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837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耙架,包括翻耙轴和设置在翻耙轴上的翻耙刀片,所述翻耙轴两端端部设置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内设置有与花键轴适配的花键槽,所述套筒座上套装有轴承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翻耙轴一端靠近花键轴处设置有翻耙轴肩,所述翻耙轴肩和套筒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翻耙轴两端设置为花键轴,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利用电机带动套筒座和翻耙轴旋转进行翻耙,通过在翻耙轴一端设置弹性器,利用弹性器对翻耙轴进行缓冲和复位,使翻耙轴在翻耙过程中,避免翻耙刀片由于阻力过大避免变形,避免翻耙轴一端磨损严重,提高翻耙轴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耙架
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翻耙架。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畜牧业集约化程度提高而导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养殖业经过摸索发现由原先的“生态养殖法”演变成现在的“舍外发酵床”即“异位发酵床”能有效处理污染问题,利用发酵床的微生物对禽畜的粪便进行分解、转化,从而达到无排放、无臭气、无污染的环保养殖方法;然而对发酵床的有机垫料需要进行定时的翻动、翻松,才不会让发酵床“死”掉,于是就得耗费大量的人力,增加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现有翻耙机需养殖户手动操作,经常出现垫层混合不均匀,翻耙不够及时,菌种添加不及时,翻耙时间掌握不到位等现象,造成垫层板结,菌种“死床”现象,使发酵床丧失作用。现有的翻耙机的翻耙架与机架的相对位置固定,当出现垫层板结的情况,翻耙架不能让位,导致翻耙刀片的负载突然较大,会导致翻耙刀片折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翻耙架,该翻耙架通过将翻耙轴两端设置为花键轴,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利用电机带动套筒座和翻耙轴旋转进行翻耙,通过在翻耙轴一端设置弹性器,利用弹性器对翻耙轴进行缓冲和复位,使翻耙轴在翻耙过程中,避免翻耙刀片由于阻力过大避免变形,避免翻耙轴一端磨损严重,提高翻耙轴使用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翻耙架,包括翻耙轴和设置在翻耙轴上的翻耙刀片,所述翻耙轴两端端部设置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内设置有与花键轴适配的花键槽,所述套筒座上套装有轴承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翻耙轴一端靠近花键轴处设置有翻耙轴肩,所述翻耙轴肩和套筒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器。进一步,所述弹性器套装在翻耙轴上。进一步,所述弹性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套筒座侧壁上。进一步,所述弹性器包括下盘体、上盘体以及均布在下盘体和上盘体之间的弹簧,所述下盘体和上盘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翻耙轴上的轴孔,所述下盘体和上盘体之间设置有用于留有弹簧压缩量的间隙,下盘体上均布有用于与螺栓连接的安装孔,所述上盘体顶部用于靠在翻耙轴肩上。进一步,所述上盘体位于轴孔周围均布有4、6或8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向螺杆,所述导向螺杆另一端延伸至下盘体内连接有紧固螺母,所述下盘体底部设置有容纳紧固螺母的容纳槽,所述导向螺杆底部至下盘体底部的距离大于间隙的长度。进一步,所述弹簧套装在导向螺杆上,所述下盘体上表面和上盘体下表面均设置有容纳弹簧的容纳孔。进一步,所述翻耙轴肩和弹性器设置在翻耙轴上且与翻耙刀片翻耙方向相反的一侧。进一步,所述翻耙轴上相邻的翻耙刀之间设置有翻耙块,所述翻耙块的高度设置10-20cm。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翻耙架通过将翻耙轴两端设置为花键轴,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利用电机带动套筒座和翻耙轴旋转进行翻耙,通过在翻耙轴一端设置弹性器,利用弹性器对翻耙轴进行缓冲和复位,使翻耙轴在翻耙过程中,避免翻耙刀片由于阻力过大避免变形,避免翻耙轴一端磨损严重,提高翻耙轴使用寿命;2、本技术翻耙架利用花键轴、套筒座和弹性器,能够使翻耙架两端连接同步电机,利用1对同步电机同步驱动翻耙架,可以提高翻耙架翻耙深度,提高翻耙速度,控制翻耙量,提高翻耙效率,同时利用弹性器,在翻耙过程中避免阻力过大时使翻耙轴偏移,使翻耙刀片得到缓冲,提高翻耙轴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翻耙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翻耙架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翻耙架中弹性器的半剖视图。