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孔国光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建筑房屋技术领域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和屋盖,房屋和屋盖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房屋的墙角均设置有加强装置,房屋内腔前后壁水平设置有滑轨,滑轨右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房屋内腔左侧壁上部设置有收纳箱,收纳箱内腔内连接有转轴,转轴外壁连接有防砸网,防砸网另一端连接有移动块,房屋内腔右侧壁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卷线轮,卷线轮外壁连接有钢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在地震时房屋和屋盖的损伤;降低房屋墙壁倒塌的概率,提高房屋的墙倒塌的时间,为屋内的人争取更多逃生的宝贵时间;对屋盖底部掉落的灯和装饰品等有缓冲作用,避免掉落的灯和装饰品等砸伤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本技术涉及建筑房屋
,具体为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
技术介绍
建筑若建在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的地区,则会因为受到地壳活动的惯性而摆动,最终造成房屋的倒塌,为了减轻地震给人们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人们提出了适用于地壳运动比较频繁地区和建筑房屋周边震动比较频繁的建筑物结构,在传统房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减震结构,因此,亟需一种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减震式建筑房屋。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793888.8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本体和基座,所述房屋本体竖直插设在基座中,所述房屋本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开口向下的滑槽,所述滑槽中对称设有两个与其相匹配的滑块,所述基座的上侧侧壁设有位置与滑槽相对应的安装槽,两个所述滑块的下侧侧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摆动杆,且第一摆动杆远离滑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安装槽中横向设有抵板,且抵板远离滑槽的一侧侧壁竖直设有套筒,且套筒竖直插设在固定块中,所述套筒远离抵板的一端插设有与套筒相匹配的套杆,所述套筒的侧壁环绕设有凸台。结构简单,整个震动运动房屋得到了有效的补偿余量,减震效果明显,对房屋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该房屋通过对房屋整体进行减震,未能考虑到房屋和屋盖之间在地震时的抖动产生损坏;未能对房屋的墙进行加固,使得房屋的墙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倒塌伤到人;未考虑到地震带来的抖动可能导致屋盖底部的灯和装饰品等掉落下来砸伤人。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房屋通过对房屋整体进行减震,未能考虑到房屋和屋盖之间在地震时的抖动产生损坏;未能对房屋的墙进行加固,使得房屋的墙容易受到地震的影响倒塌伤到人;未考虑到地震带来的抖动可能导致屋盖底部的灯和装饰品等掉落下来砸伤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和屋盖,所述房屋和屋盖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房屋的墙角均设置有加强装置,所述房屋内腔前后壁水平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右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房屋内腔左侧壁上部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腔前后壁之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外壁连接有防砸网,所述防砸网另一端连接有和滑轨滑动连接的移动块,所述房屋内腔右侧壁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外壁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和移动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两组固接在屋盖底部的支座、两组第二弹性件和行程开关,两组所述支座之间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两组所述滑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两组所述滑块分别对称铰接有连杆,两组所述连杆下端和房屋顶部铰接,两组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房屋和屋盖之间。优选的,所述行程开关安装在房屋顶部,且行程开关上端和连杆底部抵接,所述行程开关和电机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加强装置包括固接在房屋墙角的固定块和两组分别固接在房屋横向端顶部和纵向端左侧壁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腔铰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和安装座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所述固定块和加强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滑轨右侧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限位杆左端铰接在凹槽左部,所述限位杆右侧底部和凹槽之间连接有第三弹性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房屋和屋盖之间设置的缓冲装置减少在地震发生时产生的震动,降低震动对房屋和屋盖造成的损伤;在地震发生时先破坏固定块和加强板之间的连接杆,使得加强板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脱离固定块旋转至和房屋垂直,加强板对房屋起到加强筋的作用,降低房屋墙壁倒塌的概率,为屋内的人争取更多逃生的机会;在地震时触发行程开关控制电机通过钢丝绳带动防砸网形成一张展开的网,展开的网对屋盖底部掉落的灯和装饰品等有缓冲作用,避免掉落的灯和装饰品等砸伤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强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缓冲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机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房屋,2-屋盖,3-加强装置,31-固定块,32-安装座,33-加强板,34-扭力弹簧,35-连接杆,4-缓冲装置,41-支座,42-滑块,43-滑杆,44-第一弹性件,45-连杆,46-第二弹性件,47-行程开关,5-收纳箱,6-转轴,7-钢丝绳,8-移动块,9-电机,10-卷线轮,11-滑轨,12-防砸网,13-限位机构,131-限位杆,132-第三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1和屋盖2,房屋1和屋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4,房屋1的墙角均设置有加强装置3,房屋1内腔前后壁水平设置有滑轨11,滑轨11右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房屋1内腔左侧壁上部设置有收纳箱5,收纳箱5内腔前后壁之间连接有转轴6,转轴6外壁连接有防砸网12,防砸网12另一端连接有和滑轨11滑动连接的移动块8,房屋1内腔右侧壁上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输出端连接有卷线轮10,卷线轮10外壁连接有钢丝绳7,钢丝绳7另一端和移动块8连接。进一步的,缓冲装置4包括两组固接在屋盖2底部的支座41、两组第二弹性件46和行程开关47,两组支座41之间连接有滑杆43,滑杆43外壁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42,两组滑块4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4,两组滑块42分别对称铰接有连杆45,两组连杆45下端和房屋1顶部铰接,两组第二弹性件46连接在房屋1和屋盖2之间,减少在地震时产生的震动对房屋1和屋盖2造成的损伤。进一步的,行程开关47安装在房屋1顶部,行程开关47上端和连杆45底部抵接,行程开关47和电机9电性连接,使得地震发生时能过及时发送信号给电机9。进一步的,加强装置3包括固接在房屋1墙角的固定块31和两组分别固接在房屋1横向端顶部和纵向端左侧壁的安装座32,安装座32内腔铰接有加强板33,加强板33和安装座32铰接处设置有扭力弹簧34,固定块31和加强板33之间通过连接杆35连接,在地震发生时先破坏固定块31和加强板33之间的连接杆35,使得加强板33在扭力弹簧34的作用下脱离固定块31旋转至和房屋1垂直,加强板33对房屋起1到加强筋的作用。进一步的,限位机构13包括限位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1)和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和屋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4),所述房屋(1)的墙角均设置有加强装置(3),所述房屋(1)内腔前后壁水平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右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所述房屋(1)内腔左侧壁上部设置有收纳箱(5),所述收纳箱(5)内腔前后壁之间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外壁连接有防砸网(12),所述防砸网(12)另一端连接有和滑轨(11)滑动连接的移动块(8),所述房屋(1)内腔右侧壁上部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连接有卷线轮(10),所述卷线轮(10)外壁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另一端和移动块(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包括房屋(1)和屋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1)和屋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装置(4),所述房屋(1)的墙角均设置有加强装置(3),所述房屋(1)内腔前后壁水平设置有滑轨(11),所述滑轨(11)右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所述房屋(1)内腔左侧壁上部设置有收纳箱(5),所述收纳箱(5)内腔前后壁之间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外壁连接有防砸网(12),所述防砸网(12)另一端连接有和滑轨(11)滑动连接的移动块(8),所述房屋(1)内腔右侧壁上部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输出端连接有卷线轮(10),所述卷线轮(10)外壁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另一端和移动块(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式建筑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4)包括两组固接在屋盖(2)底部的支座(41)、两组第二弹性件(46)和行程开关(47),两组所述支座(41)之间连接有滑杆(43),所述滑杆(43)外壁滑动连接有两组滑块(42),两组所述滑块(4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44),两组所述滑块(42)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国光
申请(专利权)人:孔国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