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49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紧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管与硬管连接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包括卡箍和紧固件,卡箍由钢丝线圈和螺母组成,钢丝线圈弯曲成中部呈半圆形、端部呈相互平行的直线的结构,螺母固定连接在钢丝线圈的直线端部,钢丝线圈所在平面与螺母开孔面相互垂直;紧固件为与螺母相适配的螺栓,螺栓伸入钢丝线圈内部;还包括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位于钢丝线圈内靠近螺母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由钢丝线圈、螺栓、螺母、弧形垫片组成,上述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可根据实际软管和硬管的直径大小和连接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原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且不用单独采购卡箍或者选用特定接头等,降低了接头紧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紧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软管与硬管连接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软管与硬管的连接是一种较为常见和普遍的连接方式,常见的适用尺寸可以小至10mm,大到200mm。接头处需要能够承受连接段的压力差,才不至于造成软管与硬管的连接脱离。常见的连接方式为卡箍、抱箍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紧凑美观,但仅在一些封闭的压力不大的压力管道连接处较适用,对于压力较大的管道就要用专用的带螺纹接头软管才能满足使用。对于敞开的系统管道,接头处承受的压力要小很多,除了用卡箍/抱箍连接外,比较常见的是用一条或多条钢丝缠绕后拧成一根紧固并能承受一定拉力,但此种连接起到的紧固作用最为薄弱,钢丝段部也容易造成刮伤等问题。虽然这种软管与硬管连接的需要在工业生产中比较常见,但对于生产系统来说,连接用的抱箍数量需求并不大,或者所需尺寸范围太大、太多,很难做到出现问题或者有额外需求时即有备用件使用,常常会采用钢丝拧紧的方式紧固。这种方式往往会出现软管接头损伤,紧固效果还是不佳的情况,造成频繁脱管、水或物料飞溅的情况,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水或物料浪费。在新厂房或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往往优先考虑设备布局摆放,这也会造成软管连接在生产中使用范围较广。自带螺纹接头的软管连接,不光因为增加了接头成本要高出很多,其适用范围也较为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软管与硬管连接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既克服了抱箍紧固压力小的问题,又实现了就地取材制作、解决紧固件单独采购、备件备货统一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包括卡箍和紧固件,卡箍由钢丝线圈和螺母组成,钢丝线圈弯曲成中部呈半圆形、端部呈相互平行的直线的结构,螺母固定连接在钢丝线圈的直线端部,钢丝线圈所在平面与螺母开孔面相互垂直;紧固件为与螺母相适配的螺栓,螺栓伸入钢丝线圈内部;还包括弧形垫片,弧形垫片位于钢丝线圈内靠近螺母一侧。进一步的,包括至少一个弧形垫片,多个弧形垫片为同心结构,围绕紧固对象均匀分布。进一步的,弧形垫片表面具有平滑的冲孔结构。进一步的,弧形垫片贴近紧固对象的一侧表面具有麻点突起结构。进一步的,弧形垫片贴近紧固对象的一侧表面具有凸起或凹陷纹路结构。进一步的,弧形垫片的厚度为2-5mm,弧形垫片为刚性金属材质。进一步的,设螺栓的外径为d0,弧形垫片的宽度为d1,弧形垫片的宽度满足d0≤d1<2d0。进一步的,设钢丝线圈弯曲成的圆形半径为R1,紧固对象的半径为R,弧形垫片的半径为R2,弧形垫片的半径满足R≤R2<R1。进一步的,钢丝线圈的线圈直径为2-5mm。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由钢丝线圈、螺栓、螺母、弧形垫片组成,上述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可根据实际软管和硬管的直径大小和连接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原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且不用单独采购卡箍或者选用特定接头等,降低了接头紧固成本。(2)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在钢丝线圈内靠近螺母一侧设置有弧形垫片,弧形垫片抵靠在软管上,使得螺栓拧入对软管施加的紧固力通过弧形垫片分散开,避免出现软管接头损伤但紧固效果仍不佳的现象,有助于保护软管并提高软管的耐压范围。