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9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结构,特别是指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包括梁端或桥头,间隔预埋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且与伸缩装置的锚固筋适配的预埋件;预埋件整体预埋于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预埋件顶部不高于预留槽内腔底面,预埋件顶部包括有可与锚固筋形成固定装配的装配部和/或固定有可与锚固筋形成固定装配的连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伸缩装置施工工期长且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具有施工难度及强度小、施工速度快、便于标准化生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
本技术属于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结构及施工,特别是指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
技术介绍
伸缩装置不论在任何规格的桥梁上,都是桥梁构造上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在桥梁结构中,要适应梁的温度变化、混凝土的徐变及收缩引起的收缩量、梁端的旋转、梁的挠度等因素引起的接缝变化,并直接承受着车轮的反复荷载,它是桥梁结构上最薄弱的环节。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安装质量对保证桥梁使用性能、提高行车舒适度、确保公路桥梁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16)的要求,伸缩缝是为适应桥梁结构变形的需要,在其上部结构中设置的间隙。公路桥梁伸缩装置为使车辆平稳通过桥面并符合桥梁上部结构变形的需要,在伸缩缝处设置的由橡胶和钢材等构件组成的各种装置的总称。上述行业标准中对于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分类、加工、技术性能、运输存放等进行了详细说明,现有大量文献对于伸缩装置的安装施工提出了明确要求。现有的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安装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一是桥面铺装:在伸缩缝及预留槽内置入填充物或填料,然后在填料、梁或桥头表面进行桥面铺装形成铺装层;二是切缝开槽:根据要求测量标出预留槽边线,用沥青砼切缝机切割预留槽内的铺装层,去除切口内的填料及铺装层,将预留槽侧壁及底部的混凝土表面打毛后将杂物清理干净;三是就位和焊接:将伸缩装置置于槽口内穿放横向设置的连接筋,将伸缩装置的高程与直线度调整至符合要求后,将伸缩装置的锚固筋与预埋的锚固钢筋焊接固定;四是安装模板及浇筑:清扫预留槽并用泡沫塑料填充于伸缩缝内,伸缩缝两侧加装模板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振捣时进入伸缩缝,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两侧的预留槽内后振捣抹平;五是安装密封条及养护:清洁有关部分并安装密封条,对混凝土养护至其强度达到要求后开放交通。上述现有安装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按照施工要求,预埋筋不得出现裂缝、折断及缺失现象,对有裂缝和折断的钢筋应及时按焊接要求补焊或植筋,对弯曲的预埋筋要理顺。由于现有的预埋筋下部固定于预留槽下部的砼结构内,而其上部在预留槽内形成凸起的门型结构,在实际中经常由于操作不慎或加工误差导致上部凸出预埋筋弯曲或折断,造成了延误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成本的问题;二是上部凸出的预埋筋与预留槽之间容易积存杂物(尤其是其表面的沥青等杂物难以去除),在安装伸缩装置前清理预留槽内杂物时通常需采用前端尖锐的专用工具缓慢挖掘进行,造成了施工难度及强度大,杂物不易清理干净,施工工期长等问题;三是如果预埋筋上部超高,则需要对其进行截断处理,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四是在多片梁拼接时,由于梁片预制及吊装就位时存在误差,导致各预留槽及伸缩缝宽窄不一,加上凸出的预埋筋的影响,使桥面铺装时不能使用盖板对伸缩缝进行简单遮盖后覆盖填充料,在安装伸缩装置前清理预埋槽内杂物时施工繁琐、劳动强度大且施工时间长。申请人在国内专利数据库中未发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近似的专利文献报道,目前关于伸缩装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伸缩装置自身的结构改进。上述现有技术表明,对现有公路桥梁伸缩装置施工工艺进行改进以提高施工速度及施工质量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可有效实现加快公路桥梁伸缩装置安装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本技术的整体技术构思是: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包括梁端或桥头,间隔预埋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且与伸缩装置的锚固筋适配的预埋件;预埋件整体预埋于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预埋件顶部不高于预留槽内腔底面,预埋件顶部包括有可与锚固筋形成固定装配的装配部和/或固定有可与锚固筋形成固定装配的连接板。