊内的气体压缩,充气气囊缩小,充气气囊的囊内压力随之升高,压力升至与储液腔室内压力平恒,储液腔室的液位随之升高,达到吸纳系统中的膨胀介质的目的。本技术能够实现热水供暖系统的加压和稳压,使热水供暖系统在运行和停止运行时压力恒定,气囊腔室下设储液腔室,提供了膨胀罐的储能空间,将传统的膨胀罐和储液罐合为一体,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及连接管道,使得吸纳系统介质的膨胀和储能为功能合为一体,避免了膨胀罐与储液罐独立安装时复杂而庞大的工程量,减少了材料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开孔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101—第一介质进口;102—第一介质出口;103—第二介质进口;104—第二介质出口;105—气囊腔室;106—储液腔室;107—开孔隔板;1071—透液孔;108—温度传感器;109—排气管口;2—充气气囊;3—上封头;4—气门;5—下封头支腿;6—吊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热水供暖系统用膨胀罐,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腔设置有开孔隔板107,开孔隔板107将罐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气囊腔室105,下部分为储液腔室106,开孔隔板107上开设有透液孔1071,气囊腔室105与储液腔室106通过透液孔1071相互连通,气囊腔室105内设有充气气囊2;罐体1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101、第一介质出口102、第二介质进口103以及第二介质出口104,第一介质进口101、第一介质出口102、第二介质进口103和第二介质出口104均与储液腔室106连通。本实施例基于“波意耳--马略特定律”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压力与容积的乘积为常数。当罐体1内储液腔室106压力降低时,充气气囊2体积扩大,充气气囊2内被压缩的气体压力降低,储液腔室106内的液位随之降低,达到补偿系统中的膨胀介质的目的;当罐体1内储液腔室106压力增大时,多余的介质从储液腔室106进入气囊腔室105,并将气囊腔室105内的充气气囊2内的气体压缩,充气气囊2缩小,充气气囊2的囊内压力随之升高,压力升至与储液腔室106内压力平恒,储液腔室106的液位随之升高,达到吸纳系统中的膨胀介质的目的。热水供暖系统用膨胀罐,能够实现热水供暖系统的加压和稳压,使热水供暖系统在运行和停止运行时压力恒定,气囊腔室105下设储液腔室106,提供了膨胀罐的储能空间,将传统的膨胀罐和储液罐合为一体,减少设备占用空间及连接管道,使得吸纳系统介质的膨胀和储能为功能合为一体。一次介质、二次介质分别指低温介质和高温介质,低温介质与高温介质是一组相对概念。本实施例中,气囊腔室105和储液腔室106形成分别独立的空腔,通过透液孔1071实现气囊腔室105与储液腔室106的互通,利用透液孔1071形成气囊腔室105与储液腔室106之间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开孔隔板,所述开孔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气囊腔室,下部分为储液腔室,所述开孔隔板上开设有均布的透液孔,所述气囊腔室与所述储液腔室通过所述透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气囊腔室内设有充气气囊;/n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以及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开孔隔板,所述开孔隔板将所述罐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气囊腔室,下部分为储液腔室,所述开孔隔板上开设有均布的透液孔,所述气囊腔室与所述储液腔室通过所述透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气囊腔室内设有充气气囊;
所述罐体上设置有第一介质进口、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进口以及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第一介质进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所述第二介质进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腔室的体积大于储液腔室的体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供暖系统用的膨胀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挂设于气囊腔室内,所述充气气囊底部支靠于开孔隔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铁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湘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