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77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包括冲击台台面、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和台体基座,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台体导轨,且两组台体导轨的顶部均开设有润滑槽,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位于两组台体导轨的上方设置有台面导轨,且台面导轨的底部两侧位于润滑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首先,降低了导轨紧固螺钉出现松动及断裂的概率,提高了试验效率,从而降低螺钉出现松动和切断的概率,能够减少维修频次,提高试验效率,其次,导轨间的装配设计更合理,拆装更便捷,最后,导轨装置间的润滑更充分,减少磨损的同时提高了台面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天器动力学试验
,尤其涉及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
技术介绍
航天器产品从研制、运输、发射到飞行结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将经历各种复杂的冲击环境,如部段分离,设备驱动等。在冲击过程中外界的能量在瞬间传递到航天器及其部件上,所产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航天器结构和仪器、仪表等部件的损坏及故障,从而导致航天器无法正常工作。如果地面模拟试验做的不够充分,就会使航天器带着隐患上天,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设备的严重损害,因此航天器产品在研制过程中必须进行充分的模拟试验进行验证,以保证所研制产品的成功率,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航天器及其上的各种装置、各类产品均需在地面进行爆炸冲击环境模拟试验。摆锤式冲击台是进行冲击响应谱试验的主要设备类型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中。在摆冲试验系统中台面系统用于安装试验件,主要包括台面及其附件和导轨装置。在摆锤撞击台面后带动试验件运动,台面撞击试验台基座上的弹性缓冲器而产生冲击波形,是冲击试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台面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冲击试验结果。通过长时间的试验实践,发现原有摆冲试验系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如下:(1)台面与台面导轨的装配固定方式存在不足,且螺钉数量少容易松动甚至断裂;台面与台面导轨的装配固定方式为平直面螺钉固定,固定台面与台面导轨的螺钉容易松动或断裂。当长时间冲击之后(尤其是量级大于2000g时)螺钉容易松动,有时甚至断裂,维修频率高,影响试验效率。(2)台面导轨与台体导轨的装配设计不够合理,在维修拆装过程中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台体导轨是横向的V型槽设计,安装在摆冲试验机的基座内侧立面上,安装水平台面时需要用四人将台面水平抬起,且与台体导轨要保持一定的平行度和水平度,从台体导轨的前端精确对准之后才能推入台体导轨内,每次装卸时需要数次对准后才能成功装入,操作上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安装效率。(3)导轨间的润滑不够充分,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台体导轨是横向的V型槽设计,安装在摆冲试验机的基座内侧立面上,在台体导轨与台面导轨的接触面上(V型槽内)涂上润滑油后,将冲击台台面和台面导轨的组合体推入台体导轨内。由于台体导轨是横向的V型槽设计,当台面运动一段时间之后,台体导轨与台面导轨之间的润滑油会逐渐向下流淌减少,摩擦力增大,致使导轨容易松动,导致边界条件无法固定,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变差(控制谱超出±6dB容差带的概率大于15%),试验难度加大。此时,需要将台面卸下,重新加注润滑油和紧固导轨螺钉,严重影响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台面与台面导轨的装配固定方式存在不足,且螺钉数量少容易松动甚至断裂,台面导轨与台体导轨的装配设计不够合理,在维修拆装过程中费时费力,影响工作效率,导轨间的润滑不够充分,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包括冲击台台面、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和台体基座,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台体导轨,且两组台体导轨的顶部均开设有润滑槽,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位于两组台体导轨的上方设置有台面导轨,且台面导轨的底部两侧位于润滑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槽,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外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旋合连接有呈水平分布的定位导向螺钉,所述台面导轨的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有冲击台台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冲击台台面是由高强度硬铝材料锻造而成,但不局限于高强度硬铝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均呈倒L型结构,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水平端和台体基座之间均旋合连接有第一调整螺钉,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竖直端和台体基座之间均旋合连接有第二调整螺钉。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冲击台台面、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连接的螺纹孔内均镶嵌有钢丝螺套,且用环氧胶固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均采用45号钢调质处理,并发黑。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导向螺钉、第一调整螺钉、第二调整螺钉和紧固螺钉的外部均套设有防松弹垫。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台面与台面导轨的固定结构由平直面设计改为阶梯面设计的固定方式,进行冲击试验时,将锤头撞击台面所产生的大部分冲击力通过阶梯面传递给台面导轨,减少了对导轨螺钉的受力强度,并将固定台面导轨的安装螺钉由10个增加至22个,从而降低螺钉出现松动和切断的概率,能够减少维修频次,提高试验效率,降低了导轨紧固螺钉出现松动及断裂的概率,提高了试验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导轨间装配设计的改进,减少人力成本和装配时间。当台面或导轨装置需要进行拆卸维修时,只需将导向定位螺钉拆掉,两个人将台面垂直抬起或就位一次即可完成,极大的缩短了装配时间,导轨间的装配设计更合理,拆装更便捷。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台体导轨和台面导轨的横向V型槽装配设计改为水平的平底凹槽装配设计,使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之间的润滑油不会随着导轨的摩擦和时间的变化而顺着导轨的斜面向下流淌减少,能够保证台体导轨润滑槽内始终保有定量的润滑油,且便于添加,油量大小一目了然,省去了给导轨装置加注润滑油所带来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降低了由于导轨间润滑油的减少而出现摩擦力增大导致台面不稳定的现象,保证了台面的运动自如,能够提高台面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导轨装置间的润滑更充分,减少磨损的同时提高了台面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B-B截面的台面与台面导轨装配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台面与台面导轨装配的仰视图。图例说明:1、冲击台台面;2、台面导轨;3、台体导轨;4、定位导向螺钉;5、第一调整螺钉;6、第二调整螺钉;7、台体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包括冲击台台面1、台面导轨2和台体导轨3和台体基座7,台体基座7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台体导轨3,且两组台体导轨3的顶部均开设有润滑槽,台体基座7的顶部位于两组台体导轨3的上方设置有台面导轨2,且台面导轨2的底部两侧位于润滑槽的上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包括冲击台台面、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和台体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台体导轨,且两组台体导轨的顶部均开设有润滑槽,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位于两组台体导轨的上方设置有台面导轨,且台面导轨的底部两侧位于润滑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槽,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外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旋合连接有呈水平分布的定位导向螺钉,所述台面导轨的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有冲击台台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包括冲击台台面、台面导轨和台体导轨和台体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对称安装有两组台体导轨,且两组台体导轨的顶部均开设有润滑槽,所述台体基座的顶部位于两组台体导轨的上方设置有台面导轨,且台面导轨的底部两侧位于润滑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槽,所述两组台体导轨的外部靠近导向槽的一侧旋合连接有呈水平分布的定位导向螺钉,所述台面导轨的顶部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有冲击台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台台面是由高强度硬铝材料锻造而成,但不局限于高强度硬铝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润滑导轨装置的摆锤式冲击试验台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长行居楠靳海洋闫琦徐宏贵丁磊任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