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佩玲专利>正文

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26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包含:套筒;转动轴,能够枢转地穿置在所述套筒,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段及结合段;以及冷却环件,固设在所述套筒且沿所述轴向套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冷却段,并包含冷却螺旋槽道、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入孔及输出孔,且所述冷却螺旋槽道与所述冷却段的外表面形成冷却流道,由此,冷却液在冷却流道流动时会阻断主轴加工时产生的热传至内部,避免轴承过热受损,同时能带离所述转动轴在高速旋转时轴承所产生的热源,以降低主轴高转速温升所造成的热变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
本技术与加工机的主轴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显示一般加工机的主轴10结合刀把100的局部状态图,主轴10主要是由转动轴11外部套设有多个轴承12并穿置于套筒13内,且套筒13端部上设置有护盖14并供转动轴11穿出,运作时,套筒13及护盖14为固定形态,而转动轴11则相对于套筒13带动刀把100呈转动状态。由于高速加工(高速切削加工或高速研磨加工)能缩短制造时间、提升加工精度及降低成本,因此加工技术积极朝高速加工发展与应用。然而,所述加工机的主轴10在进行高速加工作业时,主要是由马达(图上未示)驱动转动轴11旋转,以带动刀把100同步旋转,进而利用刀把100上的加工刀盘101对工件进行切削、研磨等加工作业,因此,当转动轴11旋转的越快、加工时间越长时,加工产生的热会传到主轴内部,同时转动轴11的轴承12的温度也越高,如此,所产生的热除了会造成轴承12过热而受损之外,也将造成转动轴11温升并产生的热变位影响到加工精度,也就是主轴10转速愈高时温升愈大热变位也愈大,加工精度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主要阻断主轴加工时产生的热传至内部,避免轴承过热而受损。本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主要降低主轴高转速时因轴承温升所造成的热变位。为达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包含:套筒;转动轴,能够枢转地穿置在所述套筒,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段及结合段;以及冷却环件,固设在所述套筒且沿所述轴向套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冷却段,并包含外环面、相对于所述外环面的内环面、由所述内环面凹设的冷却螺旋槽道、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入孔、及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出孔,且所述冷却螺旋槽道与所述冷却段的外表面形成冷却流道。本技术的功效在于:由在所述套筒上设有冷却环件,且所述冷却环件与所述转动轴形成冷却流道,因此,当所述转动轴在高速旋转时,能够由所述输入孔输入冷却液到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液则在冷却流道内流动并由所述输出孔输出,所述冷却液在冷却流道流动时会阻断加工产生的热传到主轴内部。较佳地,其中所述转动轴更具有位于所述套筒内部的枢接段,所述冷却段设在所述枢接段与结合段之间,且所述枢接段与所述套筒内部之间设有多个轴承。由此,通过所述冷却环件与转动轴形成冷却流道的设计,使得在冷却流道流动的冷却液得以降低主轴温度,进而就近对轴承进行降温、冷却,避免枢接段上的各轴承产生过热受损。较佳地,其中所述冷却环件的输入孔较所述输出孔远离所述转动轴的结合段。较佳地,其中所述冷却环件更具有二由所述内环面凹设的防漏环槽,且所述二防漏环槽分别位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的两侧,各所述防漏环槽分别接设有防漏垫圈,且各所述防漏垫圈与所述冷却段的外表面呈气密接触。以避免流动于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由所述转动轴与冷却环件之间渗出。较佳地,其中所述冷却环件的输出孔朝向加工处,得以将冷却液喷向加工部位。