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3284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气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其包括柱塞本体、密封球和承接管,柱塞本体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分离孔,柱塞本体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密封环槽,柱塞本体下端内侧设有承接环台,承接环台内侧设有密封球,密封球上端位于承接环台上方,密封球下部位于柱塞本体下方;柱塞本体下方设有承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分离孔便于中心杆穿入使柱塞本体与密封球分离;通过在柱塞本体外侧设置多道密封环槽,由此柱塞本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将井内的液体携带至井口;通过设置流体孔,防止井底气体将承接管顶起,具有快速、可靠和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
本技术涉及采气工具
,是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
技术介绍
传统柱塞排水采气生产运行时,所需要的关井时间长,生产时间短,单井产量低,从而影响气井生产效率,影响气田高效开发。因此,目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该技术具有无需关井、生产时间长和采气效率高等特点。而现有的柱塞无法满足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柱塞排水采气中生产时间短和采气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包括柱塞本体、密封球和承接管,柱塞本体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分离孔,柱塞本体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密封环槽,柱塞本体下端内侧设有承接环台,承接环台内侧设有密封球,密封球上端位于承接环台上方,密封球下部位于柱塞本体下方;柱塞本体下方设有承接管,承接管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流体孔,密封球下端位于承接管上端内侧;密封球的直径大于分离孔的孔径,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流体孔的孔径。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密封环槽截面可呈直梯形且上窄下宽。上述承接环台下部内侧可设有球形槽,密封球上部外侧与球形槽内侧相匹配。上述还可包括打捞颈,柱塞本体上端设有打捞颈。上述分离孔的孔径可大于流体孔的孔径。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分离孔便于中心杆穿入使柱塞本体与密封球分离;通过在柱塞本体外侧设置多道密封环槽,由此柱塞本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将井内的液体携带至井口;通过设置流体孔,防止井底气体将承接管顶起,具有快速、可靠和方便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在气井生产时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柱塞本体,2为密封球,3为承接管,4为分离孔,5为密封环槽,6为流体孔,7为承接环台,8为打捞颈,9为防喷管本体,10为中心杆,11为采气树。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包括柱塞本体1、密封球2和承接管3,柱塞本体1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分离孔4,柱塞本体1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密封环槽5,柱塞本体1下端内侧设有承接环台7,承接环台7内侧设有密封球2,密封球2上端位于承接环台7上方,密封球2下部位于柱塞本体1下方;柱塞本体1下方设有承接管3,承接管3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流体孔6,密封球2下端位于承接管3上端内侧;密封球2的直径大于分离孔4的孔径,密封球2的直径大于流体孔6的孔径。根据需求,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防喷管本体9内设置一个竖直向下的中心杆10,该中心杆10能够从分离孔4内穿出。在使用过程中,在井内底部油管内侧设置限位环台,先将承接管3、密封球2和柱塞本体1依次投入井内油管中,承接管3下端座于限位环台上端,密封球2下部位于承接管3上部内侧,密封球2上部卡入柱塞本体1内;然后将现有公知的采气树11与井口固定安装在一起,在防喷管本体9外侧设置管线接头后使防喷管本体9下端与采气树11上端固定连通,或在防喷管本体9与采气树11之间固定安装有输气管道,并在输气管路上设置管线接头;最后将管线接头与输气管线固定连通。在气井生产开始时,井下气体向上运动,将卡入柱塞本体1的密封球2和柱塞本体1顶入防喷管本体9内,中心杆10下端穿过柱塞本体1与密封球2接触,在中心杆10的作用下密封球2与柱塞本体1分离,密封球2在自身的重力落回井底;在气井生产一段时间后,井内的气压逐渐减小并且由于密封球2封堵了承接管3上端,阻断了井底气流上升,由此柱塞本体1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落回井底,使密封球2上端再次卡入柱塞本体1内;密封球2继续憋压一段时间后,井下气体再次推动卡入柱塞本体1的密封球2和柱塞本体1上行至防喷管本体9内,如此反复,从而实现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作业,避免使用现有的防喷管和柱塞进行柱塞排水采气时,生产时间短和采气效率低的问题。另外,通过在柱塞本体1外侧设置多道密封环槽5,由此柱塞本体1在上升的过程中,能将井内的液体携带至井口,由此实现排水;通过设置流体孔6,防止井底气体将承接管3顶起。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密封环槽5截面呈直梯形且上窄下宽。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本技术外侧形成迷宫密封,由此增大本技术的携液率。如附图1、2所示,承接环台7下部内侧设有球形槽,密封球2上部外侧与球形槽内侧相匹配。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密封球2与球形槽间形呈球面密封,增强本技术的密封性,还能便于密封球2卡入球形槽内。如附图1、2所示,还包括打捞颈8,柱塞本体1上端设有打捞颈8。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打捞本技术。如附图1、2所示,分离孔4的孔径大于流体孔6的孔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这样的设置使承接管3能够接住下落的密封球2,还能防止密封球2卡入承接管3内,无法在柱塞本体1下落后卡入球形槽内。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本体、密封球和承接管,柱塞本体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分离孔,柱塞本体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密封环槽,柱塞本体下端内侧设有承接环台,承接环台内侧设有密封球,密封球上端位于承接环台上方,密封球下部位于柱塞本体下方;柱塞本体下方设有承接管,承接管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流体孔,密封球下端位于承接管上端内侧;密封球的直径大于分离孔的孔径,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流体孔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本体、密封球和承接管,柱塞本体中央设有上下贯通的分离孔,柱塞本体外侧上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道密封环槽,柱塞本体下端内侧设有承接环台,承接环台内侧设有密封球,密封球上端位于承接环台上方,密封球下部位于柱塞本体下方;柱塞本体下方设有承接管,承接管中部设有上下贯通的流体孔,密封球下端位于承接管上端内侧;密封球的直径大于分离孔的孔径,密封球的直径大于流体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其特征在于密封环槽截面呈直梯形且上窄下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间断柱塞排水采气用柱塞,其特征在于承接环台下部内侧设有球形槽,密封球上部外侧与球形槽内侧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顺乔东宇段文广张贵仪张昕高海洋李辉武琳娜王超张晨李振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