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54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铸管清磨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包括机架、转动台、转动驱动装置、清磨轴,转动台铰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台转动,清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台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管内壁人工打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
本技术属于铸管清磨设备
,涉及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
技术介绍
铸管目前主要用于市政、工矿企业给水、输气,输油等,主管相对于PVC管有着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需对铸管的内壁进行清磨上漆才会使其优点发挥的更长久。现有技术中,由于铸管管径规格相对较粗,尺寸较长,人工打磨费时费力,效率低、效果差,而且铸管沉重不易搬运,对工作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粉尘也对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基于以上问题,所以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清磨的自动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铸管内壁人工打磨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包括:机架;转动台,所述转动台铰接在所述机架上;转动驱动装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台转动;清磨轴,所述清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台上。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轨道;所述机架包括:行进轮,所述行进轮设置在所述轨道上;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行进轮运动;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设置在所述轨道两端侧面,用于限制所述机架的移动范围。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清磨刷,所述清磨刷设置在所述清磨轴上;所述清磨轴包括:清磨内轴;清磨轴套,所述清磨轴套设置在所述转动台上,所述清磨轴套穿过所述清磨轴套;清磨驱动装置,所述清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清磨内轴转动;链条联轴器,所述清磨内轴通过所述链条联轴器和所述清磨驱动装置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压紧检测装置,所述压紧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台下面,用于检测转动台转动的角度。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承料装置;所述承料装置设置在所述清磨轴下方;所述承料装置包括:承料机架;滚动轴,为若干个,所述滚动轴设置在所述承料机架上,依次等间距设置;托料辊,所述托料辊设置在所述滚动轴上,且相邻所述托料辊之间形成承托空间;滚料驱动装置,所述滚料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滚动轴转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料装置还包括:摆动杆,为两个,所述摆动杆均设置在所述承料机架上;移料板,所述移料板与所述摆动杆铰接,所述移料板、所述摆动杆、所述承料机架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移料板上设置有卡料缺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承料装置还包括:移料轴,所述移料轴设置在所述承料机架上;移料驱动装置,所述移料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移料轴或所述摆动杆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内磨清涂一体机工作时,位于机架上的转动台,在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台会围着与机架的铰接点旋转,转动台与水平面出现一定角度变化,此时,位于转动台上的清磨轴会随着转动台一起转动,清磨轴前段相对转动前会更低,在进行打磨铸管内壁的时候,与铸管内壁之间的压力会变大,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大,从而加强打磨效果,此设备不仅可实现机械自动打磨,还大大提升了打磨效率及效果。2、本技术中,在进行打磨过程中,在机架上安装有行进轮,移动驱动装置通过机械传动,驱动行进轮在轨道上行进,从而实现机架在打磨过程中在打磨方向上实现移动,并且在轨道旁,前后的极限位置处还装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限制了机架的移动范围,可实现较长铸管的打磨工作,同时也增强了安全性。3、本技术中,清磨轴分为清磨内轴与清磨轴套,清磨内轴穿过清磨轴套与清磨驱动装置连接,清磨驱动装置与清磨内轴通过联调联轴器连接,清磨内轴另一端安装有清磨刷,清磨刷可拆卸下来,在进行清磨过程中,联调联轴器可吸收震动,延长设备寿命,同时对粉尘的耐受性也是其亮点之一,清磨轴套加强了清磨过程中承受载荷的能力,从而增大清磨刷与铸管内壁的压力,清磨刷的设计可增强清磨效果,可拆卸式也大大增强了设备的可恢复性。4、本技术中,在转动台调整角度时,为保证清磨刷与铸管内壁之间能有合适的压力,在转动台下面安装有压紧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转动台转动的距离,以判断压紧程度,从而在保护清磨刷的前提下,达到最好的清磨效果。5、本技术中,清磨刷进入铸管内部后,铸管位于承料机架上的托料辊上,托料辊与滚动轴连接,滚料驱动装置驱动滚动轴旋转,若干个托料辊依次等间距设置,托料辊之间形成托料空间,相邻的托料辊沿相反方向转动,此时铸管也会随之旋转,铸管旋转方向与清磨刷旋转方向相反,可使铸管内壁全部清磨,提升清磨质量。6、本技术中,在铸管清磨前和清磨后,需要将铸管在承料装置上移动位置,在承料机架上有两个摆动杆,两个摆动杆平行设置,摆动杆与承料机架铰接设置,可沿承料机架转动,同时两个摆动杆与移料板铰接,这样,承料机架、两个摆动杆、移料板就形成了平行四连杆机构,可保证移料板保持水平。摆动杆的转动使移料板存在两个工位形式,在进行清磨时,移料板低于托料辊,避免影响铸管滚动,停止清磨时,摆动杆带动移料板运动,移动铸管,实现搬运,此时移料板高于托料辊。移料板上开设有卡料缺口,卡料缺口保证了铸管在移料过程中的稳定性。7、本技术中,摆动杆固定设置在移料轴上,移料驱动装置驱动移料轴转动,或者驱动摆动杆转动均可使移料板移动铸管,达到自动搬运的工作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清磨装置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承料装置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清磨装置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承料装置结构俯视图;图中:1-机架,11-行进轮,12-移动驱动装置,13-限位开关,2-转动台,3-转动驱动装置,4-清磨轴,41-清磨内轴,42-清磨轴套,43-清磨驱动装置,44-链条联轴器,5-轨道,6-清磨刷,7-压紧检测装置,8-承料装置,81-承料机架,82-滚动轴,83-托料辊,84-滚料驱动装置,85-移料轴,86-摆动杆,87-移料板,88-移料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包括:机架1;转动台2,转动台2铰接在机架1上;转动驱动装置3,转动驱动装置3驱动转动台2转动;清磨轴4,清磨轴4设置在转动台2上。本实施例中,内磨清涂一体机工作时,位于机架1上的转动台2,在转动驱动装置3的驱动下,转动台2会围着与机架1的铰接点旋转,转动台2与水平面出现一定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1);/n转动台(2),所述转动台(2)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n转动驱动装置(3),所述转动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转动台(2)转动;/n清磨轴(4),所述清磨轴(4)设置在所述转动台(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转动台(2),所述转动台(2)铰接在所述机架(1)上;
转动驱动装置(3),所述转动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转动台(2)转动;
清磨轴(4),所述清磨轴(4)设置在所述转动台(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轨道(5);
所述机架(1)包括:
行进轮(11),所述行进轮(11)设置在所述轨道(5)上;
移动驱动装置(12),所述移动驱动装置(12)驱动所述行进轮(11)运动;
限位开关(13),所述限位开关(13)设置在所述轨道(5)两端侧面,用于限制所述机架(1)的移动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清磨刷(6),所述清磨刷(6)设置在所述清磨轴(4)上;
所述清磨轴(4)包括:
清磨内轴(41);
清磨轴套(42),所述清磨轴套(42)设置在所述转动台(2)上,所述清磨内轴(41)穿过所述清磨轴套(42);
清磨驱动装置(43),所述清磨驱动装置(43)驱动所述清磨内轴(41)转动;
链条联轴器(44),所述清磨内轴(41)通过所述链条联轴器(44)和所述清磨驱动装置(4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磨清涂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江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延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