(3)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在弧形垫片表面设置平滑的冲孔结构或者凸起或凹陷的纹路结构,有助于增大弧形垫片与紧固对象的接触摩擦力,增加紧固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一种实施例的尺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一种实施例中弧形垫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钢丝线圈,2-螺母,3-螺栓,4-弧形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包括卡箍和紧固件,如图1-2所示,卡箍由钢丝线圈1和螺母2组成,钢丝线圈1弯曲成中部呈半圆形、端部呈相互平行的直线的结构,螺母2固定连接在钢丝线圈1的直线端部,钢丝线圈1所在平面与螺母2开孔面相互垂直;紧固件为与螺母2相适配的螺栓3,螺栓3伸入钢丝线圈1内部;还包括弧形垫片4,弧形垫片4位于钢丝线圈1内靠近螺母2一侧。本技术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由钢丝线圈1、螺母2、螺栓3、弧形垫片4组成,上述原料来源广泛,可就地取材,可根据实际软管和硬管的直径大小和连接要求等选择合适的原料,制备方法简单,适用范围广;且不用单独采购卡箍或者选用特定接头等,降低了接头紧固成本。优选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弯曲的钢丝线圈的直线端焊接到螺母的外侧相互平行的两个面上,钢丝线圈整体在一个水平面上。使用过程中,将焊接好的带螺母的钢丝线圈套在软管上,并将软管和硬管连接,将弧形垫片垫在软管靠近螺母孔的一侧,拧紧螺栓,将软管和硬管紧固。通过将弧形垫片抵靠在软管上,使得螺栓拧入后对软管施加的紧固力可通过弧形垫片分散开,避免出现软管接头损伤但紧固效果仍不佳的现象,有助于保护软管并提高软管的耐压范围。具体的,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弧形垫片4,多个弧形垫片4为同心结构,围绕紧固对象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设置有两个弧形垫片4,分别位于靠近螺母2孔一侧以及相对一侧。设置多组弧形垫片4,更有助于对螺栓3施加在软管上的紧固力的分散,也增大软管的受力面积,提高软管的承受力,并避免出现软管接头损伤。更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设螺栓3的外径为d0,弧形垫片4的宽度为d1,弧形垫片4的宽度满足d0≤d1<2d0。弧形垫片4宽度的设置保证了螺栓33拧紧对软管施加的紧固力可完全作用在弧形垫片4上,再通过弧形垫片4传递给软管;又避免了弧形垫片4宽度过宽导致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具体的,作为本技术的弧形垫片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弧形垫片4表面具有平滑的冲孔结构。作为本技术的弧形垫片4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弧形垫片4贴近紧固对象的一侧表面具有麻点突起结构或具有凸起或凹陷纹路结构(图中未视出)。冲孔结构或麻点结构、纹路结构的设置,有助于增大弧形垫片4与紧固对象的接触摩擦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包括卡箍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由钢丝线圈和螺母组成,所述钢丝线圈弯曲成中部呈半圆形、端部呈相互平行的直线的结构,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钢丝线圈的直线端部,所述钢丝线圈所在平面与所述螺母开孔面相互垂直;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螺母相适配的螺栓,所述螺栓伸入所述钢丝线圈内部;还包括弧形垫片,所述弧形垫片位于所述钢丝线圈内靠近所述螺母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包括卡箍和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由钢丝线圈和螺母组成,所述钢丝线圈弯曲成中部呈半圆形、端部呈相互平行的直线的结构,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钢丝线圈的直线端部,所述钢丝线圈所在平面与所述螺母开孔面相互垂直;所述紧固件为与所述螺母相适配的螺栓,所述螺栓伸入所述钢丝线圈内部;还包括弧形垫片,所述弧形垫片位于所述钢丝线圈内靠近所述螺母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弧形垫片,多个所述弧形垫片为同心结构,围绕紧固对象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垫片表面具有平滑的冲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动接头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垫片贴近紧固对象的一侧表面具有麻点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毅张健黄华杨琪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金田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