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安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45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防卡球篮球训练架,经过篮筐采用两个半圆形框形成整圆,半圆形框尾端设置框把,并且两个半圆形框尾端的框把相互配合设置,框把尾端设置把手,把手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把手能够在连接轴位置处转动,再在框把与连接座侧壁之间设置弹簧a,结合把手尾端设置细钢丝,细钢丝同时连接在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设置粗钢丝,粗钢丝穿过旋转杆顶端的缠绕孔,旋转杆穿过轴承a,并经过底端的齿轮与主动轮相互匹配连接,主动轮经过贯通轴在架杆外连接旋转钮,使得经过旋转钮旋转,促使旋转杆转动,粗钢丝被缠绕,篮筐拉开,篮球掉落;回转旋转钮,粗钢丝松动,使得篮球框形成整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
本技术涉及体育运动器材
,尤其是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
技术介绍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不仅可以愉悦身心,还能够增强体。篮球架是篮球体育运动必不可少的体育器材,打球时,经常会遇到篮球被卡在篮筐和篮板之间的情况,从而导致篮球运动被迫中止。在出现卡球现象后,经常需要个子高的人或者弹跳好的人,通过手动取下卡在篮板和篮筐之间的篮球,但是,通常情况下,打球参与者的身高和弹跳能力都不足以接触到篮球,此时,人们只能采取掷球抛碰、长杆桶、晃动篮球架或者打球者叠罗汉的方式把篮球取下来,费时费力,还容易对篮球架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目前,对于篮球防卡领域,主要是采取篮球的篮筐与篮板之间的固定结构变成弧形,以此解决卡球现象,但由于改变连接结构的特性,造成篮板与篮筐连接不牢固,在扣篮的时候,容易造成篮筐脱离篮球架,从而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包括架杆,其具有空腔,并且呈倒“L”形;篮板,其一面与架杆固定连接,该面为背面;连接座,其呈内空腔,并且从篮板前面穿过篮板伸入到架杆内;在架杆竖直杆内设置有轴承a,穿过轴承a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顶端设置有缠绕孔,旋转杆底端设置有齿轮;在齿轮相对位置处的架杆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轴承b,穿过轴承b设置有贯通轴,位于架杆内部的贯通轴上设置有与齿轮相互匹配的主动轮,位于架杆外部的贯通轴上设置有旋转钮;篮筐,其包含两个半圆形框,这两个半圆形框构成一个整圆,并且两个半圆形框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框把;框把尾端设置有把手,两个半圆形框上的框把上的把手交叉设置,并且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把手能够在连接轴位置处转动;连接轴顶端与连接座顶部固定连接,连接轴底端与连接座底部固定连接;在框把与连接座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a;把手尾端连接有细钢丝,两根细钢丝另外一端连接在一个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粗钢丝,粗钢丝另外一端穿过缠绕孔固定在缠绕孔内。经过篮筐采用两个半圆形框形成整圆,半圆形框尾端设置框把,并且两个半圆形框尾端的框把相互配合设置,框把尾端设置把手,框把上的把手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把手能够在连接轴位置处转动,再在框把与连接座侧壁之间设置弹簧a,使得把手尾端相互靠近时,实现半圆形框分离开,在把手尾端相互远离时,形成完整的圆形框,使得篮筐变形,而使得卡在篮筐上篮球掉落下来;结合把手尾端设置细钢丝,细钢丝同时连接在连接件上,连接件上设置粗钢丝,粗钢丝穿过旋转杆顶端的缠绕孔,旋转杆穿过轴承a,并经过底端的齿轮与主动轮相互匹配连接,主动轮经过贯通轴在架杆外连接旋转钮,使得经过旋转钮旋转,促使旋转杆转动,使得粗钢丝被缠绕在旋转杆顶端,进而拉动把手尾端靠近,实现篮筐拉开,在篮球掉落之后,回转旋转钮,使得旋转杆转动,将粗钢丝回转松动,再在弹簧a的作用下,使得篮球框形成整圆。为了提高篮筐设置的稳定性,以及把手尾端能够被快速的支撑开,保障篮筐的复原,优选,所述的把手,在两个把手之间设置有弹簧b。为了避免篮筐从连接座中脱离出来,保障扣篮时候的安全性,优选,所述的弹簧a固定连接在框把和连接座侧壁之间。为了提高轴承a在架杆内腔内的稳定性,优选,所述的轴承a是经过稳定件固定连接在架杆内腔的腔壁上的。为了避免旋转杆在旋转过程扭动,导致拉动把手靠近的难度较大的缺陷,优选,所述的轴承a在架杆内腔内设置有两个,一个位于旋转杆中部,一个靠近旋转杆底部,位于齿轮上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制备成本低,而且便于后续检修;同时在篮球训练过程中,篮球卡在篮板与篮筐之间的间隙或者篮球卡在篮筐中后,能够经过调整旋转钮,使得粗钢丝拉动,进行细钢丝将把手尾端拉动靠近,使得篮筐从开口处张开,进而篮筐与篮板之间的间隙缩小,实现挤压,再在回转松动粗钢丝的过程中,弹簧a和/或b的作用下,实现篮筐复原成完整的圆,实现卡在篮筐内或者卡在篮筐与篮板之间的篮球能够掉落下来,避免了篮球训练时候的卡球现象,降低了篮球运动过程的危险系数,提高了篮球训练的便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虚线圈位置所示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箭头所示方向结构示意图。