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600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属于路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固定块、连杆、防撞柱体和锁链,底座的外侧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孔,底座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凹槽,底座的内侧中间处一体化设置有安装槽,底座的外端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行人或汽车撞击到防撞柱体时,防撞柱体底部的橡胶连杆能够进行弯折,从而使得防撞柱体向外倾斜,将撞击力卸载,避免硬性撞击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能够暂时调节防撞柱的位置,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灵活调节使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无需将损坏的防撞柱底座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整个防撞柱,使得更换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
本技术涉及路政工程
,具体是一种防撞柱。
技术介绍
为加强对道路的管制,限制不同的车辆或禁止车辆对特殊路段的通过,特殊道路上往往设置防撞柱,当车辆对防撞柱进行较大冲击时,现有的防撞柱由于通过钢管与基层固定连接,往往受到冲击倾倒后不仅造成防撞柱的变形,而且造成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另外防撞柱一旦固定后,当需要通过的车辆,由于开车角度存在死角,驾驶人员很难通过目测判断车辆两端是否能通过一对防撞柱,很容易出现剐蹭和防撞柱破损现象;当防撞柱受损需要更换时,需要将损坏的防撞柱底座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整个防撞柱,使得更换十分麻烦;由于上述问题导致防撞柱使用不便,因此,需要在现有的防撞柱上进行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当行人或汽车撞击到防撞柱体时,防撞柱体底部的橡胶连杆能够进行弯折,从而使得防撞柱体向外倾斜,将撞击力卸载,避免硬性撞击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能够暂时调节防撞柱的位置,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灵活调节使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无需将损坏的防撞柱底座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整个防撞柱,使得更换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包括底座、固定块、连杆、防撞柱体和锁链,所述底座的外侧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底座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的内侧中间处一体化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外端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底座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柱体,所述防撞柱体的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防撞柱体的上端涂刷有反光条,所述防撞柱体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锁链。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不锈钢底座,且固定块为磁铁固定块。优选的,所述底座呈圆盘状,且固定块嵌入在安装槽的内部,防撞柱体与底座之间垂直。优选的,所述连杆为橡胶连杆,且连杆与固定块之间具有间隙。优选的,所述防撞柱体为空心状,且防撞柱体为铝制防撞柱体。优选的,所述锁链依次贯穿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将防撞柱体与底座固定。优选的,所述防撞柱体的底部水平线高于底座上端的水平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当行人或汽车撞击到防撞柱体时,防撞柱体底部的橡胶连杆能够进行弯折,从而使得防撞柱体向外倾斜,将撞击力卸载,铝制空心状的防撞柱体在保障使用寿命的同时,在被大力撞击后容易发生形变将力卸载,避免硬性撞击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2)其次,通过设置当在紧急时刻需要调节防撞柱的位置,方便道路车辆进行通过时,在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块拔出安装槽的内部,将防撞柱体横向放置,从而能够暂时调节防撞柱的位置,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灵活调节使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3)最后,当防撞柱体被撞击后受损时,通过将锁链打开,将受损的防撞柱体拔出,重新将新的防撞柱体安装在底座,避免需要将损坏的防撞柱底座拆卸下来,重新安装整个防撞柱,使得更换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撞柱体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块;3-连杆;4-防撞柱体;5-锁链;101-固定孔;102-凹槽;103-安装槽;104-第一通孔;401-第二通孔;402-反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如图所示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包括底座1、固定块2、连杆3、防撞柱体4和锁链5,底座1的外侧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孔101,底座1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凹槽102,底座1的内侧中间处一体化设置有安装槽103,底座1的外端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104,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杆3,连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柱体4,防撞柱体4的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401,防撞柱体4的上端涂刷有反光条402,防撞柱体4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锁链5。进一步的,底座1为不锈钢底座,且固定块2为磁铁固定块,通过此种设置,磁铁固定块2能够吸附在不锈钢底座1上,在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块2拔出安装槽103的内部,放置在凹槽102范围内,从而能够暂时调节防撞柱的位置,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灵活调节使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进一步的,底座1呈圆盘状,且固定块2嵌入在安装槽103的内部,防撞柱体4与底座1之间垂直。进一步的,连杆3为橡胶连杆,且连杆3与固定块2之间具有间隙,当行人或汽车撞击到防撞柱体4时,防撞柱体4底部的橡胶连杆3能够进行弯折,从而使得防撞柱体4向外倾斜,将撞击力卸载,避免硬性撞击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进一步的,防撞柱体4为空心状,且防撞柱体4为铝制防撞柱体,铝制空心状的防撞柱体4在保障使用寿命的同时,在被大力撞击后容易发生形变将力卸载。进一步的,锁链5依次贯穿第一通孔104与第二通孔401将防撞柱体4与底座1固定,锁链5将防撞柱体4与底座1固定,避免防撞柱体4被盗窃或遗失。进一步的,防撞柱体4的底部水平线高于底座1上端的水平线。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时,通过螺栓将底座1固定在道路的地面上,当行人或汽车撞击到防撞柱体4时,防撞柱体4底部的橡胶连杆3能够进行弯折,从而使得防撞柱体4向外倾斜,将撞击力卸载,铝制空心状的防撞柱体4在保障使用寿命的同时,在被大力撞击后容易发生形变将力卸载,避免硬性撞击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人员或车辆受损,通过此种结构设计,使得使用更加安全,当在紧急时刻需要调节防撞柱的位置,方便道路车辆进行通过时,在使用时通过将固定块2拔出安装槽103的内部,将防撞柱体4横向放置,从而能够暂时调节防撞柱的位置,能够在紧急时刻进行灵活调节使用,使得使用更加方便,当防撞柱体4被撞击后受损时,通过将锁链5打开,将受损的防撞柱体4拔出,重新将新的防撞柱体4安装在底座1,使得更换更加方便。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包括底座(1)、固定块(2)、连杆(3)、防撞柱体(4)和锁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孔(101),所述底座(1)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凹槽(102),所述底座(1)的内侧中间处一体化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底座(1)的外端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104),所述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柱体(4),所述防撞柱体(4)的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401),所述防撞柱体(4)的上端涂刷有反光条(402),所述防撞柱体(4)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锁链(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包括底座(1)、固定块(2)、连杆(3)、防撞柱体(4)和锁链(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外侧上端一体化设置有固定孔(101),所述底座(1)的内侧一体化设置有凹槽(102),所述底座(1)的内侧中间处一体化设置有安装槽(103),所述底座(1)的外端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104),所述底座(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连杆(3),所述连杆(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防撞柱体(4),所述防撞柱体(4)的下端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401),所述防撞柱体(4)的上端涂刷有反光条(402),所述防撞柱体(4)的外端固定设置有锁链(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交通安全防撞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不锈钢底座,且固定块(2)为磁铁固定块。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会东县永胜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