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50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包括多边形支撑架、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架下方中部的承载板、均布在多边形支撑架上的架台,所述架台上对称分布有轨迹板,轨迹板之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装置,所述架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轨迹板的导向下将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轨迹板以及驱动装置,使得多边形支撑架上的多个气动夹手实现同步将包装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运动过程;取代了人工手持包装袋口箍紧出料管道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人与羽绒长时间接触,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
本技术涉及羽绒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
技术介绍
羽绒是生长在鹅、鸭腹部且呈芦花朵状的绒毛。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可吸收人们散发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从蓬松度上分析,羽绒比蚕丝、棉花等保暖材料都要高一个等级,比如最低标准的450度蓬松的90羽绒也要比蚕丝、棉花蓬松度要好。所以羽绒作为一个保暖材料,它的经济价值远远高于其他保暖材料。羽绒生产加工一般包括粗分、除灰、清洗、烘干、冷却、精分、打包等工序。传统的羽绒打包工序中是人为地将包装袋口套在出料管道口上,目的在于以防止羽绒灌装时溢出;但是这样存在着工人们需要时刻待在出料管道口处,不仅增加工作强度,而且长时间与羽绒接触,容易将羽绒吸入肺部,影响工人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包括多边形支撑架、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架下方中部的承载板、均布在多边形支撑架上的架台,所述架台上对称分布有轨迹板,轨迹板之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装置,所述架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轨迹板的导向下将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连接,且任意一个驱动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水平分布在对称轨迹板之间的水平套筒及气动夹手,所述水平套筒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气动夹手水平滑装在水平套筒内且与轨迹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套筒对应的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开口滑槽,所述气动夹手上设有穿过开口滑槽且与轨迹板滑动配合的轨迹杆。进一步地,所述轨迹板上设有为轨迹杆提供轨迹导向的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由一号弧线槽、一号直线槽、二号直线槽、二号弧线槽首尾依次连接构成。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架台上且与夹持装置连接的丝杆及导向杆,所述丝杆的下端部与皮带轮组件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轨迹板以及驱动装置,使得多边形支撑架上的多个气动夹手实现同步将包装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运动过程;取代了人工手持包装袋口箍紧出料管道口,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工人与羽绒长时间接触,保障了工人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包括六边形支撑架1,所述六边形支撑架1由六个圆周均布的支撑柱以及连接相邻支撑柱的连接架板构成。所述六边形支撑架1的下方中部处设有用于放置包装袋的承载板2,所述承载板2的四周通过加强连板与六个支撑柱及连接架板连接;所述六边形支撑架1中的每一个支撑柱的上端部均设有一个水平矩形状且沿径向方向放置的架台3。每一个架台3上均设有前后对称分布的两个轨迹板6、分布在两个轨迹板6之间且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装置,每一个架台3上还设有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轨迹板的轨迹导向下将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驱动装置,每一个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连接,所述皮带轮组件包括设置在驱动装置上的带轮9以及将六个带轮9连接的皮带10;所述六边形支撑架1最左侧的架台3的底部通过安装板架111安装有伺服电机11。通过皮带轮组件,上述六个驱动装置能够同步驱动对应连接的夹持装置移动。如图4所示,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水平分布在两个轨迹板6之间的水平套筒4及气动夹手5,所述气动夹手5通过左端部设置的滑杆51水平滑装在水平套筒4内,所述水平套筒4的左端部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水平套筒4的前后两侧壁上对称设有沿水平方向分布且开口向右的开口滑槽4a,所述滑杆51的前后两侧对应设有穿过开口滑槽4a且与轨迹板6滑动连接的轨迹杆12。所述轨迹板6上设有与轨迹杆12配合的轨迹槽,所述轨迹槽由一号弧线槽13、一号直线槽14、二号直线槽15、二号弧线槽16首尾依次连接构成。具体地,所述一号弧线槽13用于提供气动夹手5弧形上升导向;所述一号弧线槽13与一号直线槽14的连通处为最高点位置,也是水平套筒4上升的最高位置,当驱动装置带动水平套筒4上升至此处时,伺服电机11会停止工作,气动夹手5移动至此处时,每一个气动夹手5所夹持的包装袋口刚好将出料管道口箍紧,以防止在装料过程中羽绒飞出,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所述一号直线槽14用于提供气动夹手5竖直下降导向,当所述气动夹手5移动至一号直线槽14与二号直线槽15的连通处时,所述气动夹手5与出料管道口分离。所述二号直线槽15用于提供气动夹手5向内侧下方倾斜导向,所述气动夹手5在二号直线槽15内滑动的过程中,气动夹手5在继续下降的同时逐渐径向内侧合拢,当所述气动夹手5移动至二号直线槽15与二号弧线槽16连通处时,所述气动夹手5所夹持的包装袋口初步合拢完成,对包装袋进行初步合拢的目的在于是为了方便后续工人封口,进一步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所述二号弧线槽16用于提供气动夹手5复位导向,所述气动夹手5在完成包装袋口初步合拢后,松开对包装袋口的夹持,并在水平套筒4继续下降过程中,所述气动夹手5在二号弧线槽16的弧形轨迹下,逐渐复位到水平套筒4内。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通过轴承座竖直设置在架台3上且与水平套筒4连接的丝杆7及导向杆8,所述水平套筒4的左端部通过螺钉安装有丝杆滑块41,所述丝杆滑块41安装在丝杆7上,所述导向杆8前后对称分布在水平套筒4的左侧部。其中所述丝杆7的下端部延伸至架台3下方处,所述带轮9对应同轴安装在丝杆7的下端部。使用过程:初始时,装料辅助架上的气动夹手5处于一号弧线槽13与二号弧线槽16连通处的位置,此处为起始位置,滑杆51完成处于水平套筒4内,水平套筒4处于丝杆7的最低处。使用时,将包装袋放置在承载板2上,并使包装袋处于出料管道口的正下方。将包装袋的一圈袋口分别被六个气动夹手5夹持住,启动伺服电机11,丝杆7带动水平套筒4及气动夹手5匀速上升,其中气动夹手5通过滑杆51上的轨迹杆12,且在一号弧线槽13的轨迹导向下,气动夹手5带动包装袋口箍紧出料管道口,此时,关闭伺服电机11,出料管道口在被箍紧后即可出料,装料完成后;伺服电机11带动丝杆7反转,水平套筒4匀速下降,其中气动夹手5在一号直线槽14、二号直线槽15、二号弧线槽16的轨迹导向下,气动夹手5带动包装袋口进行初步合拢后松开包装袋口,并复位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个包装袋进行装料。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支撑架(1)、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架(1)下方中部的承载板(2)、均布在多边形支撑架(1)上的架台(3),所述架台(3)上对称分布有轨迹板(6),轨迹板(6)之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装置,所述架台(3)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轨迹板(6)的导向下将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连接,且任意一个驱动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支撑架(1)、设置在多边形支撑架(1)下方中部的承载板(2)、均布在多边形支撑架(1)上的架台(3),所述架台(3)上对称分布有轨迹板(6),轨迹板(6)之间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夹持装置,所述架台(3)上设有用于驱动夹持装置在轨迹板(6)的导向下将袋口箍紧在出料管道口且在装料完成后将袋口初步合拢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之间通过皮带轮组件连接,且任意一个驱动装置连接有伺服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绒生产加工用辅助装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水平分布在对称轨迹板(6)之间的水平套筒(4)及气动夹手(5),所述水平套筒(4)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气动夹手(5)水平滑装在水平套筒(4)内且与轨迹板(6)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能文薛柏平陈全山蒋俊兰汤广勇耿兴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文翔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