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416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冲子和垫片,所述冲子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后组成的整体呈凸包结构,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呈凹槽型,且该凹槽与所述冲子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的冲子加高结构,所述第二模具的冲子为预设尺寸结构,所述第三模具的冲子为成型结构;工作时,产品先经过所述第一模具压铸,使得产品凸包加高加大,再使用第二模具回压,使得产品凸包回压至预设尺寸,然后使用所述镭射机切割打磨,最后所述第三模具压铸台阶成型。能够解决凸包出现的变形、边缘破裂、平面度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当中,电视机背板、洗衣机钣金件等行业实用的钣金件设计凸包比较多,并且形状差异大,高度较高,一般采用手板简易压板易模压凸包和五金模具冲压加工凸包这两种方式,现目前情况是凸包太高常会出现变形、边缘破裂、平面度不良等情况,随着钣金行业竞争力越来越强,现有传统的手板凸包拉伸技术无法满足产品品质需求,所以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拉伸方法来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能够克服凸包底部破裂和拉伸变形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均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冲子和垫片,所述冲子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组成的整体呈凸包结构,所述垫片安装在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板呈凹槽型,且该凹槽与所述冲子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为冲子加高模具,所述第二模具为预设尺寸模具,所述第三模具为成型模具;工作时,产品先经过所述第一模具压铸,使得产品凸包加高加大,再使用第二模具回压,使得产品凸包回压至预设尺寸,然后使用所述镭射机切割打磨,最后所述第三模具压铸台阶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冲子高度在预设尺寸基础上加高0.6~1.0mm,其冲子单边加大3mm,所述垫片为预设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模具垫片两侧分别设置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台阶压铸。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结构,采用了迂回拉伸模具,模具高度先加高在回压处理,最终使得产品成型两层梯形结构。解决了凸包太高会出现的变形、边缘破裂、平面度不良等问题。同时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能够起到降低变形、破裂等废品率,提高了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一模具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一模具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二模具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二模具左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三模具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第三模具左视图;图中标记:1-第一模具,2-第二模具,3-第三模具,4-冲子,5-垫片,6-上模板,7-下模板,8-缺口,9-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均包括:上模板6、下模板7、冲子4和垫片5,所述冲子4与所述上模板6固定连接后组成的整体呈凸包结构,所述垫片5安装在所述下模板7上,所述下模板7呈凹槽型,且该凹槽与所述冲子4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1的冲子4加高结构,所述第二模具2的冲子4为预设尺寸结构,所述第三模具3的冲子4为成型结构;工作时,产品先经过所述第一模具1压铸,使得产品凸包加高加大,再使用第二模具2回压,使得产品凸包回压至预设尺寸,然后使用所述镭射机切割打磨,最后所述第三模具3压铸台阶成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在设计压铸凸包简易模具的时候,第一模具1设计时将冲子4高度在预设尺寸的基础上加高0.6~1.0mm,可在此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且把凸包外形在原基础上单边加大3mm,第二模具2按照预预设冲子4高度和凸包外形大小设计,第三模具3用于加工台阶模型。此模具需放置于油压机实用,首先将产品放置于上下模板7之间,然后再放置于油压机工作台面上,调整压力大小,先用第一模具1将凸包加工比预设尺寸高0.6~1.0mm,外形比预设单边大3mm,再实用第二模具2将凸包高度对应回压至0.6~1.0mm,外形缩减单边3mm,最后实用第三模具3将凸包第二台阶成型出来。此模具使用了迂回拉伸法,一次成型极有可能会破裂,通过先高后矮,先加大再缩小的方式达到预设尺寸,从而满足客户的要求。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具2的冲子4截面为倒梯形的突台,所述垫片5设有与第二模具2的冲子4相配合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具1的所述冲子4相对第二模具2的冲子4高度在预设尺寸基础上加高0.6~1.0mm,其冲子4单边加大3mm。将压铸过程分为三步,第一模具1的加高加大从而为第二模具2提供压缩的条件,通过这种多次压铸,能够起到稳定产品,放置底部破裂和拉伸变形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模具3的冲子4为在第二模具2的冲子4的底部两侧开设有缺口8的结构,垫片5两侧对应缺口8设置有凸块9。此时采用凸块8设计于第三模具3当中是为了压铸凸包上的第二层台阶,通过最后第三模具3压铸台阶模型是为了避免一次成型容易产生破裂和拉伸变形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均包括:上模板(6)、下模板(7)、冲子(4)和垫片(5),所述冲子(4)与所述上模板(6)固定连接后组成的整体呈凸包结构,所述垫片(5)安装在所述下模板(7)上,所述下模板(7)呈凹槽型,且该凹槽与所述冲子(4)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1)的冲子(4)加高结构,所述第二模具(2)的冲子(4)为预设尺寸结构,所述第三模具(3)的冲子(4)为成型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第三模具(3)均包括:上模板(6)、下模板(7)、冲子(4)和垫片(5),所述冲子(4)与所述上模板(6)固定连接后组成的整体呈凸包结构,所述垫片(5)安装在所述下模板(7)上,所述下模板(7)呈凹槽型,且该凹槽与所述冲子(4)相配合,所述第一模具(1)的冲子(4)加高结构,所述第二模具(2)的冲子(4)为预设尺寸结构,所述第三模具(3)的冲子(4)为成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梯形立体拉伸成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杰李根冷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瑞精密钣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