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50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机台上的下层输料机构、上层输料机构及升降机构;上层输料机构设于下层输料机构上方;机台上对称设置由两块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可将纸箱生产线上的纸板分为上下两层输送机构进行交替输送,若纸箱生产线中前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小于后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通过将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纸板通过上下两层输送机构交替输送,然后在再上下两层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均设有下一工序中对纸板加工的装置,大大提高了纸箱生产线各个工序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纸箱生产线整体作业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且不需要调整纸箱生产线相邻工序内的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纸箱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
技术介绍
纸箱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需求量大。目前,纸箱制造行业的纸箱生产线主要通过输送机构将压坑、上胶、粘板、开槽、装钉等工序连接起来。纸箱生产线上每个工序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都不相同,例如,若折叠机构为前一工序、订箱机构为进阶折叠机构的后一工序,订箱机构对单个纸板进行装订的时间大于折叠机构对单个纸板进行折叠的时间,则折叠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必须小于订箱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才能保证折叠机构与订箱机构均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否则,订箱机构内前一待订箱纸板还没完成订箱,后一待订箱纸板以到达前一待订箱纸板后边,后一待订箱纸板则容易发生错订或漏订,不仅影响整个纸箱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而且会降低产品质量。例如,若折叠机构为前一工序、订箱机构为进阶折叠机构的后一工序,订箱机构对单个纸板进行装订的时间小于折叠机构对单个纸板进行折叠的时间,则折叠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必须大于订箱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才能有效提高订箱机构的工作效率,若折叠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小于订箱机构内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则订箱机构两次工作状态之间的间隔时间大于订箱机构对单个纸板进行装订的时间,会产生因纸板输送不及时而造成的订箱机构工作效率降低,同时整个纸箱生产线作业时间也会大大增加。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纸箱生产线的双层分料机构,若纸箱生产线中前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小于后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则可以通过双层分料机构将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纸板通过上下两层输送机构交替输送,上下两层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均设有下一工序中对纸板加工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可将纸箱生产线上的纸板分为上下两层输送机构进行交替输送,若纸箱生产线中前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小于后一工序对单个纸板的加工时间,通过将前一工序加工完成的纸板通过上下两层输送机构交替输送,然后在再上下两层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均设有下一工序中对纸板加工的装置,大大提高了纸箱生产线各个工序的加工效率,降低了纸箱生产线整体作业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且不需要调整纸箱生产线相邻工序内的输送机构的输送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下层输料机构、上层输料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上层输料机构设于所述下层输料机构上方;所述机台上对称设置由两块立板;所述下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及下层输料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及所述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四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二主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所述第一从动辊至所述第一主动辊方向为所述下层输料机构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分别与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相向旋转;所述上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主动辊、第四从动辊、第五传送带、第六传送带、第七传送带、第八传送带及上层输料驱动机构;所述第三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四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三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主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三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所述第六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三从动辊上,所述第七传送带与所述第八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四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上;所述第三从动辊至所述第三主动辊方向为所述下层输料机构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三主动辊、所述第四主动辊分别与所述上层输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主动辊与所述第四主动辊相向旋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连杆及承托轮;两个所述立板上均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连杆依次穿过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立板上的矩形通槽、所述第一传送带内圈、所述第二传送带内圈、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立板上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立板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内圈的部分上和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内圈的部分上均设有承托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沿两块所述立板上的矩形通槽上下运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垂直伸缩气缸,所述垂直伸缩气缸固定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垂直伸缩气缸的举升杆顶部焊接固定有一托板,所述连杆两端的底部均设有凸起,所述托板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凸起相匹配的凹槽。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立板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四个张紧轮组件,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立板上的两个张紧轮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位置、所述第三传送带位置、所述第五传送带位置、所述第七传送带位置相对应,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立板上的四个张紧轮组件与所述第二传送带位置、所述第四传送带位置、所述第六传送带位置、所述第八传送带位置相对应,所述张紧轮组件包括第一张紧轮及第二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与第二张紧轮固定于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张紧轮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张紧轮,所述第一张紧轮中心轴线及所述第二张紧轮中心轴线均与所述第一主动辊中心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张紧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张紧轮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主动辊与所述机台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三从动辊与所述机台上端面的垂直距离,所述第四主动辊与所述机台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从动辊与所述机台上端面的垂直距离。进一步的,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0~50°,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所述第六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下层输料机构、上层输料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上层输料机构设于所述下层输料机构上方;所述机台上对称设置由两块立板;/n所述下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及下层输料驱动机构;/n所述第一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及所述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四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二主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上,/n所述第一从动辊至所述第一主动辊方向为所述下层输料机构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分别与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相向旋转;/n所述上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主动辊、第四从动辊、第五传送带、第六传送带、第七传送带、第八传送带及上层输料驱动机构;/n所述第三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四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三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主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三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所述第六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三从动辊上,所述第七传送带与所述第八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四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上;/n所述第三从动辊至所述第三主动辊方向为所述下层输料机构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三主动辊、所述第四主动辊分别与所述上层输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三主动辊与所述第四主动辊相向旋转;/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机构、连杆及承托轮;两个所述立板上均设有矩形通槽,所述连杆依次穿过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立板上的矩形通槽、所述第一传送带内圈、所述第二传送带内圈、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立板上的矩形通槽,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位于两块所述立板相互背离的一侧,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内圈的部分上和所述连杆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内圈的部分上均设有承托轮,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杆沿两块所述立板上的矩形通槽上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纸箱生产线用双层分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台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下层输料机构、上层输料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上层输料机构设于所述下层输料机构上方;所述机台上对称设置由两块立板;
所述下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第四传送带及下层输料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且所述第一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一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小于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一从动辊之间的最短直线距离;所述第一传送带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一主动辊及所述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三传送带与所述第四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二主动辊及所述第二从动辊上,
所述第一从动辊至所述第一主动辊方向为所述下层输料机构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分别与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下层输料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辊与所述第二主动辊相向旋转;
所述上层输料机构包括第三主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主动辊、第四从动辊、第五传送带、第六传送带、第七传送带、第八传送带及上层输料驱动机构;
所述第三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二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主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第四从动辊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立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主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所述第三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辊、所述第二从动辊、所述第三主动辊及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三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四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主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从动辊与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四主动辊位于所述第二从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与所述第三从动辊位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所述第三从动辊下方;所述第五传送带与所述第六传送带均绕并张紧于所述第三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勇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勇周纸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