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926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其乳胶纤维布包含:一单丝纤维层、一黏合单元及一乳胶包覆层;该乳胶纤维布有一第一面与一相对的第二面,该单丝纤维层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该单丝纤维层由多个单丝纤维所构成,以该单丝纤维层的支撑令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间有一可压缩的厚度与空间,该多个单丝纤维随机数交错并接触桥设;该黏合单元至少设于该多个单丝纤维的接触桥设处,令接触桥设的该多个单丝纤维间得以固定;该单丝纤维层与该黏合单元外包覆该乳胶包覆层,使该乳胶包覆层与单丝纤维组成的该乳胶纤维布可以同时具有极佳的透气性、拉扯力、黏着性、保型性与压缩回复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乳胶中加入纤维形成布,利用该布置成各种产品,使制成产品具有全方位的抗拉性与回复弹性、保型性的设计。
技术介绍
布有各种型态,其中大方向分为针织布与非针织布,针织布与非针织布各有其缺点,本技术是针对非针织布(不织布)加以改良设计。非针织布是利用各式长纤维或短纤维堆栈结合固定而成,制作快,可以有各种厚度,且裁切后不会有针织布脱线的情况,可以任意裁切形状。在不同的用途下非针织布需要制作较厚的程度,例如用于座垫布、内衣的罩杯布、枕头、床垫、背包的部分,针织布制作的较厚会失去透气性且保型性差,非针织布制作较厚则仍能保有透气性,因此做成座垫、罩杯、枕头、床垫、背包后与使用者接触的部分透气性佳。如图1所示,该现有技术非针织单丝纤维布60具有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该第一面61与第二面62间设置多个单丝纤维63支撑,该种单丝纤维63受太大的力道下压时,见图2至图3所示,该单丝纤维63中段会因下压的力道太大或太久,令弯曲过度处不易恢复64,当该不易恢复64的单丝纤维63因下压的力道消除后,该64处仍保持弯曲变形的状态,无法恢复该非针织单丝纤维布60原有的高度,令外观产生不美观的变化,且透气性与使用性也降低,该为外型不可恢复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非针织单丝纤维布,其产生高度的单丝纤维会因下压的力道太久,令该单丝纤维弯曲过度处产生弯曲变形,该为不可恢复的破坏,当该下压的力道消除后,下压处无法恢复该非针织单丝纤维布原有的高度,令外型尺寸变型外观产生不美观的变化,且透气性与使用性也降低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改良,其乳胶纤维布包含:一单丝纤维层、一黏合单元及一乳胶包覆层;该乳胶纤维布有一第一面与一相对的第二面,该单丝纤维层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该单丝纤维层由多个单丝纤维所构成,以该单丝纤维层的支撑令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间有一可压缩的厚度与空间,该多个单丝纤维随机数交错并接触桥设;该黏合单元至少设于该多个单丝纤维的接触桥设处,令接触桥设的该多个单丝纤维间得以固定;该单丝纤维层与该黏合单元外包覆该乳胶包覆层。作为优选,该单丝纤维为长纤的单丝纤维。作为优选,该单丝纤维为短纤的单丝纤维。作为优选,该单丝纤维为长纤与短纤的单丝纤维混合。作为优选,该黏合单元为黏胶设在该多个单丝纤维表面。作为优选,该黏合单元为低熔点纤维。作为优选,该黏合单元为黏胶。作为优选,该乳胶包覆层为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作为优选,还包含:一功能颗粒,该功能颗粒与乳胶包覆层混合包覆于该单丝纤维层与该黏合单元外。本技术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改良的主要目的,其利用弹性与耐压的乳胶包覆层包覆于单丝纤维外,以单丝纤维互补乳胶包覆层的缺点,以乳胶包覆层加强单丝纤维的优点,使该乳胶包覆层与单丝纤维组成的该乳胶纤维布可以同时具有极佳的透气性、拉扯力、保型性与压缩回复力,使用于座垫、椅垫、背包、枕头、床垫与内衣罩杯有更耐洗、耐压及保型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断面图。图2为现有技术单丝纤维被下压图。图3为现有技术单丝纤维被下压后破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单丝纤维层未结合黏合单元与乳胶包覆层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第四图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结构断面图。图8为本技术结构下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单丝纤维层未结合黏合单元与乳胶包覆层结构另一实施例图。