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构思还有:为实现预埋件的标准化装配,同时便于提高其锚固强度,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预埋件的侧部或底部与设于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的固定架或砼内部钢筋连接。预埋件与固定架或砼内部钢筋的固定可以采用多种现有的固定方式实现,均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所述的预埋件的侧部或底部与设于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的固定架或砼内部钢筋采用焊接、绑扎连接、速接件扣装、螺钉连接、螺栓连接中的一种或其结合。为增加连接板与邻接部件的装配可靠性,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连接板为条形片状结构。锚固筋与连接板的固定可以采用多种技术实现手段,其中包括但不局限于采用如下方式,锚固筋与连接板的固定采用焊接、螺钉、螺栓、一体化成型中的一种或其结合。为便于加工及零部件连接可靠,同时满足伸缩装置及砼结构的受力均匀,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预埋件间隔平行设置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底部砼结构内。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预埋件间隔平行预埋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是指预埋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0°≤α≤180°。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为适应生产、加工、装配环节存在误差需要,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预埋件的顶部距预留槽内腔底面的间距为D,0≤D≤10mm。即便存在预埋件顶部低于预留槽内腔底面的情况,也可方便地通过人为观察发现,并采用通用器具(如锤头)敲击去掉预埋件顶部的浮灰而使装配部外露完成,反之,如预埋件顶部因插装、固定、水泥固化等原因而略高于预留槽内腔底面时,也不致因个别预埋件外露而影响伸缩装置的安装;上述技术构造的调整均不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更为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0≤D≤5mm。申请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顶部”、“底部”、“侧部”、“底面”、“横向”、“条形”、“片状”、“侧壁”、“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就申请人了解的范围而言,验证本技术技术效果的相关指标及方法在现有国标及行业标准中未见记载。为验证本技术的技术效果,申请人进行了如下试验:一、试验项目:伸缩缝专用预埋件的实体施工试验。二、试验时间:2019年8月12日。三、试验地点:宁波象山,新桥连接试验段。四、参加人员:葛永刚;顾乾岗;张波;江鹏飞;魏春晶;赵杰;高建华;郭乐;胡辉。五、试验目的:统计、测算采用专用预埋件的施工方法,施工工时及工费等方面的数据。在同等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与现有的产品结构及施工方法进行对比。六、试验步骤1、预制梁体预留槽。待浇筑梁的混凝土未凝固时插入本技术中的预埋件,且预埋件顶部与预留槽内腔底面齐平,平行间距250mm,和伸缩装置的锚固筋间距保持一致;2、在预留槽底部用长条木板通长盖住伸缩缝,防止杂物进入;然后在预留槽内填入沙袋,回填高度与桥面混凝土高度一致时,进行桥面铺装;3、确定伸缩缝位置,按图纸尺寸准确划线,用切割机按所划线准确的锯开桥面铺装层,及时用水清洗;...

【技术保护点】
1.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包括梁端或桥头,间隔预埋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且与伸缩装置的锚固筋(4)适配的预埋件(7);其特征在于预埋件(7)整体预埋于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预埋件(7)顶部不高于预留槽(5)内腔底面,预埋件(7)顶部包括有可与锚固筋(4)形成固定装配的装配部和/或固定有可与锚固筋(4)形成固定装配的连接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包括梁端或桥头,间隔预埋于梁端或桥头开设的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且与伸缩装置的锚固筋(4)适配的预埋件(7);其特征在于预埋件(7)整体预埋于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预埋件(7)顶部不高于预留槽(5)内腔底面,预埋件(7)顶部包括有可与锚固筋(4)形成固定装配的装配部和/或固定有可与锚固筋(4)形成固定装配的连接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7)的侧部或底部与设于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的固定架或砼内部钢筋(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伸缩缝专用内嵌预埋件的梁端或桥头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埋件(7)的侧部或底部与设于预留槽(5)底部砼结构内的固定架或砼内部钢筋(1)采用焊接、绑扎连接、速接件扣装、螺钉连接、螺栓连接中的一种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贺白净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骏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