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青雷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6095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墙保温层上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三个连接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三个连接板底部均垫有橡胶板,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侧面均设置有三个插槽,三个插槽分别位于横板的两端和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通过两个横板和三个连接板对建筑外墙保温层提供加固,三块连接板两端设置有窄板,并在两个横板侧面开设有三个插槽,横板与连接板之间采用拼接设计,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拼接安装,同时拆卸后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和搬运,两个横板均通过三个膨胀螺栓和若干个固定螺丝进行固定,在膨胀螺栓与建筑墙体的接口处通过螺纹套填充,保证膨胀螺栓固定的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自建房来说墙体就是它保温的措施,保温墙就如同它的衣服,能够抵御寒冷,同时也保证室内的温度,但是保温墙的种类有很多,在选择的时候小编更加愿意使用夹心保温墙,它的效果要比一般的保温墙好很多。外墙保温是由聚合物砂浆、玻璃纤维网格布、阻燃型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或挤塑板(XPS)等材料复合而成,现场粘结施工,市面上的保温材料,普遍存在着开裂脱落的隐患,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抗裂砂浆网格布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以达到作用于墙体保温的效果,但是在长时间日晒风吹的条件下,外保温墙依然很容易出现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具有安装方便、牢固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外保温墙牢固性差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墙保温层上的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三个连接板,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侧面均设置有三个插槽,三个插槽分别位于横板的两端和中间,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横板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孔,三组第二固定孔分别设置于三个插槽上,每组五个第二固定孔,五个第二固定孔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共十五个第二固定孔,三个所述连接板两端设置有窄板,所述窄板的大小与插槽大小相同,所述窄板上设置有五个第一固定孔,五个第一固定孔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所述连接板两端的窄板分别插在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插槽中,五个第一固定孔与五个第二固定孔对应,四角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中间的固定孔通过膨胀螺栓固定,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膨胀螺栓穿过外墙保温层、粘结层插入到内墙体中。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膨胀螺栓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进一步改进地,所述膨胀螺栓通过螺母拧紧,螺母上套有螺母保护套。进一步改进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三个连接板底部均垫有橡胶板。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橡胶板采用氟橡胶材质。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橡胶板的厚度为5毫米。(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装方便快捷,通过两个横板和三个连接板对建筑外墙保温层提供加固,三块连接板两端设置有窄板,并在两个横板侧面开设有三个插槽,横板与连接板之间采用拼接设计,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拼接安装,同时拆卸后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和搬运。2、该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两个横板均通过三个膨胀螺栓和若干个固定螺丝进行固定,在膨胀螺栓与建筑墙体的接口处通过螺纹套填充,保证膨胀螺栓固定的牢固性,横板与连接板底部均填充有橡胶板,填充板与保温外墙之间的缝隙,让横板与连接板固定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A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连接板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连接板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横板正视图;图7为本技术横板侧视图。