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6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桶除异味技术领域,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包括祛味罐、固定杆件以及挡片,固定杆件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固定于祛味罐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挡片位于祛味罐底部;祛味罐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于其底部的通孔,且祛味罐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每个圆孔上表面均嵌入有滤网,且挡片包括挡块、连接块以及转杆,挡块熔接于挡片外壁,且连接块固定于挡片左端中间位置,连接块与祛味罐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且转杆末端从前至后贯穿于连接块与祛味罐相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增加其除异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
本技术涉及马桶除异味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
技术介绍
马桶也叫坐便器,是大小便用的有盖的桶。马桶的专利技术被称为一项伟大的专利技术,它解决了人自身吃喝拉撒的进出问题,一般的马桶除异味结构,当使用者在使用马桶时,需要将除异味结构手动从马桶口处取出,才能进行使用,而使用完成后又要将其安回马桶内,这样不仅使用麻烦,并且具有极大的不便,再是,除异味结构安装在马桶内时,其固定性差,并与马桶口的内壁连接不够紧密,进而导致排污口的臭味通过缝隙返回到马桶内,降低其除异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使用不便和除异味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包括祛味罐、固定杆件以及挡片,所述固定杆件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固定于祛味罐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所述挡片位于祛味罐底部;所述祛味罐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于其底部的通孔,且所述祛味罐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每个所述圆孔上表面均嵌入有滤网,且所述挡片包括挡块、连接块以及转杆,所述挡块熔接于挡片外壁,且所述连接块固定于挡片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块与祛味罐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且所述转杆末端从前至后贯穿于连接块与祛味罐相接处,所述挡片通过连接块和转杆与祛味罐转动连接;所述祛味罐包括分别固定于其上下方的上圆盘和下圆盘,且所述上圆盘和下圆盘外壁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壁粘结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外壁上下侧边缘位置均熔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末端固定有环绕于密封圈外壁的密封块,且所述密封块外壁粘结有一圈玻璃胶片,两根所述固定杆件均包括弧形杆和L型杆,且所述弧形杆焊接于固定杆件顶部并与其为一体,所述L型杆呈“水平”状并与弧形杆末端焊接为一体,且两根所述固定杆件之间水平焊接有将两者相连为一体的连杆。优选的,所述滤网网孔直径为0.2cm。优选的,所述挡块直径与通孔直径一致,且所述挡块右面贴合于通孔内壁靠右侧,所述通孔通过挡片封闭。优选的,所述连杆平行于通孔上方,且所述固定杆件、弧形杆以及L型杆均由铁丝构成。优选的,所述祛味罐顶部左右两侧边缘中间位置均固定有两块前后排布的立块,且两根所述固定杆件末端分别卡入四块所述立块之间并通过插入转轴转动连接为一体。优选的,所述上圆盘和下圆盘均与通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使用者在每个圆孔内加入除异味剂,并通过其中网孔直径为0.2cm的滤网发散出来,实现除异味效果,挡块和挡片可以将整个通孔底部封闭,避免在无需使用时排污口内的异味返回到马桶内,而由于挡片与祛味罐转动连接,在使用马桶时,也无需将祛味罐从马桶中取出,排泄物和水将会直接将挡片通过转杆向下转动并通过通孔排出,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使用马桶需要将除异味结构取出的麻烦,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使用者使用马桶时的便捷性;将祛味罐直接嵌入在马桶口内,并通过上圆盘和下圆盘外壁圆槽内的密封圈、密封条以及密封块均能够起到密封作用,将上圆盘和下圆盘与马桶口内壁的缝隙填满,增强其密封性,避免排污口内的异味通过缝隙进入马桶和室内,有利于提高其除异味效果,通过玻璃胶片与马桶口内壁接触并粘结固定,这样便可以将祛味罐牢牢固定在马桶口的内部,使用者根据马桶外侧的弧度将弧形杆和固定杆件进行掰动,便于贴合马桶的外侧弧度,将L型杆的末端向内弯曲并钩入马桶的外侧边缘槽口内,这样能够将祛味罐加固在马桶内,避免出现松动的现象。