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336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搭槽,两弧形搭槽之间安装有软胶垫,软胶垫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槽,软胶垫上设置有若干镂孔,引流槽一侧的最低点位置处设置有引流口,引流口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插接连接;支架的顶部搭接有防飞溅机构,防飞溅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弧形搭槽配合的弧形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弧形搭槽和软胶垫同时对患者首创肢体进行支撑,且软胶垫支撑肢体的同时,与肢体皮肤接触,可防止清洗废水沿皮肤表面流动,使清洗废水通过镂孔聚集到引流槽内,最终通过引流管收集到引流袋内,不会造成污染,使用后只需消毒更换引流袋即可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外科护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很多外伤病人的伤口是需要清洗才能进行治疗,有些伤口在恢复过程中也需要按时清洗,使用生理盐水和注射器对着伤口进行冲刷,伤口比较大的就需要很多生理盐水,目前针对四肢伤口清洗是病人伤口肢体架在一个支架上,下面放一个桶接清洗废水,清洗时废水容易沿患者肢体流动,导致废水回收困难,同时因为需要有一定的水压,盐水会飞溅到护理人员身体上,很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可对四肢等人体不同部位的伤口清洗液具有引流的作用,同时引流至引流袋内收集,不会造成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由方形底板和围绕在底板四周周沿的四个侧板组成,所述支架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弧形搭槽,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软胶垫,所述软胶垫上设置有若干镂孔,且所述软胶垫的位置低于两弧形搭槽的最低点,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一侧的最低点位置处设置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与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插接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搭接有防飞溅机构,所述防飞溅机构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弧形搭槽配合的弧形开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飞溅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底面与支架的顶面无缝贴合,所述防飞溅机构的顶面安装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上设置有冲洗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冲洗口包括沿透明板长度方向开设的竖向冲洗口,以及与竖向冲洗口交错分布的横向冲洗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架顶面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轴,所述防飞溅机构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与连接轴插接的连接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流袋的顶部设置有吊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通过弧形搭槽和软胶垫同时对患者首创肢体进行支撑,且软胶垫支撑肢体的同时,与肢体皮肤接触,可防止清洗废水沿皮肤表面流动,使清洗废水通过镂孔聚集到引流槽内,最终通过引流管收集到引流袋内,不会造成污染,使用后只需消毒更换引流袋即可反复使用;设置有防飞溅机构,可挡住冲洗过程中飞溅的盐水,安全卫生,且防飞溅机构顶部设置为带有冲洗口的透明板,不影响对伤口的观察冲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引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架的剖视图;其中:1、支架;2、防飞溅机构;3、弧形搭槽;4、引流管;5、引流袋;6、吊环;7、密封板;8、透明板;9、冲洗口;10、软胶垫;11、镂孔;12、连接轴;13、引流槽;14、引流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3所示,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由方形底板和围绕在底板四周周沿的四个侧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架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弧形搭槽3,所述支架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软胶垫10,所述软胶垫10上设置有若干镂孔11,软胶垫10与底板间隔一定的距离,且所述软胶垫10的位置低于两弧形搭槽3最低点,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引流槽13,引流槽13一侧的最低点位置处设置有引流口14,引流口14与引流管4的一端连接,引流管4的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连接;支架1的顶部搭接有防飞溅机构2,防飞溅机构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弧形搭槽3配合的弧形开口。其中,防飞溅机构2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板7,密封板7的底面与支架1的顶面无缝贴合,优选密封板7的底面或支架1的顶面设置有密封垫,防飞溅机构2的顶面安装有透明板8,透明板8上设置有冲洗口9,通过密封板7和透明板8来挡住冲洗过程中飞溅的盐水。其中,冲洗口9包括包括沿透明板8长度方向开设的竖向冲洗口,以及与竖向冲洗口交错分布的横向冲洗口。其中,支架1顶面的四角均设置有连接轴12,防飞溅机构2底面的四角均设置有与连接轴12插接的连接孔,支架1与防飞溅机构2通过连接轴12与连接孔固定连接,连接分离方便。其中,引流袋5的顶部设置有吊环6,方便通过吊环6将引流袋5吊装在病床的一侧。具体的,当需要对病人四肢伤口进行清洗时,可让病人躺在病床上或坐在轮椅上,然后将病人受创的肢体放置在支架1上的弧形搭槽3内,对患者肢体进行支撑,且受创肢体放置时伤口尽量朝上,然后再将防飞溅机构2搭接在支架1上;之后使用装有盐水或其它消毒液的注射器伸入透明板8上的冲洗口9内,沿冲洗口9对伤口进行冲洗,密封板7和透明板8来挡住冲洗过程中飞溅的盐水,防止飞溅,冲洗后的废水通过软胶垫10上的镂孔11流入引流槽13内,最终通过引流管4收集到引流袋5内。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按照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内容,利用本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以上优选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组合,所获得的其它实施例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由方形底板和围绕在底板四周周沿的四个侧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弧形搭槽(3),所述支架(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软胶垫(10),所述软胶垫(10)上设置有若干镂孔(11),且所述软胶垫(10)的位置低于两弧形搭槽(3)最低点,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引流槽(13),所述引流槽(13)一侧的最低点位置处设置有引流口(14),所述引流口(14)与引流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4)的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连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搭接有防飞溅机构(2),所述防飞溅机构(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弧形搭槽(3)配合的弧形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由方形底板和围绕在底板四周周沿的四个侧板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相同的弧形搭槽(3),所述支架(1)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软胶垫(10),所述软胶垫(10)上设置有若干镂孔(11),且所述软胶垫(10)的位置低于两弧形搭槽(3)最低点,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引流槽(13),所述引流槽(13)一侧的最低点位置处设置有引流口(14),所述引流口(14)与引流管(4)的一端连接,所述引流管(4)的另一端与引流袋(5)插接连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搭接有防飞溅机构(2),所述防飞溅机构(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弧形搭槽(3)配合的弧形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肢伤口清洗引流收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玉瑛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