附图标记:1-翻耙轴;2-翻耙刀片;3-翻耙块;4-翻耙轴肩;5-花键轴;6-套筒座;7-轴承;8-链轮;9-弹性器;10-套筒座盖;11-花键槽;12-下盘体;13-上盘体;14-轴孔;15-间隙;16-导向螺杆;17-紧固螺母;18-安装孔;19-容纳槽;2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图1-3为本技术翻耙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一种翻耙架,包括翻耙轴1和设置在翻耙轴1上的翻耙刀片2,所述翻耙轴1两端端部设置为花键轴5,所述花键轴5上套装有套筒座6,所述套筒座6内设置有与花键轴5适配的花键槽11,所述套筒座6上套装有轴承7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链轮8、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翻耙轴1一端靠近花键轴5处设置有翻耙轴肩4,所述翻耙轴肩4和套筒座5之间设置有弹性器9。本实施例通过将翻耙轴1两端设置为花键轴5,花键轴5上套装有套筒座6,套筒座6通过轴承7安装在机架上,在翻耙工作时,电机驱动链轮8、皮带轮或齿轮转动,带动套筒座6和翻耙轴5旋转进行翻耙,翻耙轴5在翻耙过程中,在翻耙刀片由于阻力过大发酵料层阻力过大时,翻耙刀片在旋转过程中,因翻耙刀片端部倾斜一定角度交底,发酵料层对翻耙刀片有一个反向推力,使翻耙轴5端部在套筒座6内进行滑动,通过在翻耙轴一端设置弹性器9,利用弹性器9对翻耙轴进行缓冲和复位,使翻耙轴5在翻耙过程中,避免翻耙刀片由于阻力过大避免变形,避免翻耙轴一端磨损严重,提高翻耙轴使用寿命。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器9套装在翻耙轴1上,本实施例也可以将弹性器9可以设置为多个安装在翻耙轴1周围,通过将弹性器9套装在翻耙轴1上,有利于安装弹性器9,同时方便弹性器9对翻耙轴5进行缓冲和自我调整复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器9通过螺栓固定在套筒座6侧壁上,该结构通过多个螺栓将弹性器9固定在套筒座6侧壁上,有利于安装固定弹性器9,提高弹性器9使用效果。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器9包括下盘体12、上盘体13以及均布在下盘体12和上盘体13之间的弹簧20,所述下盘体12和上盘体13中部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翻耙轴1上的轴孔14,所述下盘体12和上盘体13之间设置有用于留有弹簧压缩量的间隙15,下盘体12上均布有用于与螺栓连接的安装孔18,所述上盘体13顶部用于靠在翻耙轴肩4上,本实施开盖结构利用均布在下盘体12和上盘体13之间的多个弹簧20,对翻耙轴和翻耙刀片受力进行缓冲,在翻耙轴和翻耙刀片受力超过弹簧压缩临界点时,弹簧将吸收翻耙轴和翻耙刀片的应力,使翻耙轴和翻耙刀片在旋转翻耙过程中得到缓冲,将压缩弹簧使上盘体13向下盘体移动,同时使花键轴5在花键槽11内移动,移动距离小于间隙15的长度,在耙轴和翻耙刀片受力低于弹簧压缩临界点时,将压缩弹簧使上盘体13向远离下盘体移动,使耙轴和翻耙刀片自动复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盘体13位于轴孔14周围均布有4、6或8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导向螺杆16,所述导向螺杆16另一端延伸至下盘体内连接有紧固螺母17,所述下盘体12底部设置有容纳紧固螺母17的容纳槽19,所述导向螺杆16底部至下盘体12底部的距离大于间隙15的长度,本实施例该结构有利于上盘体13沿导向螺杆16上下滑动,避免上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耙架,包括翻耙轴和设置在翻耙轴上的翻耙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耙轴两端端部设置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内设置有与花键轴适配的花键槽,所述套筒座上套装有轴承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翻耙轴一端靠近花键轴处设置有翻耙轴肩,所述翻耙轴肩和套筒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耙架,包括翻耙轴和设置在翻耙轴上的翻耙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耙轴两端端部设置为花键轴,所述花键轴上套装有套筒座,所述套筒座内设置有与花键轴适配的花键槽,所述套筒座上套装有轴承和用于与电机连接的链轮、皮带轮或齿轮,所述翻耙轴一端靠近花键轴处设置有翻耙轴肩,所述翻耙轴肩和套筒座之间设置有弹性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套装在翻耙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翻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套筒座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翻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器包括下盘体、上盘体以及均布在下盘体和上盘体之间的弹簧,所述下盘体和上盘体中部设置有用于套装在翻耙轴上的轴孔,所述下盘体和上盘体之间设置有用于留有弹簧压缩量的间隙,下盘体上均布有用于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大勇蒋长峰刘云飞林子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