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294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其包括L形底座,所述的L形底座的垂直侧壁上沿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一端固定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的驱动轴一侧位于L形底座上垂直插设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固定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的空心轴穿过从动齿轮后端部固定翻转组件。该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结构简单,实现自动精准翻转,降低人为操作强度和成本,保障铣面管表面加工质量,提高整体精密铜管的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加工的
,尤其是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行业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机械加工的产品很多,其中精密铜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精密铜管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使用到铣面机,在进行铣削过程中,常常需要翻转铣削操作,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平面都能铣削干净;针对每根铸坯需要进行人工翻转三次才能完成一根铸坯的铣削工作,操作人员利用管钳进行三次的手动翻转,增加了生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人员在手动翻转中对翻转角度有偏差,容易造成铸坯表面氧化皮铣不干净、不平整、有氧化皮残留等质量问题,造成后道工序造成质量隐患,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结构简单,实现自动精准翻转,降低人为操作强度和成本,保障铣面管表面加工质量,提高整体精密铜管的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包括L形底座,所述的L形底座的垂直侧壁上沿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一端固定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的驱动轴一侧位于L形底座上垂直插设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固定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的空心轴穿过从动齿轮后端部固定翻转组件。进一步的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翻转组件包括基板、夹紧气缸和夹爪;所述的基板垂直固定在从动齿轮一侧,所述的夹紧气缸分别对称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的夹紧气缸的输出端均固定夹爪。进一步的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形底座的下端固定设置翻料架。进一步的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从动齿轮相对L形底座一侧还固定设置支撑座。进一步的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减速电机为平行轴斜齿轮减速机。进一步的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形底座与空心轴连接处还设置固定套,所述的固定套内与空心轴连接处还设置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结构简单,实现自动精准翻转,降低人为操作强度和成本,保障铣面管表面加工质量,提高整体精密铜管的加工效率,便于广泛推广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1、L形底座,2、驱动轴,3、减速电机,4、主动齿轮,5、空心轴,6、从动齿轮,7、基板,8、夹紧气缸,9、夹爪,10、翻料架,11、支撑座,12、固定套,13、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申请中,减速电机3、夹紧气缸8是根据具体型号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后匹配安装使用。机构采用的是电机架减速机的驱动方式,铸坯在进入翻转机构内,由信号反馈到控制系统内,铣面铣削机构开始进行定位铣削。完成一个铣削过程后,铸坯返回,这时,有安装在翻料架10上的翻转机构开始工作,有电机驱动减速机带动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6按照轴线开始旋转行,从动齿轮6驱动上方所安装基板7进行旋转,同时基板7上方安装有夹紧气缸8和夹爪9,夹紧气缸8进行动作,驱使夹爪9抱紧铸坯,进行旋转。具体所要翻转的角度在有机械和传感器进行限位,精确翻转角度在60度。通过传感器信号反馈到铣面控制系统,翻转机构在返回到指定位置,铸坯铣削开始。翻转机构重复三次动作,可以完整的将铸坯360度翻转铣削,期间可以实现无人操作。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是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包括L形底座1,L形底座1的垂直侧壁上沿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驱动轴2,驱动轴2一端固定减速电机3,驱动轴2的另一端穿过L形底座1后连接主动齿轮4;驱动轴2一侧位于L形底座1上垂直插设空心轴5,空心轴5一端穿过L形底座1后固定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4与从动齿轮6啮合设置;空心轴5穿过从动齿轮6后端部固定翻转组件。其中,翻转组件包括基板7、夹紧气缸8和夹爪9;基板7垂直固定在从动齿轮6一侧,夹紧气缸8分别对称设置在基板7上;夹紧气缸8的输出端均固定夹爪9。L形底座1的下端固定设置翻料架10。从动齿轮6相对L形底座1一侧还固定设置支撑座11。减速电机3为平行轴斜齿轮减速机。L形底座1与空心轴5连接处还设置固定套12,固定套12内与空心轴5连接处还设置轴承13。该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的使用原理如下:本申请的自动翻转机构固定在翻料架10上,其作用是将铸坯实现自动翻转,替代人工操作,机构通过PLC控制,对铸坯进行自动翻转控制,改变原来的手动操作模式,另外操作人员也可以进行远程进行操作,保证铸坯可以360度铣削,使铸坯表面符合工艺标准,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机构采用电机驱动减速机构,是主动齿轮4带动从动齿轮6进行旋转,从动齿轮6在一个空心轴5上固定,空心轴5上面安装有轴承13,便于旋转,并且从动轮上面固定有一个基板7,基板7上面安装有两个夹紧气缸8,夹紧气缸8输出端安装有两对夹爪9,随着减速电机3的旋转,夹紧气缸8进行伸缩动作,带动夹爪9对铸坯进行夹紧、翻转。根据生产加工要求,该机构设计有机械和电气限位,通过信号传输,以此精确控制每次翻转角度在60度,保证铸坯表面都能完整的铣削到位。本申请的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相对传统机构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方式相比,自动翻转机构的作用是将铸坯实现自动翻转替代人工操作,翻转角度可以实现精确控制,保证铸坯每次翻转都能控制在60度,精确翻转三次,可以实现360度铣削;该机构使用寿命长,故障率低,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维修成本;铣面管表面平整光滑、减少因人为操作造成的表面氧化皮残留,提高了后道工序的成品率;该结构为电机驱动,不存在漏油污染现象,使用更环保;该机构和铣面机本身PLC系统做到一起,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无人操作。以上所述的,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底座,所述的L形底座的垂直侧壁上沿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一端固定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的驱动轴一侧位于L形底座上垂直插设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固定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的空心轴穿过从动齿轮后端部固定翻转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形底座,所述的L形底座的垂直侧壁上沿水平方向上垂直设置驱动轴,所述的驱动轴一端固定减速电机,所述的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连接主动齿轮;所述的驱动轴一侧位于L形底座上垂直插设空心轴,所述的空心轴一端穿过L形底座后固定从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的空心轴穿过从动齿轮后端部固定翻转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面机自动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组件包括基板、夹紧气缸和夹爪;所述的基板垂直固定在从动齿轮一侧,所述的夹紧气缸分别对称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的夹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宋喜茜蒋琳刘志辉杜志勋郑永辉张抗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龙丰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