1-粗钢丝2-缠绕孔3-架杆4-连接件5-细钢丝6-加固杆7-篮板8-连接座9-筐把10-篮筐11-稳定件12-轴承a13-旋转杆14-齿轮15-主动轮16-轴承b17-贯通轴18-旋转钮19-连接轴20-把手21-弹簧a22-弹簧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如图1-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包括架杆3,其具有空腔,并且呈倒“L”形;篮板7,其一面与架杆3固定连接,该面为背面;连接座8,其呈内空腔,并且从篮板7前面穿过篮板7伸入到架杆3内;在架杆3竖直杆内设置有轴承a12,穿过轴承a12设置有旋转杆13,旋转杆13顶端设置有缠绕孔2,旋转杆13底端设置有齿轮14;在齿轮14相对位置处的架杆3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轴承b16,穿过轴承b16设置有贯通轴17,位于架杆3内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与齿轮14相互匹配的主动轮15,位于架杆3外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旋转钮18;篮筐10,其包含两个半圆形框,这两个半圆形框构成一个整圆,并且两个半圆形框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框把9;框把9尾端设置有把手20,两个半圆形框上的框把9上的把手20交叉设置,并且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19,把手20能够在连接轴19位置处转动;连接轴19顶端与连接座8顶部固定连接,连接轴19底端与连接座8底部固定连接;在框把9与连接座8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a21;把手20尾端连接有细钢丝5,两根细钢丝5另外一端连接在一个连接件4,连接件4上设置有粗钢丝1,粗钢丝1另外一端穿过缠绕孔2固定在缠绕孔2内。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旋转钮18扭动,主动轮15能够带动齿轮14转动起来,在此处是主动轮15上设置有与齿轮14上的齿相互配合的齿,使得主动轮15上的齿与齿轮14上的齿能够齿合在一起,使得转动旋转钮时,能够带动齿轮14旋转起来,进而带动旋转杆13转动起来,旋转杆13是穿过轴承a12设置的,使得在轴承a12作用下,能够提高旋转杆13的可转动性,减轻旋转钮18扭动的力量;旋转杆13顶端经过缠绕孔2穿过的粗钢丝1在旋转杆13旋转过程中,能够缠绕在旋转杆13顶端,粗钢丝1拉动连接件4,拉动细钢丝5,进而拉动把手20,把手20的尾端靠近,使得位于框把9与连接座8的侧壁之间的弹簧a21被挤压压缩,同时篮筐10从两个半圆形连接处分离开,实现篮筐10变形,使得卡在篮筐10内的篮球被放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杆(3),其具有空腔,并且呈倒“L”形;篮板(7),其一面与架杆(3)固定连接,该面为背面;连接座(8),其呈内空腔,并且从篮板(7)前面穿过篮板(7)伸入到架杆(3)内;在架杆(3)竖直杆内设置有轴承a(12),穿过轴承a(12)设置有旋转杆(13),旋转杆(13)顶端设置有缠绕孔(2),旋转杆(13)底端设置有齿轮(14);在齿轮(14)相对位置处的架杆(3)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轴承b(16),穿过轴承b(16)设置有贯通轴(17),位于架杆(3)内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与齿轮(14)相互匹配的主动轮(15),位于架杆(3)外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旋转钮(18);篮筐(10),其包含两个半圆形框,这两个半圆形框构成一个整圆,并且两个半圆形框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框把(9);框把(9)尾端设置有把手(20),两个半圆形框上的框把(9)上的把手(20)交叉设置,并且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19),把手(20)能够在连接轴(19)位置处转动;连接轴(19)顶端与连接座(8)顶部固定连接,连接轴(19)底端与连接座(8)底部固定连接;在框把(9)与连接座(8)侧壁之间设置有弹簧a(21);把手(20)尾端连接有细钢丝(5),两根细钢丝(5)另外一端连接在一个连接件(4),连接件(4)上设置有粗钢丝(1),粗钢丝(1)另外一端穿过缠绕孔(2)固定在缠绕孔(2)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卡球篮球训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杆(3),其具有空腔,并且呈倒“L”形;篮板(7),其一面与架杆(3)固定连接,该面为背面;连接座(8),其呈内空腔,并且从篮板(7)前面穿过篮板(7)伸入到架杆(3)内;在架杆(3)竖直杆内设置有轴承a(12),穿过轴承a(12)设置有旋转杆(13),旋转杆(13)顶端设置有缠绕孔(2),旋转杆(13)底端设置有齿轮(14);在齿轮(14)相对位置处的架杆(3)上设置有开孔,开孔内设置有轴承b(16),穿过轴承b(16)设置有贯通轴(17),位于架杆(3)内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与齿轮(14)相互匹配的主动轮(15),位于架杆(3)外部的贯通轴(17)上设置有旋转钮(18);篮筐(10),其包含两个半圆形框,这两个半圆形框构成一个整圆,并且两个半圆形框上均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框把(9);框把(9)尾端设置有把手(20),两个半圆形框上的框把(9)上的把手(20)交叉设置,并且在交叉点的表面上设置垂直于该表面的连接轴(19),把手(20)能够在连接轴(19)位置处转动;连接轴(19)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晋媛李珈骐王也夫闫勇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医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