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5414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1
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车辆底部的前轮和后轮均为可转向的转向轮,两前轮之间安装有前转向板,两后轮之间安装有后转向板,两转向板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前、后车轮铰接,两转向板的不同侧边向外延伸有延伸板并通过联动杆铰接;另外,前转向板的前端还通过拉杆与前方车辆连接。该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可以使前后轮进行准确的同步转向,从而提高车辆转向的灵活性,减少转弯半径,并使多辆车辆拉动时减少转向对场地的需求,也减少了对通道的宽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转向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前后轮同步转向的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车辆沿其行驶方向都配置有前轮和后轮。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上通过设置传动轴和差速器等转向系统而保证其转向准确性和稳定性;但对于一些特定场地使用的车辆,如牵引车,甚至是手推台车,汽车所用的转向系统都过于复杂且成本高昂。以生产场地中运输物料的物料台车为例,其前轮为可转向的万向轮,而后轮则为固定的定向轮,当牵引车带动物料台车转向时,万向轮会随之发生转向,而后方的定向轮则只能通过拖动而进行转向,其所需的转弯半径会较大。若牵引车仅带动单台的物料台车输送物料,其对场地的需要较低;但当牵引车需要以火车形式牵引多台的物料台车时,后方的物料台车将会越来越偏离牵引车的行驶轨迹,并导致转弯半径逐渐增大,对行驶通道的宽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假设物料台车尺寸为1.2m×1m,当有2节的物料台车时,通道至少需要2m;而当有6节的物料台车时,通道至少需要5m;故而,所需牵引的物料台车数量越多时,不仅其牵引难度越大,对通道的宽度要求也更高,将极大地占用生产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减小转弯半径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以提高车辆转向的灵活性和减少对通道宽度的要求。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包括两两相对安装于车辆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和后轮,前轮和后轮均为可转向的转向轮,车辆底部位于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处分别铰接安装有前转向板、后转向板,前转向板与车辆其中一侧相对处设有前延伸板,后转向板与车辆另一侧相对处设有后延伸板,联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延伸板和后延伸板铰接;两前轮与前转向板之间、两后轮与后转向板之间还分别通过连接杆铰接。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所有的车轮均为可转向的万向轮,同时,前后方的车轮之间分别设置前转向板和后转向板,这两块转向板均可绕垂直轴线而转动,一方面,两块转向板分别通过连接杆与前、后轮进行联动,另一方面,两块转向板之间又通过联动杆进行联动,从而使所有车轮实现联动转向。当车辆在牵引的带动下进行转向时,前轮和前转向板将通过连接杆的带动同时进行转向,而前转向板在转动的同时又会通过联动杆带动后转向板转动,再由后转向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后轮进行同步转向。该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可以使前后轮进行准确的同步转向,万向轮的后轮收到联动装置的驱动和限位,既不会产生摇摆,也可以与前轮准确配合,而;前、后转向板上的延伸板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侧边,可以使得传动更加灵活、准确,不会产生卡死现象,从而提高转向的灵活性。由此,通过该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的使用,可以使车辆后轮与前轮进行配合转向,从而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且即使将多辆车辆依次首尾连接,前方的车辆也可以带动后方的车辆沿牵引轨迹准确移动,其极大地降低了对场地的使用要求,也减少了对通道的宽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安装于车辆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车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5、6是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包括两两相对安装于车辆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1和后轮2,前轮和后轮均为可转向的转向轮,车辆底部位于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处分别铰接安装有前转向板3、后转向板4,前转向板与车辆其中一侧相对处设有前延伸板5,后转向板与车辆另一侧相对处设有后延伸板6,联动杆7的两端分别与前延伸板和后延伸板铰接;两前轮与前转向板之间、两后轮与后转向板之间还分别通过连接杆8铰接。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前转向板3的前端延伸至车辆的前方,且其上安装有与另一车辆连接的拉杆9;所述前转向板3的前端安装有限位器,拉杆9的一端铰接于限位器上,且限位器限制拉杆向前转动至水平状态或向上转动至垂直状态;另外,车辆的后端安装有与另一车辆上的拉杆连接的后连接器11,连接器与拉杆的另一端连接且两者之间可相对地水平转动。当前方的车辆进行转向时,其通过后连接器带动后方车辆的前转向板进行转动,由此依次带动后方的车辆实现转向;该过程中,前方车辆通过拉杆直接将拉力作用于后方车辆的前转向板上,可以提高前后方车辆的转向一致性和同步性,从而进一步使所有车辆准确联动。而拉杆与前转向板之间通过限位器铰接,一方面可以使拉杆工作时保持水平状态,更准确地与前方车辆连接;另一方面则可以在非拉动状态下收起至垂直状态,以避免影响人员通行或操作。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车辆前端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前转向板3转动范围的限位板12,限位板12包括两块分别设置于前转向板3两侧的挡板,两挡板的底部延伸至前转向板下方并通过底板连接。通过限位板可以在保证转向范围需要的同时,避免转向过度而导致车辆发生翻侧。如图4所示,当车辆朝前方直线行驶时,其后轮在转向联动装置的带动下同样朝向前方;如图5、6所示,当车辆在牵引的带动下进行转向时,前轮和前转向板将通过连接杆的带动同时进行转向,而前转向板在转动的同时又会通过联动杆带动后转向板转动,再由后转向板通过连接杆带动后轮进行同步转向。该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可以使前后轮进行准确的同步转向,万向轮的后轮收到联动装置的驱动和限位,既不会产生摇摆,也可以与前轮准确配合,而;前、后转向板上的延伸板分别设置于不同的侧边,可以使得传动更加灵活、准确,不会产生卡死现象,从而提高转向的灵活性。由此,通过该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的使用,可以使车辆后轮与前轮进行配合转向,从而能够有效减小车辆的转弯半径,且即使将多辆车辆依次首尾连接,前方的车辆也可以带动后方的车辆沿牵引轨迹准确移动,其极大地降低了对场地的使用要求,也减少了对通道的宽度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包括两两相对安装于车辆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1)和后轮(2),其特征在于:前轮和后轮均为可转向的转向轮,车辆底部位于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处分别铰接安装有前转向板(3)、后转向板(4),前转向板与车辆其中一侧相对处设有前延伸板(5),后转向板与车辆另一侧相对处设有后延伸板(6),联动杆(7)的两端分别与前延伸板和后延伸板铰接;两前轮与前转向板之间、两后轮与后转向板之间还分别通过连接杆(8)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包括两两相对安装于车辆前端底部和后端底部的前轮(1)和后轮(2),其特征在于:前轮和后轮均为可转向的转向轮,车辆底部位于两前轮之间、两后轮之间处分别铰接安装有前转向板(3)、后转向板(4),前转向板与车辆其中一侧相对处设有前延伸板(5),后转向板与车辆另一侧相对处设有后延伸板(6),联动杆(7)的两端分别与前延伸板和后延伸板铰接;两前轮与前转向板之间、两后轮与后转向板之间还分别通过连接杆(8)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转向板(3)的前端延伸至车辆的前方,且其上安装有与另一车辆连接的拉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前后轮转向联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百潜
申请(专利权)人:马瑞利汽车电子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