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挡片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祛味罐;101-通孔;102-上圆盘;103-下圆盘;104-圆槽;105-密封圈;106-密封块;107-密封条;108-玻璃胶片;109-立块;110-圆孔;111-滤网;2-固定杆件;201-弧形杆;202-L型杆;203-连杆;3-挡片;301-挡块;302-连接块;303-转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包括祛味罐1、固定杆件2以及挡片3,固定杆件2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固定于祛味罐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挡片3位于祛味罐1底部;具体的,通过固定杆件2方便使用者固定祛味罐1,而通过挡片3能够将祛味罐1进行短暂性的封闭,避免异味返回马桶;祛味罐1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于其底部的通孔101,且祛味罐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10,每个圆孔110上表面均嵌入有滤网111,且挡片3包括挡块301、连接块302以及转杆303,挡块301熔接于外壁,且连接块302固定于挡片3左端中间位置,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且转杆303末端从前至后贯穿于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相接处,挡片3通过连接块302和转杆303与祛味罐1转动连接,滤网111网孔直径为0.2cm,挡块301直径与通孔101直径一致,且挡块301右面贴合于通孔101内壁靠右侧,通孔101通过挡片3封闭;具体的,通过祛味罐1上表面外侧的圆孔110,使用者可以在每个圆孔110内加入除异味剂,并通过其中网孔直径为0.2cm的滤网111发散出来,实现除异味效果,而通过挡片3将其中的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并通过插入转杆303固定即可,通过转杆303,挡板与祛味罐1转动连接,由于挡块301的直径与通孔101的直径一致,所以挡块301和挡片3可以将整个通孔101底部封闭,避免在无需使用时排污口内的异味返回到马桶内,而由于挡片3与祛味罐1转动连接,所以使用者在使用马桶时,也无需将祛味罐1从马桶中取出,排泄物和水将会直接将挡片3通过转杆303向下转动并通过通孔101排出,这样不仅能够解决使用马桶需要将除异味结构取出的麻烦,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使用者使用马桶时的便捷性,并且排泄物和水冲出祛味罐1底部后,挡片3将会重新弹转会祛味罐1的底部并将其封闭;祛味罐1包括分别固定于其上下方的上圆盘102和下圆盘103,且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包括祛味罐(1)、固定杆件(2)以及挡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件(2)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固定于祛味罐(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所述挡片(3)位于祛味罐(1)底部;/n所述祛味罐(1)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于其底部的通孔(101),且所述祛味罐(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10),每个所述圆孔(110)上表面均嵌入有滤网(111),且所述挡片(3)包括挡块(301)、连接块(302)以及转杆(303),所述挡块(301)熔接于挡片(3)外壁,且所述连接块(302)固定于挡片(3)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且所述转杆(303)末端从前至后贯穿于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相接处,所述挡片(3)通过连接块(302)和转杆(303)与祛味罐(1)转动连接;所述祛味罐(1)包括分别固定于其上下方的上圆盘(102)和下圆盘(103),且所述上圆盘(102)和下圆盘(103)外壁均开设有圆槽(104),所述圆槽(104)内壁粘结有密封圈(105),且所述密封圈(105)外壁上下侧边缘位置均熔接有密封条(107),所述密封条(107)末端固定有环绕于密封圈(105)外壁的密封块(106),且所述密封块(106)外壁粘结有一圈玻璃胶片(108),两根所述固定杆件(2)均包括弧形杆(201)和L型杆(202),且所述弧形杆(201)焊接于固定杆件(2)顶部并与其为一体,所述L型杆(202)呈“水平”状并与弧形杆(201)末端焊接为一体,且两根所述固定杆件(2)之间水平焊接有将两者相连为一体的连杆(2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马桶口除异味结构,包括祛味罐(1)、固定杆件(2)以及挡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件(2)设有两根并分别对称固定于祛味罐(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且所述挡片(3)位于祛味罐(1)底部;
所述祛味罐(1)顶部中间开设有贯穿于其底部的通孔(101),且所述祛味罐(1)上表面外侧开设有一圈圆孔(110),每个所述圆孔(110)上表面均嵌入有滤网(111),且所述挡片(3)包括挡块(301)、连接块(302)以及转杆(303),所述挡块(301)熔接于挡片(3)外壁,且所述连接块(302)固定于挡片(3)左端中间位置,所述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内侧底部靠左方接触,且所述转杆(303)末端从前至后贯穿于连接块(302)与祛味罐(1)相接处,所述挡片(3)通过连接块(302)和转杆(303)与祛味罐(1)转动连接;所述祛味罐(1)包括分别固定于其上下方的上圆盘(102)和下圆盘(103),且所述上圆盘(102)和下圆盘(103)外壁均开设有圆槽(104),所述圆槽(104)内壁粘结有密封圈(105),且所述密封圈(105)外壁上下侧边缘位置均熔接有密封条(107),所述密封条(107)末端固定有环绕于密封圈(105)外壁的密封块(106),且所述密封块(106)外壁粘结有一圈玻璃胶片(108),两根所述固定杆件(2)均包括弧形杆(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天祥王晨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