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一侧,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板,且底座的内部靠近滑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爬梯,且爬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爬梯之间设置有铰链,且爬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爬梯的位置进行移动,可方便的改变爬梯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桥梁的检测,能够较好的将爬梯进行放置与收纳,便于工作人员对爬梯的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
本技术涉及楼梯
,具体为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
技术介绍
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和有害物质的侵蚀,车辆、风、地震和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以及自身受到的疲劳和材料结构的变化等的影响,导致桥梁结构各部分在远没有达到设计年限前就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些损伤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检测和维修,轻则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重则导致桥梁突然的破坏和倒塌。现有的楼梯,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移动楼梯对桥梁的多个位置进行检测,该种情况下不能够方便使用者对楼梯的移动,且在使用后不方便使用者对楼梯进行收纳,不够实用。为此,提出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爬梯的位置进行移动,可方便的改变爬梯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桥梁的检测,能够较好的将爬梯进行放置与收纳,便于工作人员对爬梯的运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一侧,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板,且底座的内部靠近滑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座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爬梯,且爬梯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爬梯之间设置有铰链,且爬梯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第三滚轮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将爬梯通过支脚放置在第一滑槽的内部,将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的作用下能够保证爬梯与支撑杆的移动,爬梯通过铰链与支撑杆进行连接,能够保证爬梯与支撑杆之间的移动,将爬梯放置好之后,使用者可通过螺杆将连接柱与连接块进行连接,连接块为凹字形,连接柱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可保证其之间进行移动,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为铰接,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也可进行移动,于是,爬梯便能够通过连接柱与套筒进行移动,套筒与连杆为螺纹连接,连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板连接,连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底座进行连接,因此,在转动转盘时能够带动连杆进行转动,在连杆转动时,在爬梯的作用下,套筒能够与连杆产生相对转动,因此能够使套筒在连杆上进行移动,在套筒的作用下能够使爬梯在底座上进行移动,爬梯能够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在底座内部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进行移动,在使用时,爬梯的顶部会与桥梁进行接触,因此在移动爬梯的同时,第二滚轮能够保证爬梯与桥梁之间的移动,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爬梯的位置进行移动,可方便的改变爬梯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桥梁的检测,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结束之后,使用者可将连接柱与连接块卸除脱离,之后将爬梯移动到底座靠近滑板的一端,之后以靠近底座一端的支脚为支点,将爬梯进行旋转,爬梯下端靠近另一端支脚能够沿着滑板上的第三滑槽进行移动,之后能够将爬梯移动到与底座首尾相对的位置,将支撑杆通过铰链进行折叠,之后再将爬梯放下与底座叠放在一起,能够较好的将爬梯进行放置与收纳,便于工作人员对爬梯的运输。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板连接,连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底座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盘,且连杆的外表面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转动转盘能够使连杆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内部。第一轴承能够使连杆与固定板之间产生转动。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外表面靠近中间的位置螺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柱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可保证其之间进行移动,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为铰接,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也可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螺杆,所述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为铰接。爬梯便能够通过连接柱与套筒进行移动,套筒与连杆为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爬梯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能够保证爬梯与桥梁之间的移动,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爬梯的位置进行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爬梯通过支脚放置在第一滑槽的内部,将支撑杆的一端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的内部,在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的作用下能够保证爬梯与支撑杆的移动,爬梯通过铰链与支撑杆进行连接,能够保证爬梯与支撑杆之间的移动,将爬梯放置好之后,使用者可通过螺杆将连接柱与连接块进行连接,连接块为凹字形,连接柱连接在连接块的内部,可保证其之间进行移动,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为铰接,连接柱与爬梯之间也可进行移动,于是,爬梯便能够通过连接柱与套筒进行移动,套筒与连杆为螺纹连接,连杆通过第一轴承与固定板连接,连杆通过第二轴承与底座进行连接,因此,在转动转盘时能够带动连杆进行转动,在连杆转动时,在爬梯的作用下,套筒能够与连杆产生相对转动,因此能够使套筒在连杆上进行移动,在套筒的作用下能够使爬梯在底座上进行移动,爬梯能够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三滚轮在底座内部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中进行移动,在使用时,爬梯的顶部会与桥梁进行接触,因此在移动爬梯的同时,第二滚轮能够保证爬梯与桥梁之间的移动,能够方便使用者将爬梯的位置进行移动,可方便的改变爬梯的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桥梁的检测,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使用结束之后,使用者可将连接柱与连接块卸除脱离,之后将爬梯移动到底座靠近滑板的一端,之后以靠近底座一端的支脚为支点,将爬梯进行旋转,爬梯下端靠近另一端支脚能够沿着滑板上的第三滑槽进行移动,之后能够将爬梯移动到与底座首尾相对的位置,将支撑杆通过铰链进行折叠,之后再将爬梯放下与底座叠放在一起,能够较好的将爬梯进行放置与收纳,便于工作人员对爬梯的运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爬梯与支撑杆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杆与转盘的结合视图。图中:1、底座;2、第一滑槽;3、第二滑槽;4、滑板;5、固定板;6、爬梯;7、支撑杆;8、连杆;9、转盘;10、支脚;11、第一滚轮;12、铰链;13、第二滚轮;14、第三滚轮;15、第一轴承;16、套筒;17、连接块;18、第二轴承;19、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2与第二滑槽3,且第一滑槽2位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2)与第二滑槽(3),且第一滑槽(2)位于第二滑槽(3)的一侧,所述底座(1)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板(4),且底座(1)的内部靠近滑板(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底座(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爬梯(6),且爬梯(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爬梯(6)之间设置有铰链(12),且爬梯(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脚(10),所述支脚(10)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1),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14),所述第一滚轮(11)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的内部,所述第三滚轮(14)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3)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2)与第二滑槽(3),且第一滑槽(2)位于第二滑槽(3)的一侧,所述底座(1)的内部靠近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滑板(4),且底座(1)的内部靠近滑板(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底座(1)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爬梯(6),且爬梯(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与爬梯(6)之间设置有铰链(12),且爬梯(6)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脚(10),所述支脚(10)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11),所述支撑杆(7)的下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三滚轮(14),所述第一滚轮(11)活动连接在第一滑槽(2)的内部,所述第三滚轮(14)活动连接在第二滑槽(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检测用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8),且第二轴承(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龙,时翠芳,
申请(专利权)人:刘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