图中:1、内墙体;2、粘结层;3、外墙保温层;4、膨胀螺栓;5、螺母保护套;6、固定螺丝;7、螺纹套;8、第一横板;9、连接板;10、橡胶板;11、第二横板;12、第一固定孔;13、窄板;14、第二固定孔;15、插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墙保温层3上的第一横板8、第二横板11和三个连接板9,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侧面均设置有三个插槽15,三个插槽15分别位于横板的两端和中间,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孔14,三组第二固定孔14分别设置于三个插槽15上,每组五个第二固定孔14,五个第二固定孔14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共十五个第二固定孔14,三个所述连接板9两端设置有窄板13,所述窄板13的大小与插槽15大小相同,所述窄板13上设置有五个第一固定孔12,五个第一固定孔12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所述连接板9两端的窄板13分别插在第一横板8和第二横板11的插槽15中,五个第一固定孔12与五个第二固定孔14对应,四角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中间的固定孔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所述固定螺丝6与所述膨胀螺栓4穿过外墙保温层3、粘结层2插入到内墙体1中。如图2所示,所述膨胀螺栓4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7,螺纹套7填充了膨胀螺栓4靠外侧一端与外墙保温层3之间的紧密度,提高了膨胀螺栓4的稳定性,所述膨胀螺栓4通过螺母拧紧,螺母上套有螺母保护套5,螺母保护套5为螺母提供保护,第一横板8、第二横板11和三个连接板9底部均垫有橡胶板10,由于外墙保温层3表面平滑度不高,而橡胶板10质地较为柔软,通过橡胶板10填充横板、连接板9与外墙保温层3之间的缝隙,保证契合度,让板与墙体之间固定的更牢固。所述橡胶板10采用氟橡胶材质,氟橡胶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适用于户外环境。所述橡胶板10的厚度为5毫米,厚度过薄达不到填充墙体与板之间缝隙的作用,过厚则会造成材料的浪费。工作原理:在安装时,先将两个横板与三个连接板9拼接,连接板9两端的窄板13插入到横板的插槽15中,随后将橡胶板10垫于外墙保温层3上,将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橡胶板10上,通过多个膨胀螺栓4和固定螺丝6将其固定在外墙保温层3上,膨胀螺栓4插入在中间的固定孔内,通过扳手将膨胀螺栓4向外拧出,膨胀节张开膨胀螺栓4固定在内墙体1中,并将向外拧出的膨胀螺栓4套上螺纹套7,通过螺纹套7填充膨胀螺栓4与内墙体1之间的空隙,再通过螺母拧紧膨胀螺栓4,套上螺母保护套5,膨胀螺栓4和固定螺丝6均从外墙保温层3经过粘结层2插入到内墙体1中,将外墙保温层3加固,此时,整个外墙保温层3通过横板与连接板9进行按压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通过两个横板和三个连接板9对建筑外墙保温层3提供加固,三块连接板9两端设置有窄板13,并在两个横板侧面开设有三个插槽15,横板与连接板9之间采用拼接设计,能够快速对其进行拼接安装,同时拆卸后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便于运输和搬运;两个横板均通过三个膨胀螺栓4和若干个固定螺丝6进行固定,在膨胀螺栓4与建筑墙体的接口处通过螺纹套7填充,保证膨胀螺栓4固定的牢固性,横板与连接板9底部均填充有橡胶板10,填充板与保温外墙之间的缝隙,让横板与连接板9固定更加牢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墙保温层(3)上的第一横板(8)、第二横板(11)和三个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侧面均设置有三个插槽(15),三个插槽(15)分别位于横板的两端和中间,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孔(14),三组第二固定孔(14)分别设置于三个插槽(15)上,每组五个第二固定孔(14),五个第二固定孔(14)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共十五个第二固定孔(14),三个所述连接板(9)两端设置有窄板(13),所述窄板(13)的大小与插槽(15)大小相同,所述窄板(13)上设置有五个第一固定孔(12),五个第一固定孔(12)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所述连接板(9)两端的窄板(13)分别插在第一横板(8)和第二横板(11)的插槽(15)中,五个第一固定孔(12)与五个第二固定孔(14)对应,四角的固定孔通过固定螺丝(6)固定,中间的固定孔通过膨胀螺栓(4)固定,所述固定螺丝(6)与所述膨胀螺栓(4)穿过外墙保温层(3)、粘结层(2)插入到内墙体(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保温加固装置,包括安装于外墙保温层(3)上的第一横板(8)、第二横板(11)和三个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侧面均设置有三个插槽(15),三个插槽(15)分别位于横板的两端和中间,所述第一横板(8)与所述第二横板(11)表面均设置有三组第二固定孔(14),三组第二固定孔(14)分别设置于三个插槽(15)上,每组五个第二固定孔(14),五个第二固定孔(14)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共十五个第二固定孔(14),三个所述连接板(9)两端设置有窄板(13),所述窄板(13)的大小与插槽(15)大小相同,所述窄板(13)上设置有五个第一固定孔(12),五个第一固定孔(12)位置设置于四角与中间,呈X型设置,所述连接板(9)两端的窄板(13)分别插在第一横板(8)和第二横板(11)的插槽(15)中,五个第一固定孔(12)与五个第二固定孔(14)对应,四角的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青雷
申请(专利权)人:徐青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