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829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在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伸入装置本体内,吸附盒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的上方连接,蒸馏罐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蒸馏水出水管上设有止流阀Ⅰ,蒸馏水出水管与冷凝腔的底部连接,冷凝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连接,除菌腔设有除菌腔外壳,除菌腔与除菌腔外壳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除菌腔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该新型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结构紧凑、稳定,杀菌净化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易操作,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308nm波段的紫外光是目前可以穿入细菌、病毒、真菌、孢子和微生物的细胞内部,破坏DNA或RNA的碱基对,影响核酸复制能力,完全具备消毒杀菌作用,且UV消毒灯珠使用寿命长消毒效率高,稳定性强。无菌水通常是通过高温蒸汽法、UHT热法、化学、臭氧方法和物理过滤法将水中微生物杀死或过滤掉而得到的水,水中的无机盐等一般来说不会减少,在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现在大部分生物发酵厂家都直接使用自来水或地下水进行生物发酵,只有少量的生物发酵厂家使用无菌水用于生物发酵的生产过程。自来水或地下水中含有很多的杂菌,即便是供饮用的自来水中也含有一定的杂菌和大肠杆菌,受水质问题的影响,在生物发酵生产中经常出现生物发酵的终端产品质量不稳定问题,传统的无菌水的制备步骤繁琐,设备笨重,资源浪费严重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吸附盒,蒸馏罐,冷凝腔和除菌腔,所述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所述原水进水管伸入装置本体内,所述吸附盒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的上方连接,所述蒸馏罐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所述蒸馏水出水管上设有止流阀Ⅰ,所述蒸馏水出水管与冷凝腔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凝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连接,所述除菌腔设有除菌腔外壳,所述除菌腔与除菌腔外壳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所述除菌腔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优选的,所述吸附盒包括上吸附层、中吸附层与下吸附层,所述上吸附层为颗粒活性炭,中吸附层与下吸附层为蜂窝煤活性炭。优选的,所述原水进水管与泵体连接。优选的,所述蒸馏罐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优选的,所述蒸馏罐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止流阀Ⅱ。优选的,所述除菌腔为透明材质制备而成,所述UV消毒灯珠的消毒灯光穿过除菌腔的外壁照射至除菌腔内。优选的,所述除菌腔外壳上设有散热孔。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在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伸入装置本体内,吸附盒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的上方连接,蒸馏罐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蒸馏水出水管上设有止流阀Ⅰ,蒸馏水出水管与冷凝腔的底部连接,冷凝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连接,除菌腔设有除菌腔外壳,除菌腔与除菌腔外壳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除菌腔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该新型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结构紧凑、稳定,杀菌净化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易操作,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装置本体;2、吸附盒;3、上吸附层;4、中吸附层;5、下吸附层;6、蒸馏罐;7、固定底座;8、排污管;9、止流阀Ⅰ;10、止流阀Ⅱ;11、冷凝腔;12、除菌腔;13、除菌腔外壳;14、UV消毒灯珠;15、无菌水出水管;16、泵体;17、原水进水管;18、蒸馏水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吸附盒2,蒸馏罐6,冷凝腔11和除菌腔1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17,所述原水进水管17伸入装置本体1内,所述吸附盒2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17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6的上方连接,该蒸馏罐6上下呈圆弧形,所述蒸馏罐6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18,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上设有止流阀Ⅱ10,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与冷凝腔11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凝腔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12连接,所述冷凝腔11内通过泵体将蒸馏水从冷凝腔11输送至除菌腔12内,所述除菌腔12设有除菌腔外壳13,所述除菌腔外壳13的内壁上设有电路板与电源线,所述除菌腔12与除菌腔外壳13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14,该UV消毒灯珠14装配至电路板上并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所述除菌腔12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15,所述吸附盒2包括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4与下吸附层5,所述上吸附层3为颗粒活性炭,中吸附层4与下吸附层5为蜂窝煤活性炭,所述原水进水管17与泵体16连接,所述蒸馏罐6的底部设有固定底座7,所述蒸馏罐6的底部设有排污管8,所述排污管8上设有止流阀Ⅰ9,在工作时,排污管8上的止流阀Ⅰ9为常闭状态,当需要排污时打开止流阀Ⅰ9,所述除菌腔12为透明材质制备而成,所述UV消毒灯珠14的消毒灯光穿过除菌腔12的外壁照射至除菌腔12内,对除菌腔12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所述除菌腔外壳13上设有散热孔,便于UV消毒灯珠14散热。本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在装置本体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原水进水管伸入装置本体内,吸附盒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的上方连接,蒸馏罐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蒸馏水出水管上设有止流阀Ⅰ,蒸馏水出水管与冷凝腔的底部连接,冷凝腔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连接,除菌腔设有除菌腔外壳,除菌腔与除菌腔外壳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除菌腔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该新型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结构紧凑、稳定,杀菌净化效率高,使用方便快捷易操作,适合推广使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吸附盒(2),蒸馏罐(6),冷凝腔(11)和除菌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17),所述原水进水管(17)伸入装置本体(1)内,所述吸附盒(2)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17)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6)的上方连接,所述蒸馏罐(6)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18),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上设有止流阀(10)Ⅱ,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与冷凝腔(11)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凝腔(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12)连接,所述除菌腔(12)设有除菌腔外壳(13),所述除菌腔(12)与除菌腔外壳(13)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14),所述除菌腔(12)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吸附盒(2),蒸馏罐(6),冷凝腔(11)和除菌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一侧设有原水进水管(17),所述原水进水管(17)伸入装置本体(1)内,所述吸附盒(2)的一端与原水进水管(17)连接,另一端与蒸馏罐(6)的上方连接,所述蒸馏罐(6)的顶部设有蒸馏水出水管(18),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上设有止流阀(10)Ⅱ,所述蒸馏水出水管(18)与冷凝腔(11)的底部连接,所述冷凝腔(1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除菌腔(12)连接,所述除菌腔(12)设有除菌腔外壳(13),所述除菌腔(12)与除菌腔外壳(13)之间设有UV消毒灯珠(14),所述除菌腔(12)的一端与无菌水出水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无菌水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盒(2)包括上吸附层(3)、中吸附层(4)与下吸附层(5),所述上吸附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