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技术

技术编号:2504966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方法包括: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时间函数P(t);对所述功率时间函数进行求定积分计算日发电量时间函数W(t);预测得到日平均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布式光伏
,特别涉及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
技术介绍
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同等规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电力在升压及长途运输中的损耗问题。因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阶段,必须考察电站建设厂区用电负荷情况,以及光伏电站设计容量的可消纳比例情况,因此需要对分布式光伏自发自用比例进行估算从而得到综合电价。现有技术一般采用设计容量除以厂区负荷的方式预测自发自用比例,但这种预测方法仅考虑光伏发电峰值情况,容易造成准确性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旨在提高电价预测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包括:根据历史日照情况获取各月中平均每日的起始日照辐射时间点t1、中间日照辐射时间点t2和结束日照辐射时间点t3,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时间函数P(t):其中,a为峰值功率;对所述功率时间函数进行求定积分计算日发电量时间函数W(t):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预测得到日平均发电量按下述等式计算出所述峰值功率a: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以及对应指定时段的平均用电量H(t0):其中,Yn为第n月用电量,Dn为第n月天数,T为每指定时段的时间长度,t0为每指定时段的起始时间;将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与每指定时段对应的平均用电量H(t0)进行比较,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电站负荷的对应发电量部分自用,以及控制剩余的发电量部分上传至电网;将各时段自用发电量部分乘以对应时段电价,以及将上网发电量部分乘以当地标杆电价,综合统计获得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模式综合电价。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装置,其包括:历史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历史日照情况获取各月中平均每日的起始日照辐射时间点t1、中间日照辐射时间点t2和结束日照辐射时间点t3,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功率时间函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时间函数P(t):其中,a为峰值功率;发电量时间函数确定单元,用于对所述功率时间函数进行求定积分计算日发电量时间函数W(t):日平均发电量计算单元,用于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预测得到日平均发电量峰值功率计算单元,用于按下述等式计算出所述峰值功率a:发电用电计算单元,用于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以及对应指定时段的平均用电量H(t0):其中,Yn为第n月用电量,Dn为第n月天数,T为每指定时段的时间长度,t0为每指定时段的起始时间;发电用电比较单元,用于将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与每指定时段对应的平均用电量H(t0)进行比较,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电站负荷的对应发电量部分自用,以及控制剩余的发电量部分上传至电网;电价计算单元,用于将各时段自用发电量部分乘以对应时段电价,以及将上网发电量部分乘以当地标杆电价,综合统计获得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模式综合电价。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及相关组件,方法包括: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时间函数P(t);对所述功率时间函数进行求定积分计算日发电量时间函数W(t);预测得到日平均发电量计算出所述峰值功率a;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以及对应指定时段的平均用电量H(t0);将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与每指定时段对应的平均用电量H(t0)进行比较,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电站负荷的对应发电量部分自用,以及控制剩余的发电量部分上传至电网;将各时段自用发电量部分乘以对应时段电价,以及将上网发电量部分乘以当地标杆电价,综合统计获得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模式综合电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充分考虑了光伏发电随日照强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输出功率变化,同时综合考虑了影响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因素,使得预测结果准确性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装置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历史日照情况获取各月中平均每日的起始日照辐射时间点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历史日照情况获取各月中平均每日的起始日照辐射时间点t1、中间日照辐射时间点t2和结束日照辐射时间点t3,以及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
确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时间函数P(t):其中,a为峰值功率;
对所述功率时间函数进行求定积分计算日发电量时间函数W(t):
通过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各月中的日平均辐照量F1、光伏装机量Z和系统效率θ,预测得到日平均发电量
按下述等式计算出所述峰值功率a:



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以及对应指定时段的平均用电量H(t0):其中,Yn为第n月用电量,Dn为第n月天数,T为每指定时段的时间长度,t0为每指定时段的起始时间;
将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与每指定时段对应的平均用电量H(t0)进行比较,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电站负荷的对应发电量部分自用,以及控制剩余的发电量部分上传至电网;
将各时段自用发电量部分乘以对应时段电价,以及将上网发电量部分乘以当地标杆电价,综合统计获得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模式综合电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指定时段的时间长度T为半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用发电量部分的电价包括峰值电价x1、平值电价x2和谷值电价x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地标杆电价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所在地脱硫燃煤标杆电价x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自发自用综合电价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每指定时段的理论发电量W(t0)与每指定时段对应的平均用电量H(t0)进行比较,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电站负荷的对应发电量部分自用,以及控制剩余的发电量部分上传至电网,包括:
按下式对理论发电量进行控制:
W自用=IF[W(t0)<H(t0),W(t0),H(t0)],其中,IF函数表示当理论发电量W(t0)小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全部自用,当理论发电量W(t0)大于平均用电量H(t0)时,则控制将理论发电量W(t0)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南玻光伏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