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429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旨在解决现有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在移动观光时,由于旅游景区人流量大,因此存在压伤的问题,包括观光车本体、车轮和转动轴,所述车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观光车本体上,所述转动轴的侧壁对应设置有抱死板,抱死板通过驱动臂与驱动气缸进行连接,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观光车本体上开设的安装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增加了动触片、静触片、抱死板和驱动气缸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抱死的作用,在有物体移动到观光车本体下时,通过该组合结构实现车轮的抱死,使得观光车本体停止,从而起到防压伤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
本技术涉及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
技术介绍
观光车使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但是现有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在移动观光时,由于旅游景区人流量大,因此存在压伤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以解决现有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在移动观光时,由于旅游景区人流量大,因此存在压伤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包括观光车本体、车轮和转动轴,所述车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设置在观光车本体上,所述转动轴的侧壁对应设置有抱死板,抱死板通过驱动臂与驱动气缸进行连接,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观光车本体上开设的安装通孔内;所述观光车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通过导向组件铰接在观光车本体上;所述抵触板朝向观光车本体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杆的一端,连接铰杆的另一端延伸到观光车本体上开设的移动通孔内,所述移动通孔的顶壁设置有静触片,且移动通孔内设置有与静触片相匹配的动触片,所述动触片连接在连接铰杆上。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进一步地,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线杆、导向筒和导向弹簧,导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筒上,导向弹簧缠绕在导向杆上,所述导向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筒的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抱死板设置为圆弧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采用橡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的前端通过第一弹性密封板与观光车本体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抵触板的后端通过第二弹性密封板连接在观光车本体的下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密封板设置为弹性板。(3)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增加了动触片、静触片、抱死板和驱动气缸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抱死的作用,在有物体移动到观光车本体下时,通过该组合结构实现车轮的抱死,使得观光车本体停止,从而起到防压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观光车本体1、车轮2、转动轴3、抵触板4、导向组件5、第一弹性密封板6、第二弹性密封板7、连接铰杆8、移动通孔9、动触片10、静触片11、抱死板12、驱动臂13、驱动气缸14、安装通孔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包括观光车本体1、车轮2和转动轴3,车轮2通过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转动轴3的侧壁对应设置有抱死板12,抱死板12通过驱动臂13与驱动气缸14进行连接,驱动气缸14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安装通孔15内,本实施例中,动触片10、静触片11、驱动气缸14、外接电源和外界控制器组成一条串联回路。观光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抵触板4,抵触板4通过导向组件5铰接在观光车本体1上,导向组件5的设置,用于将抵触板4连接在观光车本体1上,导向组件5的设置,可以保证抵触板4可以实现水平运动,又可以实现垂直运动。抵触板4朝向观光车本体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杆8的一端,连接铰杆8的另一端延伸到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移动通孔9内,移动通孔9的顶壁设置有静触片11,且移动通孔9内设置有与静触片11相匹配的动触片10,动触片10连接在连接铰杆8上。本实施例中,具体地防压过程如下:在有物体抵触抵触板4时,会推着抵触板4运动,抵触板4的运动会带着连接铰杆8向移动通孔9内运动,连接铰杆8的运动会带着动触片10向静触片11做靠近运动,当动触片10和静触片11接触时,串联电路接通,从而使得驱动气缸14发生运动,驱动气缸14的运动会通过驱动臂13带着抱死板12运动,使得抱死板12抵触转动轴3,从而起到抱死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5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导向组件5包括导线杆、导向筒和导向弹簧,导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筒上,导向弹簧缠绕在导向杆上,导向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导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筒的侧壁上。本实施例中,抱死板12设置为圆弧状结构,这样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抱死效果。本实施例中,抵触板4采用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假若人体被压住时,可以减小伤害。本实施例中,抵触板4的前端通过第一弹性密封板6与观光车本体1进行连接,抵触板4的后端通过第二弹性密封板7连接在观光车本体1的下板上,第一弹性密封板6和第二弹性密封板7的设置,一方面,可以起到连接观光车本体1和抵触板4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第一弹性密封板6设置为弹性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增加了动触片10、静触片11、抱死板12和驱动气缸14的组合结构,该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起到防抱死的作用,在有物体移动到观光车本体1下时,通过该组合结构实现车轮的抱死,使得观光车本体1停止,从而起到防压伤的效果。本技术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包括观光车本体(1)、车轮(2)和转动轴(3),所述车轮(2)通过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的侧壁对应设置有抱死板(12),抱死板(12)通过驱动臂(13)与驱动气缸(14)进行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4)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安装通孔(15)内;/n所述观光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抵触板(4),所述抵触板(4)通过导向组件(5)铰接在观光车本体(1)上;/n所述抵触板(4)朝向观光车本体(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杆(8)的一端,连接铰杆(8)的另一端延伸到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移动通孔(9)内,所述移动通孔(9)的顶壁设置有静触片(11),且移动通孔(9)内设置有与静触片(11)相匹配的动触片(10),所述动触片(10)连接在连接铰杆(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包括观光车本体(1)、车轮(2)和转动轴(3),所述车轮(2)通过转动轴(3)转动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的侧壁对应设置有抱死板(12),抱死板(12)通过驱动臂(13)与驱动气缸(14)进行连接,所述驱动气缸(14)设置在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安装通孔(15)内;
所述观光车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抵触板(4),所述抵触板(4)通过导向组件(5)铰接在观光车本体(1)上;
所述抵触板(4)朝向观光车本体(1)的一端铰接有连接铰杆(8)的一端,连接铰杆(8)的另一端延伸到观光车本体(1)上开设的移动通孔(9)内,所述移动通孔(9)的顶壁设置有静触片(11),且移动通孔(9)内设置有与静触片(11)相匹配的动触片(10),所述动触片(10)连接在连接铰杆(8)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压伤效果的牡丹生态园林旅游观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的数量至少设置有四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亮张楷晟张文龙李彦宏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盛世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