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凤云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170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底板和撑板,底板上表面一端铰接有一对一号伸缩杆,底板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导轨,一号导轨内部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一号滑块上表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一对二号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相互交叉分布的伸缩杆,其整体形成菱形状,由平行四边形可活动的特性,利用电动推杆推动其中一个伸缩杆伸展,从而间接的带动其他伸缩杆相互靠拢,进而带动撑板上下移动,实现了整个加固支撑结构可稳定升降的功能,另外撑板上下升降的同时,也可带动卷尺在收卷盒内收缩,从而可时刻直到撑板升降的具体高度,切合实际来使用该可升降的支撑结构,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属于建筑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房屋建设,一般对于一些建筑墙需要悬空建设,这样就需要一个可以稳定加固的支撑结构来作为辅助建设器材,但现有的加固支撑结构整体构件过于简单,只是单纯起到支撑作用,不能很好的实现上下升降功能,且自身与建筑物之间稳定性不够强,同时不能根据高度的变化来调整支撑结构的高度,安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底板和撑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一端铰接有一对一号伸缩杆,所述底板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导轨,所述一号导轨内部设有一号滑槽,所述一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上表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一对二号伸缩杆,所述一号滑块上表面且位于两个二号伸缩杆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的顶端均铰接有四号伸缩杆,两个所述二号伸缩杆的顶端均铰接有三号伸缩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杆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三号伸缩杆之间,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与相对的二号伸缩杆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三号伸缩杆与相对的四号伸缩杆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四号伸缩杆的顶端铰接有撑板,所述撑板下表面且远离四号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导轨,所述二号导轨内底面设有二号滑槽,所述二号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两个所述三号伸缩杆的顶端均铰接在二号滑块的下表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撑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位于一号导轨一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收卷盒,所述撑板位于二号导轨一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收卷盒之间设有卷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盒内部设有收卷槽,所述收卷槽内部缠绕有发条,所述卷尺贯穿收卷盒且位于收卷槽内部一端与发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卷盒位于卷尺贯穿处设有穿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相互交叉分布的伸缩杆,其整体形成菱形状,由平行四边形可活动的特性,利用电动推杆推动其中一个伸缩杆伸展,从而间接的带动其他伸缩杆相互靠拢,进而带动撑板上下移动,实现了整个加固支撑结构可稳定升降的功能,另外撑板上下升降的同时,也可带动卷尺在收卷盒内收缩,从而可时刻直到撑板升降的具体高度,切合实际来使用该可升降的支撑结构,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号导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二号导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收卷盒剖视图。图中:1、底板;2、一号导轨;3、一号伸缩杆;4、二号伸缩杆;5、三号伸缩杆;6、四号伸缩杆;7、电动推杆;8、撑板;9、橡胶垫;10、二号导轨;11、收卷盒;12、卷尺;13、凸块;21、一号滑槽;22、一号滑块;101、二号滑槽;102、二号滑块;111、收卷槽;112、发条;113、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包括底板1和撑板8,底板1上表面一端铰接有一对一号伸缩杆3,底板1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导轨2,一号导轨2内部设有一号滑槽21,一号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22,一号滑块22上表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一对二号伸缩杆4,一号滑块22上表面且位于两个二号伸缩杆4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7,两个一号伸缩杆3的顶端均铰接有四号伸缩杆6,两个二号伸缩杆4的顶端均铰接有三号伸缩杆5,电动推杆7的输出杆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三号伸缩杆5之间,两个一号伸缩杆3与相对的二号伸缩杆4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三号伸缩杆5与相对的四号伸缩杆6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四号伸缩杆6的顶端铰接有撑板8,撑板8下表面且远离四号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导轨10,二号导轨10内底面设有二号滑槽101,二号滑槽101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02,两个三号伸缩杆5的顶端均铰接在二号滑块102的下表面。其中,撑板8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9,提高撑板8与建筑砖块之间的摩擦力。其中,底板1位于一号导轨2一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收卷盒11,撑板8位于二号导轨10一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与收卷盒11之间设有卷尺12,便于控制撑板8与底板1之间的高度。其中,收卷盒11内部设有收卷槽111,收卷槽111内部缠绕有发条112,卷尺12贯穿收卷盒11且位于收卷槽111内部一端与发条112连接,方便撑板8下降后卷尺12同样会通过发条112收缩至收卷槽111内。其中,收卷盒11位于卷尺12贯穿处设有穿孔113,方便卷尺12的伸缩。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电动推杆7采用ANT-26型电动伸缩器,首先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建筑物底端,撑板8与建筑物体底面接触,电动推杆7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电动推杆7,输出杆伸长后,带动自身以及二号伸缩杆4在一号导轨2内向着一号伸缩杆3一方移动,从而带动三号伸缩杆5以及四号伸缩杆6均相互靠拢,三号伸缩杆5会在二号导轨10内向着电动推杆7移动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撑板8向上移动,可实现建筑物支撑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上下升降,另外撑板8在上升的同时,会拉动卷尺12从收卷盒11内伸长,从而可时刻直到撑板8上升了多少高度,从而可把控高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撑板(8),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端铰接有一对一号伸缩杆(3),所述底板(1)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导轨(2),所述一号导轨(2)内部设有一号滑槽(21),所述一号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22),所述一号滑块(22)上表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一对二号伸缩杆(4),所述一号滑块(22)上表面且位于两个二号伸缩杆(4)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7),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3)的顶端均铰接有四号伸缩杆(6),两个所述二号伸缩杆(4)的顶端均铰接有三号伸缩杆(5),所述电动推杆(7)的输出杆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三号伸缩杆(5)之间,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3)与相对的二号伸缩杆(4)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三号伸缩杆(5)与相对的四号伸缩杆(6)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四号伸缩杆(6)的顶端铰接有撑板(8),所述撑板(8)下表面且远离四号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导轨(10),所述二号导轨(10)内底面设有二号滑槽(101),所述二号滑槽(101)内部滑动连接有二号滑块(102),两个所述三号伸缩杆(5)的顶端均铰接在二号滑块(10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撑板(8),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端铰接有一对一号伸缩杆(3),所述底板(1)上表面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导轨(2),所述一号导轨(2)内部设有一号滑槽(21),所述一号滑槽(21)内部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22),所述一号滑块(22)上表面的两端均铰接有一对二号伸缩杆(4),所述一号滑块(22)上表面且位于两个二号伸缩杆(4)之间铰接有电动推杆(7),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3)的顶端均铰接有四号伸缩杆(6),两个所述二号伸缩杆(4)的顶端均铰接有三号伸缩杆(5),所述电动推杆(7)的输出杆顶端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两个三号伸缩杆(5)之间,两个所述一号伸缩杆(3)与相对的二号伸缩杆(4)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三号伸缩杆(5)与相对的四号伸缩杆(6)之间交叉分布且通过销轴铰接,两个所述四号伸缩杆(6)的顶端铰接有撑板(8),所述撑板(8)下表面且远离四号伸缩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导轨(10),所述二号导轨(10)内底面设有二号滑槽(101),所述二号滑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云张龙丁亮郑志刚单天鹏
申请(专利权)人:陈凤云张龙丁亮郑志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