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68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有安装座、转动支撑板、第一驱动油缸、延长支撑板、第二驱动油缸,安装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转动支撑板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在平缓过渡台的左侧,第一驱动油缸用于驱动转动支撑板转动,转动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与延长支撑板接的第二铰接轴,第二驱动油缸用于驱动延长支撑板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油缸驱动转动支撑板升降,让转动支撑板的左侧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叉车便可以从平缓过渡台沿着转动支撑板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方便调节转动支撑板的高度,避免了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的步骤,减少了装卸货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了装卸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货物运输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物流运输中,不同类型的装载货车的车厢高度均不同。在搬运货物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叉车转运货物,因此叉车在进入不同车厢搬运货物时,需要不同高度装卸货平台配合辅助,才可以让叉车更好地进入车厢进行货物搬运。但目前的装卸货平台大多是固定高度,对不同高度的货车都需要与其匹配的专用的装卸货平台才能进行上货或卸货,导致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实际操作时十分不方便,装卸货平台的搭建和搬运会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装卸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操作方便,便于装卸货。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所述平缓过渡台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转动支撑板,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所述转动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平缓过渡台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当所述第二支撑面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在同一高度;第一驱动油缸,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撑板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铰接;延长支撑板,位于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延长支撑板接的第二铰接轴,所述延长支撑板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当所述第三支撑面水平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三支撑面在同一高度;第二驱动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延长支撑板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缸体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端与所述延长支撑板的下侧铰接。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一驱动油缸驱动转动支撑板升降,让转动支撑板的左侧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然后让第二驱动油缸将延长支撑板搭在货车车厢上,叉车便可以从平缓过渡台沿着转动支撑板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方便调节转动支撑板的高度,让平缓过渡台、转动支撑板、延长支撑板形成高度可调节的装卸货平台,让叉车更方便地进入车厢内进行卸货,避免了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的步骤,方便操作,减少了装卸货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了装卸货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有摆动撑杆,所述摆动撑杆的活动端连接有铁链,所述转动支撑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铁链穿过所述通孔且连接有把手环;当所述第二支撑面水平时,所述摆动撑杆竖直且所述摆动撑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侧面相抵。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环的容纳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有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有伸长按钮和回缩按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均设置有网纹凸起。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通孔与把手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线路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安装座100、平缓过渡台110、第一支撑面111、转动支撑板200、第一铰接轴210、第二支撑面220、第一铰接座230、第二铰接座240、通孔250、容纳槽260、第二铰接轴270、第一驱动油缸300、第一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延长支撑板400、第三支撑面410、第二驱动油缸500、第二缸体510、第二活塞杆520、摆动撑杆600、铁链610、把手环620、控制箱700、第一控制开关710、上升按钮711、下降按钮712、第二控制开关720、伸长按钮721、回缩按钮722、网纹凸起800。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100,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111;转动支撑板200,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210,转动支撑板200通过第一铰接轴210铰接在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220,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第一支撑面111与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转动支撑板200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310和第一活塞杆320,第一缸体310的下端与安装座100铰接,第一活塞杆320的上端与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铰接;延长支撑板400,位于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设置有与延长支撑板400铰接的第二铰接轴270,延长支撑板400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410,当第三支撑面410水平时,第二支撑面220与第三支撑面410在同一高度;第二驱动油缸500,用于驱动延长支撑板400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510和第二活塞杆520,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30,第二缸体510的右端与第一铰接座230铰接,第二活塞杆520的左端与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铰接。如图1所示,安装座100为平板座,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座(100),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所述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111);/n转动支撑板(200),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210),所述转动支撑板(200)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210)铰接在所述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220),当所述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面(111)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n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撑板(200)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310)和第一活塞杆(320),所述第一缸体(310)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100)铰接,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铰接;/n延长支撑板(400),位于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延长支撑板(400)接的第二铰接轴(270),所述延长支撑板(400)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410),当所述第三支撑面(410)水平时,所述第二支撑面(220)与所述第三支撑面(410)在同一高度;/n第二驱动油缸(500),用于驱动所述延长支撑板(400)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510)和第二活塞杆(520),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30),所述第二缸体(510)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230)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520)的左端与所述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座(100),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所述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111);
转动支撑板(200),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210),所述转动支撑板(200)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210)铰接在所述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220),当所述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面(111)与所述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
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撑板(200)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310)和第一活塞杆(320),所述第一缸体(310)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100)铰接,所述第一活塞杆(320)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铰接;
延长支撑板(400),位于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延长支撑板(400)接的第二铰接轴(270),所述延长支撑板(400)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410),当所述第三支撑面(410)水平时,所述第二支撑面(220)与所述第三支撑面(410)在同一高度;
第二驱动油缸(500),用于驱动所述延长支撑板(400)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510)和第二活塞杆(520),所述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30),所述第二缸体(510)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230)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宇锋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极品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