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0527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涉及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且电机的内部位于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散热管,所述电机箱的顶端连接有运输泵,且电机箱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外侧连接有散热鳍,且散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电机箱的外侧焊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电机箱、固定轴、连接杆、连接片、螺纹孔、减震垫,实现了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和连接杆,连接杆可以通过连接片与车体的上层结构进行连接,所以可以通过连接杆为电机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电机安装更加稳固,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大多代用电机-减速器-差速器-驱动轴-驱动轮的布置方式,但是其中电机没有支撑和固定的设备,导致电机安装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布置方式中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电机散热效果不好导致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中电机没有支撑和固定的设备、且现有的布置方式中电机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内部位于电机的外侧连接有散热管,所述电机箱的顶端安装有运输泵,且电机箱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外侧连接有散热鳍,且散热箱的内部设置有盘管,所述电机箱的外侧焊接有固定轴,且固定轴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连接片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且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差速器,所述差速器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且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优选地,所述运输泵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且运输泵通过安装块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泵的输入端与散热管活动连接,且运输泵的输出端与盘管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盘管由紫铜材质构成,且盘管的一端散热管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电机箱的外侧连接有通孔,且通孔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通孔等距分布在电机箱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固定轴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固定轴关于电机箱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连接杆关于电机箱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螺纹孔等距分布在连接片顶端的四角处。优选地,所述减震垫的数量为四组,四组所述减震垫皆由橡胶材质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电机箱、固定轴、连接杆、连接片、螺纹孔、减震垫,实现了电机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和连接杆,连接杆可以通过连接片与车体的上层结构进行连接,所以可以通过连接杆为电机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电机安装更加稳固,从而减少安全隐患;2、本技术还通过设置的散热管、运输泵、散热箱、散热鳍、盘管、通孔,实现了电机的外侧由散热管和其内部的冷却液为其进行水冷散热,以减少电机产生的热量,从而避免电机温度过高导致使用寿命减短,而换热的冷却液可以被运输泵抽取至盘管内部,被散热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换热,然后再进入散热管内部继续为电机进行散热,使得冷却液可以重复利用散热,达到降低电机因高温发生故障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机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放大图。图中:1、电机;2、电机箱;3、散热管;4、运输泵;5、散热箱;6、散热鳍;7、盘管;8、通孔;9、固定轴;10、连接杆;11、连接片;12、螺纹孔;13、减震垫;14、减速器;15、差速器;16、驱动轴;17、驱动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运输泵(型号为QBY-5)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3,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电机1,电机1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2,且电机箱2的内部位于电机1的外侧连接有散热管3,电机箱2的顶端安装有运输泵4,且电机箱2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箱5,散热箱5的外侧连接有散热鳍6,且散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盘管7,电机箱2的外侧焊接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片11,且连接片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12,连接片1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3,电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14,且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有差速器15,差速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6,且驱动轴1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17。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1、电机箱2、固定轴9、连接杆10、连接片11、螺纹孔12、减震垫13,实现了电机1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2,电机箱2的外侧设置有固定轴9和连接杆10,连接杆10可以通过连接片11与车体的上层结构进行连接,所以可以通过连接杆10为电机1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得电机1安装更加稳固,从而减少安全隐患。请着重参阅图2,运输泵4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且运输泵4通过安装块与电机箱2固定连接,运输泵4的输入端与散热管3活动连接,且运输泵4的输出端与盘管7活动连接,固定连接的运输泵4和电机箱2连接更加牢固,不会轻易分离。请着重参阅图1,盘管7由紫铜材质构成,且盘管7的一端散热管3活动连接,紫铜材质导热效果好,从而使得换热速度提高。请着重参阅图2,电机箱2的外侧连接有通孔8,且通孔8的数量为多组,多组通孔8等距分布在电机箱2的外侧,通孔8也可以使得电机箱2内部进行散热,从而使得电机1的散热效果更好。请着重参阅图2,固定轴9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固定轴9关于电机箱2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连接杆10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连接杆10关于电机箱2的纵向中轴线对称设置固定轴9和连接杆10皆为金属结构,且固定轴9和连接杆10焊接。请着重参阅图3,螺纹孔12的数量为四组,四组螺纹孔12等距分布在连接片11顶端的四角处,利用螺栓贯穿螺纹孔12并转动使其与车体上层进行连接。请着重参阅图3,减震垫13的数量为四组,四组减震垫13皆由橡胶材质构成,橡胶材质可以增大摩擦力,使得连接片11和车体上层结构连接更加紧密。工作原理:使用时,需要与新能源汽车进行电源连接,外界电源为装置提供电能,从而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电机1通过带动减速器14和差速器15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差速器15带动两组驱动轴16进行转动,使得与两组驱动轴16连接的驱动轮17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车体行驶,而电机箱2在安装的时候可以通过连接杆10和连接片11与车体上层结构进行螺纹连接,利用螺栓贯穿螺纹孔12进行连接,而减震垫13可以增大上层结构和连接片11的摩擦力,起到紧密连接的目的,而电机1在运行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热量由散热管3内部的冷却液为其进行散热,冷却液利用水冷的方式对电机1的进行换热,然后运输泵4可以将换热完毕后的冷却液抽取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2),且电机箱(2)的内部位于电机(1)的外侧连接有散热管(3),所述电机箱(2)的顶端安装有运输泵(4),且电机箱(2)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箱(5),所述散热箱(5)的外侧连接有散热鳍(6),且散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盘管(7),所述电机箱(2)的外侧焊接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片(11),且连接片(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12),所述连接片(1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3),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14),且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有差速器(15),所述差速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6),且驱动轴(1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包括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的外侧设置有电机箱(2),且电机箱(2)的内部位于电机(1)的外侧连接有散热管(3),所述电机箱(2)的顶端安装有运输泵(4),且电机箱(2)的一侧连接有散热箱(5),所述散热箱(5)的外侧连接有散热鳍(6),且散热箱(5)的内部设置有盘管(7),所述电机箱(2)的外侧焊接有固定轴(9),且固定轴(9)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片(11),且连接片(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孔(12),所述连接片(11)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3),所述电机(1)的输出端设置有减速器(14),且减速器(14)的输出端连接有差速器(15),所述差速器(15)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6),且驱动轴(16)的一端连接有驱动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驱动系统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泵(4)的底端连接有安装块,且运输泵(4)通过安装块与电机箱(2)固定连接,所述运输泵(4)的输入端与散热管(3)活动连接,且运输泵(4)的输出端与盘管(7)活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强孙云魏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众联能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