图10为本技术图9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现有技术60---单丝纤维布61---第一面62---第二面63---单丝纤维64---不易恢复本技术10---乳胶纤维布11---第一面12---第二面20---单丝纤维层21---单丝纤维22---厚度23---空间30---黏合单元40---乳胶包覆层50---功能颗粒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5及图6所示,其中乳胶纤维布10包含:一单丝纤维层20、一黏合单元30及一乳胶包覆层40。该乳胶纤维布10有一第一面11与一相对的第二面12,该单丝纤维层20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该单丝纤维层20并可为各种方向设置。该单丝纤维层20由多个单丝纤维21所构成,该单丝纤维21可为长纤的单丝纤维21、短纤的单丝纤维21或长纤与短纤的单丝纤维21混合,以该单丝纤维层20的支撑令该第一面11与该第二面12间有一可压缩的厚度22与空间23,该多个单丝纤维21随机数交错并接触桥设,该单丝纤维层20具有优良的抗拉性,但是欠缺弯折性,当弯折超过结构强度,会直接于弯折无法弹性回复原长度(如现有技术图3)。请配合图5、图6所示,该黏合单元30设于该多个单丝纤维21的接触桥设处,或所有该单丝纤维层20表面,令该两单丝纤维21接触桥设的位置得以被该黏合单元30固定,该黏合单元30可以为黏胶喷涂在该多个单丝纤维21表面方式而成,或是以低熔点纤维混入该多个单丝纤维21中加热后而得。请配合图5所示,该乳胶包覆层40可以为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该单丝纤维层20置入该天然乳胶或合成乳胶中,令该单丝纤维层20与该黏合单元30外包覆该乳胶包覆层40,该乳胶包覆层40的抗拉性欠佳,但是具有优良的耐弯折性与回复弹性,当该单丝纤维层20弯折超过结构强度弯折断后,该乳胶包覆层40仍可将该单丝纤维层20弹性回复原状,该乳胶包覆层40包覆该单丝纤维层20与该黏合单元30并可以避免该黏合单元30的脱落,更增加该各单丝纤维层20间的接触桥设固定,而仍保持该单丝纤维层20间的空间23。请由图7及图8所示,当该乳胶纤维布10受力下压时,受下压的该单丝纤维21与该乳胶包覆层40会被挤压变形,该单丝纤维21中段会因下压的力道太大或太久,难免产生无法复原的折弯,然而该单丝纤维21的弹性复原不是靠该单丝纤维21本身,而是通过该单丝纤维21外的该乳胶包覆层40复原,该乳胶包覆层40的耐下压性强,且复原性强,但是该乳胶包覆层40的拉力弱,但是当拉扯该乳胶纤维布10时的拉力,是由该单丝纤维21支撑,不是由该乳胶包覆层40,因此本创作的乳胶纤维布10同时具有极佳的透气性、拉扯力、保型性与压缩回复力。该乳胶纤维布10可于该第一面11与该第二面12个贴合一表布。请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其中乳胶纤维布10除包含:一单丝纤维层20、一黏合单元30、一乳胶包覆层40,还包含一功能颗粒50。该功能颗粒50可以为远红外线粒子、凉感粒子、除臭碳粒子或奈米银颗粒,该功能颗粒50与乳胶包覆层40均匀混合后,令该乳胶包覆层40与该功能颗粒50,包覆于该单丝纤维层20与该黏合单元30外,使该乳胶纤维布10具有极佳的透气性、拉扯力、保型性与压缩回复力外,更能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乳胶纤维布包含:一单丝纤维层、一黏合单元及一乳胶包覆层;/n该乳胶纤维布有一第一面与一相对的第二面,该单丝纤维层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n该单丝纤维层由多个单丝纤维所构成,以该单丝纤维层的支撑令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间有一可压缩的厚度与空间,该多个单丝纤维随机数交错并接触桥设;/n该黏合单元至少设于该多个单丝纤维的接触桥设处,令接触桥设的该多个单丝纤维间得以固定;/n该单丝纤维层与该黏合单元外包覆该乳胶包覆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乳胶纤维布包含:一单丝纤维层、一黏合单元及一乳胶包覆层;
该乳胶纤维布有一第一面与一相对的第二面,该单丝纤维层位于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之间;
该单丝纤维层由多个单丝纤维所构成,以该单丝纤维层的支撑令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间有一可压缩的厚度与空间,该多个单丝纤维随机数交错并接触桥设;
该黏合单元至少设于该多个单丝纤维的接触桥设处,令接触桥设的该多个单丝纤维间得以固定;
该单丝纤维层与该黏合单元外包覆该乳胶包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丝纤维为长纤的单丝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胶含纤维的布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丝纤维为短纤的单丝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多贸赫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