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406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互相配合以形成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在活塞杆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活塞环的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储存在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活塞环的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泻流通道和节流通道流向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减震器中的弹性件与缸体内壁产生的异响,以提高汽车在通过大坎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其减震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使用的减震器基本上都属液压减震器。车辆在颠簸行驶时,液压减震器的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作伸缩运动,缸体内的减震油不断通过阀体中的阀片上下流动,来缓冲冲击力,缓减颠簸度。减振器达到拉伸极限,阀系产生的阻尼有限,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发出的异响。尤其在低温情况下减震油通过阀片格外不顺畅,严重影响减震效果。在面对大冲击时,减振器达到拉伸极限,阀系产生的阻尼有限,需要通过橡胶反弹限位块进行缓冲限位,但反弹块与减震器缸体内壁碰撞会产生异响,进而导致减震器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存在噪音较大的问题,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及减震器,具有噪音小的优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安装于减震器中的活塞杆上,以对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器的缸体内壁的碰撞进行缓冲,所述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其中,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与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活塞环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塞环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沿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塞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节流通道,所述活塞环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泻流通道;并且,所述活塞环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所述第二侧面面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其中,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关闭,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打开状态,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打开,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泻流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减震器缓冲装置由于设置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在活塞杆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此时,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泻流通道和节流通道流向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减震器中的弹性件与缸体内壁产生的异响。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活塞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所述活塞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节流槽,且所述节流槽沿所述活塞环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节流槽将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连通,以构成所述节流通道的一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流槽设置为倾斜结构可限制流过节流通道中的液压油的流量,进而可使得储存于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件面向所述活塞环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其中,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所述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多个所述凸起使得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以构成所述泻流通道的一部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件面向活塞环的侧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当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活塞环的第一侧面抵靠于第一限位件,多个凸起使得活塞环的第一侧面与第一限位件的侧面之间存在间隙,以构成泻流通道的一部分,进而使得活塞杆处于所述压缩状态时,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可通过泻流通道顺利流向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形成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上的凸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件设置为形成于限位套的外壁上的凸缘,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使得第二限位件的结构更加简单,进而可以使得第二限位件更方便加工制造,以及可保证第二限位件使用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第一限位件为环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套设于所述限位套上,且所述限位块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件设置为环状的限位块,环状的限位块可使得第一限位件与限位套更加方便地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限位块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有卡簧,所述卡簧压紧于所述限位块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以限制所述限位块相对于所述限位套沿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内壁面与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有卡簧,卡簧可限制限位块相对于限位套沿限位套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可使得限位块固定地更加牢靠。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限位块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相对设置,所述卡簧压紧于所述限位块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和所述第二环形槽中,以对所述限位块在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上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弹性件为环形橡胶块。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减震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减震器还包括减震器缓冲装置,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塞杆的外壁面上,所述活塞环的外壁与所述缸体的内壁面滑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减震器包括震器缓冲装置,且震器缓冲装置设置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使得减震器中的活塞杆在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此时,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泻流通道和节流通道流向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通过这种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降低减震器中的弹性件与缸体内壁产生的异响。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减震器,所述缸体具有内腔和外腔,所述活塞杆设置于所述内腔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减震器缓冲装置由于设置有节流通道和泻流通道。在活塞杆拉伸过程中,泻流通道关闭,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通道流向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此时,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产生的压力会限制活塞杆与缸体的内壁碰撞;在活塞杆压缩过程中,第二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安装于减震器中的活塞杆上,以对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器的缸体内壁的碰撞进行缓冲,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其中,/n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与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n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n所述活塞环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塞环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沿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塞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节流通道,所述活塞环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泻流通道;并且,/n所述活塞环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所述第二侧面面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其中,/n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关闭,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打开状态,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n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打开,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泻流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缓冲装置,安装于减震器中的活塞杆上,以对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器的缸体内壁的碰撞进行缓冲,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缓冲装置包括限位套、弹性件和活塞环;其中,
所述限位套套设于所述活塞杆外,并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与所述限位套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上设置有沿所述限位套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且所述第一限位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所述活塞环套设于所述限位套外,并在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且所述活塞环在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沿所述限位套的轴线方向可移动,所述活塞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节流通道,所述活塞环的内壁面与所述限位套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有泻流通道;并且,
所述活塞环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面向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所述第二侧面面向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其中,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二侧面贴合于所述第二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关闭,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打开状态,使得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在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
当所述活塞杆处于压缩状态时,所述活塞环的所述第一侧面抵靠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使得所述泻流通道打开,且所述节流通道处于所述打开状态,进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的液压油通过所述泻流通道和所述节流通道流向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沿所述活塞环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节流槽,且所述节流槽沿所述活塞环的轴线方向倾斜设置,多个所述节流槽将所述第一侧面所在的一侧和所述第二侧面所在的一侧连通,以构成所述节流通道的一部分。


3.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