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29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属于铣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解决了现有可转位高速铁轨铣刀排屑槽小、刀具升温快,刀具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它包括它包括刀盘和刀片,所述刀盘包括圆盘体和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设置在圆盘体的上表面,所述圆盘体和第一圆柱体为一体结构,刀盘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相邻的第一刀槽之间设置有排屑槽,所述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与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错齿排列,所述刀片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上。它主要用于高速铁轨的铣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
本技术属于铣削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
技术介绍
高速铁轨采用传统的拉削加工难度较大,采用刨削则效率极低,而采用高效盘形可转位齿轮铣刀进行铣削的加工方式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在高速数控铣床上,通过铣削的方式一次完成铁轨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可提高生产效率5~20倍以上。现有的可转位高速铁轨铣刀由于切向分力大,导致刀具升温快,刀具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而且为了保证刀片连接的稳定性,需要在刀盘上设置夹紧机构,导致刀具的排屑槽过小,不便于刀具的排屑,进一步加大了刀具的工作温度。影响大局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它包括刀盘和刀片,所述刀盘包括圆盘体和第一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设置在圆盘体的上表面,所述圆盘体和第一圆柱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圆盘体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刀槽,相邻的第一刀槽之间设置有排屑槽,所述圆盘体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刀槽,所述圆盘体与第一圆柱体连接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刀槽,所述第一圆柱体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刀槽,所述第一刀槽和第二刀槽与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错齿排列,所述刀片通过螺钉分别安装在第一刀槽、第二刀槽、第三刀槽和第四刀槽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刀盘还包括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二圆柱体设置在圆盘体的下表面,所述圆盘体、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为一体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圆柱体沿径向开设有端向键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刀盘沿轴心开设有定位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上沿轴向开设有轴向键槽。更进一步的,所述刀盘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刀片为R角刀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可转位高速铁轨铣刀排屑槽小、刀具升温快,刀具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提高高速铁轨的生产效率,采用本技术所述方案对高速铁轨进行加工,保证了切削时的高效,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刀片通过一个螺钉即可固定在刀槽上,结构简单、便于更换,生产周期大大缩短,降低加工成本。本技术刀片的排列方式实现了在切削过程中,夹紧力会随着切削力的增而增大,不需要在刀盘上设置夹紧机构,即可保证刀片连接的稳定性,省去了刀盘上的夹紧机构,从而实现对排屑槽的增大,使其更便于排屑,结构简单紧凑、切削效果好,有效降低铣刀的升温,提高了铣刀的使用寿命,降低刀片的磨损。刀片采用错齿排列的形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铣削刀齿减小切削时的振动,实现了铣削工作的平稳性,降低切削分力,进一步降低刀片的磨损。本技术的切削力方向硬质合金截面大,抗压力强度高,可进行大切深,大走刀量,切削深度最大达5mm,可以实现粗加工和半精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刀盘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圆柱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刀片连接结构示意图。1-刀片,2-圆盘体,3-第一圆柱体,4-第一刀槽,5-第二刀槽,6-第三刀槽,7-第四刀槽,8-排屑槽,9-第二圆柱体,10-端向键槽,11-定位孔,12-轴向键槽,13-安装孔,14-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阐述。参见图1-5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它包括刀盘和刀片1,所述刀盘包括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所述第一圆柱体3设置在圆盘体2的上表面,所述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为一体结构,所述圆盘体2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刀槽4,相邻的第一刀槽4之间设置有排屑槽8,所述圆盘体2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刀槽5,所述圆盘体2与第一圆柱体3连接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刀槽6,所述第一圆柱体3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刀槽7,所述第一刀槽4和第二刀槽5与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错齿排列,所述刀片1通过螺钉14分别安装在第一刀槽4、第二刀槽5、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上。本实施例,刀片1采用错齿排列的形式,错口小于0.02mm,端面、径向相对基准的跳动误差小于0.03mm,铣削时,切削速度最高可达240M/分,正前角每齿进给量最高达0.8mm/齿,切削深度最大达5mm。刀具成型精准精度介于±0.03,安装孔面表面粗糙度为0.8,安装孔公差可达0.02mm。切削力方向硬质合金截面大、抗压强度高,可进行大切深、大走刀量;在切削时,随着切削的深入夹紧力随着切削力的增大而增大,省去了夹紧机构所占空间,能够设置大尺寸的排屑槽8,便于铣刀排屑,切削过程更加安全,实现了铣刀的结构简单与紧凑,便于生产制造,在铣削过程中,铣刀减少了振动,增大了铣削的平稳性。实施例中,所述刀盘还包括第二圆柱体9,所述第二圆柱体9设置在圆盘体2的下表面,所述圆盘体2、第一圆柱体3和第二圆柱体9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圆柱体9沿径向开设有端向键槽10;所述刀盘沿轴心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上沿轴向开设有轴向键槽12;所述刀盘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四个安装孔13;所述刀片1为R角刀片。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盘和刀片(1),所述刀盘包括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所述第一圆柱体(3)设置在圆盘体(2)的上表面,所述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为一体结构,所述圆盘体(2)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刀槽(4),相邻的第一刀槽(4)之间设置有排屑槽(8),所述圆盘体(2)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刀槽(5),所述圆盘体(2)与第一圆柱体(3)连接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刀槽(6),所述第一圆柱体(3)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刀槽(7),所述第一刀槽(4)和第二刀槽(5)与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错齿排列,所述刀片(1)通过螺钉(14)分别安装在第一刀槽(4)、第二刀槽(5)、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刀盘和刀片(1),所述刀盘包括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所述第一圆柱体(3)设置在圆盘体(2)的上表面,所述圆盘体(2)和第一圆柱体(3)为一体结构,所述圆盘体(2)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刀槽(4),相邻的第一刀槽(4)之间设置有排屑槽(8),所述圆盘体(2)上表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刀槽(5),所述圆盘体(2)与第一圆柱体(3)连接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三刀槽(6),所述第一圆柱体(3)外端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第四刀槽(7),所述第一刀槽(4)和第二刀槽(5)与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错齿排列,所述刀片(1)通过螺钉(14)分别安装在第一刀槽(4)、第二刀槽(5)、第三刀槽(6)和第四刀槽(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转位数控铁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峰张志朋陈强刘军高波董涛袁冰滨林凯杜丽萍孙福才胡江川刘冬霞韩东关睿孙楠杨俊一谷忠旭苏启家梁银强孙祥宇王惠李塞北宋国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