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24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通过漏斗形接口与双腔管的连接,可以将引流系统放置于手术操作台空间的低点,从而达到不断引流作用,避免引流不及时或是冲洗液积聚于不易吸引的角落;通过组合式双腔管与T型接口引流管,在面临多吸引器的需求时,可将其拆分为两条独立的吸引系统,解决外科手术中复杂清创术同时需求多条吸引器问题;通过T型借口引流管中的“T”型结构可以实现多套引流系统的串联累加使用,解决外科手术中复杂清创术同时需求多条吸引器问题;通过可塑性吸引器接头,可将引流管前端塑为“T”、“J”型,挂靠于弯盘等器械边缘,便于局部清创术单人操作以及解决吸引器的放置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
技术介绍
在外科手术中,大面积的皮肤创面、软组织创面和创伤需要定时进行冲洗和消毒,如果创面位置的创面渗出液、坏死组织、异物等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除,极易导致创面位置化脓或者感染,随着负压伤口治疗的引入,大大降低了创面的化脓或感染的概率。但是,大范围冲洗时由于引流不及时造成冲洗液大量积聚于手术台,致使清洁区物理污染或者冲洗液溢出污染手术间。其次,大面积创面原则上尽量减少手术用时,要求多位手术者同时行清创冲洗治疗,常规吸引器无法满足手术需求。申请号201721554032.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引流管及多功能引流装置,设置有引流管和冲洗管,使其具备引流、冲洗功能,该多功能引流管通过设置在引流管上的多功能接头及取样罐采集样本,以便医生及时根据所采集到的样本。其功能较多,但是其各类安装组件、接头较多,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不利于高效率完成创面清洗、引流操作。申请号201910021135.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装置,其结构较为简单。一方面通过引流管有效冲洗和引流,使伤口表面渗液、坏死组织通过纱布空隙被排出体外;同时通过医用薄膜敷料封闭整个伤口,将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形成负压,使伤口处于一个封闭、负压、引流的状态,隔绝伤口与外环境之间的感染机会。但是,其单一的引流管和冲洗管不能满足复杂清创术要求多位手术者同时进行清创冲洗治疗操作,可能出现引流不及时造成冲洗液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清创效率不高也加大了患者创面感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以解决现有的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不能很好满足复杂清创术要求多位手术者同时进行清创冲洗治疗操作,可能出现引流不及时造成冲洗液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清创效率不高也加大了患者创面感染的几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解决现有的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不能很好满足复杂清创术要求多位手术者同时进行清创冲洗治疗操作,可能出现引流不及时造成冲洗液污染的问题,同时由于清创效率不高也加大了患者创面感染的几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包括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组合式双腔吸引管、T型接口引流管,所述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包括漏斗状吸引器头和可塑性吸引器接头;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可塑性吸引器接头或者T型接口引流管与组合式双腔吸引管连接;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包括第一粗接口、第一细接口、第一结合部、漏斗碟口,所述第一结合部安装在漏斗碟口中心处,所述第一结合部内安装第一粗接口、第一细接口;所述可塑性吸引器接头包括第二粗接口、第二细接口、第二结合部、金属线圈、吸引器头,所述第二结合部安装在吸引器头内部,所述第二结合部内安装第二粗接口、第二细接口,所述吸引器头外侧缠绕金属线圈;所述组合式双腔吸引管包括第三粗接口、第三细接口、第三结合部、A吸引管、B吸引管、C形管套,所述第三粗接口、第三细接口通过第三结合部并列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三粗接口、第三细接口分别与A吸引管、B吸引管连接,所述A吸引管、B吸引管接触处用C形管套隔开;所述T型接口引流管包括第四粗接口、第四细接口、C吸引管、D吸引管、第四结合部、开关式接口、T形接口、负压引流瓶接口,所述第四粗接口、第四细接口分别连接C吸引管、D吸引管的一端,所述C吸引管、D吸引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结合部并联连接一起,所述C吸引管、D吸引管的另一端还连接T形接口输入端,所述T形接口一个输出端连接开关式接口,所述T形接口另一个输出端为负压引流瓶接口。优选的,所述第一粗接口、第一细接口直径分别为6.5mm、5.5mm。优选的,所述可塑性吸引器接头的吸引器头直径7.5mm,可塑性吸引器接头其第二粗接口、第二细接口直径分别为5.5mm、4.5mm。优选的,所述A吸引管内径5.1mm、外径6mm,B吸引管外径5mm、内径4mm。优选的,所述C吸引管外径10mm、内径6mm;所述D吸引管外径10mm、内径5.5mm。(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及其组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①本技术通过较为简单的结构设计,可解决清创手术中引流不及时,吸引器无法满足单人清创操作等诸多问题。②对于医护人员来讲,减少了专门负责引流的医护人员,合理分配人力资源,避免造成手术清洁区发生物理污染。③对于患者来讲,面临复杂清创病患,可高效的完成引流及吸引废液,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漏斗状吸引器头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漏斗状吸引器头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漏斗状吸引器头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可塑性吸引器接头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可塑性吸引器接头左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可塑性吸引器接头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可塑性吸引器接头斜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双腔吸引管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双腔吸引管左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双腔吸引管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