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加工机主轴结合刀把的局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图2线段3-3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显示冷却环件的立体状态;以及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附图中符号标记说明:现有技术:主轴10转动轴11轴承12套筒13护盖14刀把100加工刀盘101本技术:套筒20容置空间21定位环部22转动轴30枢接段31冷却段32结合段33冷却环件40外环面41内环面42冷却螺旋槽道43输入孔44输出孔45冷却流道46防漏环槽47冷却液导管50进口端部51出口端部52定位环件62螺丝63防漏垫圈64轴承66刀把67刀盘68工件69轴向X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其主要是由套筒20、转动轴30、以及冷却环件40所组成,其中:套筒20,具有容置空间21。转动轴30,能够枢转地穿置在套筒20,并包括沿轴向X依序设置的枢接段31、冷却段32及结合段33,其中枢接段31与设套筒20之间设有二个轴承66,使得转动轴30能够相对于套筒20高速旋转,冷却段32位于套筒30之外,且冷却段32设在枢接段31与结合段33之间,结合段33位于套筒20外部,结合段33用以结合带动刀把67,且刀把上设有刀盘68,其状态如图5所示。冷却环件40,固设在套筒20且沿轴向X套置在转动轴30的冷却段32,本实施例中,冷却环件40由螺丝63锁固在套筒20,冷却环件40并包含外环面41、相对于外环面41的内环面42、由内环面42凹设的冷却螺旋槽道43、贯穿内、外环面41、42且与冷却螺旋槽道43相通的输入孔44、及贯穿内、外环面41、42且与冷却螺旋槽道43相通的输出孔45,且冷却螺旋槽道43与冷却段32的外表面形成冷却流道46;本实施例中,冷却环件40的输入孔44较输出孔45远离转动轴30的结合段33,另外冷却环件40更具有二由内环面42凹设的防漏环槽47,且二防漏环槽47分别位于冷却螺旋槽道43的两侧,各防漏环槽47分别接设有防漏垫圈64,且各防漏垫圈64与转动轴30的冷却段32的外表面呈气密接触。以避免流动于冷却流道46内的冷却液由转动轴30与冷却环件40之间渗出。以上所述即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构件的结构、组态说明。至于本技术的作动方式与功效作以下说明。由于本技术特别在转动轴30的冷却段32套设有冷却环件40,且冷却环件40与转动轴30形成冷却流道46,因此,当转动轴30在高速旋转进行加工作业时,能够由冷却环件40的输入孔44输入冷却液到冷却流道46,所述冷却液则在冷却流道46内流动并由输出孔45输出,所述冷却液在冷却流道46流动时,由于所述冷却液是直接跟转动轴30的冷却段32的外表面接触,因此,所述冷却液在冷却流道46流动时会阻断加工产生的热传到主轴内部,特别是转动轴30的枢接段31,另外,冷却流道46流动的冷却液得以降低转动轴30的温度,进而就近对邻接的轴承66进行降温、冷却,避免枢接段31上的各轴承66产生过热受损。值得一提的是,如图5所示,本技术在进行加工作业时,可将冷却环件40的输出孔45朝向加工处(亦可接设一转接头),当流经冷却流道46的冷却液经由冷却环件40的输出孔45输出时,可由压力控制而将冷却液直接喷向至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其特征在于,包含:/n套筒;/n转动轴,能够枢转地穿置在所述套筒,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段及结合段;以及/n冷却环件,固设在所述套筒且沿所述轴向套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冷却段,并包含外环面、相对于所述外环面的内环面、由所述内环面凹设的冷却螺旋槽道、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入孔、及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出孔,且所述冷却螺旋槽道与所述冷却段的外表面形成冷却流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其特征在于,包含:
套筒;
转动轴,能够枢转地穿置在所述套筒,并包括沿轴向设置的冷却段及结合段;以及
冷却环件,固设在所述套筒且沿所述轴向套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冷却段,并包含外环面、相对于所述外环面的内环面、由所述内环面凹设的冷却螺旋槽道、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入孔、及贯穿所述内、外环面且与所述冷却螺旋槽道相通的输出孔,且所述冷却螺旋槽道与所述冷却段的外表面形成冷却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冷却结构的加工机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更具有位于所述套筒内部的枢接段,所述冷却段设在所述枢接段与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佩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佩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