双腔吸引管底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T型接口引流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12所示,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包括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T型接口引流管3,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包括漏斗状吸引器头11和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漏斗状吸引器头11、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或者T型接口引流管3与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连接;漏斗状吸引器头11包括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第一结合部113、漏斗碟口114,第一结合部113安装在漏斗碟口114中心处,第一结合部113内安装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包括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第二结合部123、金属线圈124、吸引器头125,第二结合部123安装在吸引器头125内部,第二结合部123内安装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吸引器头125外侧缠绕金属线圈124;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包括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第三结合部23、A吸引管24、B吸引管25、C形管套26,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通过第三结合部23并列安装在一起,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分别与A吸引管24、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T型接口引流管(3),所述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包括漏斗状吸引器头(11)和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11)、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或者T型接口引流管(3)与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连接;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11)包括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第一结合部(113)、漏斗碟口(114),所述第一结合部(113)安装在漏斗碟口(114)中心处,所述第一结合部(113)内安装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所述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包括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第二结合部(123)、金属线圈(124)、吸引器头(125),所述第二结合部(123)安装在吸引器头(125)内部,所述第二结合部(123)内安装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所述吸引器头(125)外侧缠绕金属线圈(124);所述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包括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第三结合部(23)、A吸引管(24)、B吸引管(25)、C形管套(26),所述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通过第三结合部(23)并列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分别与A吸引管(24)、B吸引管(25)连接,所述A吸引管(24)、B吸引管(25)接触处用C形管套(26)隔开;所述T型接口引流管(3)包括第四粗接口(31)、第四细接口(32)、C吸引管(33)、D吸引管(34)、第四结合部(35)、开关式接口(36)、T形接口(37)、负压引流瓶接口(38),所述第四粗接口(31)、第四细接口(32)分别连接C吸引管(33)、D吸引管(34)的一端,所述C吸引管(33)、D吸引管(34)的另一端通过第四结合部(35)并联连接一起,所述C吸引管(33)、D吸引管(34)的另一端还连接T形接口(37)输入端,所述T形接口(37)一个输出端连接开关式接口(36),所述T形接口(37)另一个输出端为负压引流瓶接口(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创用多功能手术吸引器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T型接口引流管(3),所述多功能辅助吸引器头(1)包括漏斗状吸引器头(11)和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11)、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或者T型接口引流管(3)与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连接;所述漏斗状吸引器头(11)包括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第一结合部(113)、漏斗碟口(114),所述第一结合部(113)安装在漏斗碟口(114)中心处,所述第一结合部(113)内安装第一粗接口(111)、第一细接口(112);所述可塑性吸引器接头(12)包括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第二结合部(123)、金属线圈(124)、吸引器头(125),所述第二结合部(123)安装在吸引器头(125)内部,所述第二结合部(123)内安装第二粗接口(121)、第二细接口(122),所述吸引器头(125)外侧缠绕金属线圈(124);所述组合式双腔吸引管(2)包括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第三结合部(23)、A吸引管(24)、B吸引管(25)、C形管套(26),所述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通过第三结合部(23)并列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三粗接口(21)、第三细接口(22)分别与A吸引管(24)、B吸引管(25)连接,所述A吸引管(24)、B吸引管(25)接触处用C形管套(26)隔开;所述T型接口引流管(3)包括第四粗接口(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晨晨刘国辉熊元米博斌胡良聪陈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