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218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生产线,包括储液池、设于所述储液池上方的导轨及设于所述导轨上的输送组件,所述导轨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设于所述导块底部的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的第二连接杆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的载料架,所述载料架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储液池顶部设有筛板;在载料架作用下,使链环始终处于载料架上,以便在链环浸入到储液池内后直接将链环从储液池内取出,降低链环的取料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葫芦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电动葫芦是一种特种起重设备,安装在天车、龙门吊之上,电动葫芦具有体积小,自重轻,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等场所。电动葫芦分为钢丝绳电动葫芦和环链电动葫芦两种,其中的环链电动葫芦在生成过程中需要对环链做表面处理,以延长环链的使用寿命,常见的表面处理过程中包括磷化处理,链环本身长度有限,可直接将整条链环放入到磷化液中处理,但磷化液具有一定深度,链环整条放入后不易取出,链环沉在底部造成取料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生产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工生产线,包括储液池、设于所述储液池上方的导轨及设于所述导轨上的输送组件,所述导轨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设于所述导块底部的第一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的第二连接杆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的载料架,所述载料架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储液池顶部设有筛板;链环做表面处理时,将链环挂在载料架的凹槽内,在凹槽作用下对链环起固定作用,避免链环在载料架上随意移动,以便使导块在沿导槽移动时带动链环一同移动,将链环输送至储液池内与磷化液接触,完成链环的表面处理;在载料架作用下,使链环始终处于载料架上,以便在链环浸入到储液池内后直接将链环从储液池内取出,降低链环的取料难度;链环从储液池内取出后,导块沿导槽继续移动,导块将载料板移动至筛板上方,链条被置于筛板上,使链条在筛板作用下过滤,使链条上多余的磷化液重新掉落至储液池内,对磷化液做回收处理,同时可直接对筛板上的链环进行收集,降低链环收集难度,避免磷化液直接与人体接触;在输料组件作用下,将链环自动的运送至储液池内,避免链环进入到储液池内将磷化液溅出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使链环的加工连续进行,提升链环加工效率。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二连接杆设于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上,所述载料架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在将链环放入到载料架上时,转动载料架,使载料架上空的位置始终处于操作者面前位置,以便将链环快速的装在载料架上,提升输料组件使用的方便性;导块带动载料架移动至储液池上方后,第一气缸推动第二连接杆往下运动,使载料架进入到储液池内,链环浸没在磷化液内,使链环在磷化液内移动,增加链环与磷化液的接触效果,完成链环的磷化处理,提升链环的磷化处理效果。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连接架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转辊;链环置于凹槽内时,链环被置于转辊上,链环浸没到磷化液内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转辊转动,链环在转辊作用下在凹槽内移动,使链环往载料架一侧运动,链环一部分搭在储液池底部,使链环处于松弛状态,同时将原本处于凹槽内的部分链环从凹槽内移出,避免链环上出现浸没死角,提升链环的磷化效果;第一驱动电机在驱动转辊顺时针转动预设圈数后再次驱动转辊逆时针转动相同圈数,避免链环从载料架上掉落在储液池内造成取料困难;当导块带动载料架移动至筛板上方后,第一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转辊超一个方向转动,使链条一端缓慢延长,将链条放置在筛板上,链条在下降过程中部分磷化液直接从链条上掉落,增加链条过滤时长,将链条上多余的磷化液去除,减少磷化液的浪费。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均为伞齿轮;所述凹槽底部设有与所述转辊相配合的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一通孔;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相互配合下,使第一驱动电机稳定的驱动传动轴转动,以完成链环的浸液和取料操作;第二活动槽为转辊的运动提供预留空间,避免转辊转动时与凹槽底面相接触,保证转辊的稳定转动;载料架从储液池内升起后,转辊上的磷化液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在第二活动槽内,通过杜尔活动槽对磷化液起收集作用,第二活动槽内的磷化液从第一通孔处落下,使磷化液重新落入至储液池内,对磷化液做回收处理,避免磷化液滴落在地面上,减少磷化液浪费。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板,所述导轨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板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运动的第二气缸;导块未运动至第二气缸下方时,传动板从开口内伸出,使传动板与传动带相互配合,带动导块在导槽内移动,实现链环的自动浸液操作;当导块移动至第二气缸下方时,载料架处于筛板上方,第二气缸驱动活塞杆伸出,在第二气缸作用下使传动板进入到第二活动腔内,传动板与传动带失去接触,传动带无法带动导块继续移动,使载料架停留在筛板上方预设时间,以将载料架上的链环取下放置到筛板上,完成链环的自动取料操作,降低链环收集难度。所述传动板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相互连接于一点,所述第二活动腔底部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的支撑板;当导块移动至第二气缸下方时,第二气缸活塞杆伸出推动连接板往下运动,连接板绕连接点往下运动,使连接板推动支撑杆往套管内运动,从而使连接板拉动传动板往第二活动腔内运动,使传动板与传动带脱开接触,将载料架固定在筛板上方,使链环有足够时间完成卸料操作;当第二气缸活塞杆往上运动时,支撑弹簧推动支撑杆往上运动,使支撑杆推动支撑板往上运动,连接板在支撑板作用下运动至水平状态,使连接板推动传动板往外运动,传动板重新与传动带形成配合,使导块在导槽内正常移动,避免输料组件相互产生碰撞。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相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底部设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顶部设有第一连接弹簧,所述第一连接弹簧顶端固连于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所述导槽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缸相配合的触点开关;第一推杆增第二气缸活塞杆的运动行程,使传动板在第二气缸作用下直接往第二活动腔内运动;当第二个输料组件移动至触点开关位置时,触点开关拨动后使第二气缸活塞杆往上运动,第二气缸活塞杆从第二通孔内抽出,传动板从开口内伸出,使第一个输料组件从第二气缸下方移开,以便使第二个输料组件移动至第二气缸下方,避免前一个输料组件与后一个输料组件产生碰撞,使两个输料组件形成对接,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所述载料架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可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载料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相配合的连接槽;在将链环放入到凹槽内时,转动盖板,使盖板处于竖直状态,以便直接将链环放入到凹槽内;链环处于凹槽内时,盖上盖板,在第三连接杆与连接槽的相互配合下,提升盖板与载料架的配合效果,在盖板作用下将链环固定在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生产线,包括储液池(1)、设于所述储液池(1)上方的导轨(2)及设于所述导轨(2)上的输送组件,所述导轨(2)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设于所述导块底部的第一连接杆(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的第二连接杆(31)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的载料架(32),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储液池(1)顶部设有筛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第一气缸(33),所述第二连接杆(31)设于所述第一气缸(33)活塞杆上,所述载料架(3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8),所述连接架(3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8)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传动轴(39),所述传动轴(39)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转辊(392);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板(34),所述导轨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板(34)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运动的第二气缸(21);所述储液池(1)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设备腔,所述第三设备腔内设有第三气缸(16),所述筛板(11)设于所述安装板(1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生产线,包括储液池(1)、设于所述储液池(1)上方的导轨(2)及设于所述导轨(2)上的输送组件,所述导轨(2)上设有导槽,所述导槽内壁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上套设有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导槽内的导块、设于所述导块底部的第一连接杆(3)、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的第二连接杆(31)及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的载料架(32),所述载料架(32)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储液池(1)顶部设有筛板(11);所述第一连接杆(3)底部设有第一设备腔,所述第一设备腔内设有第一气缸(33),所述第二连接杆(31)设于所述第一气缸(33)活塞杆上,所述载料架(32)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所述第二连接杆(31)底部设有第二设备腔,所述第二设备腔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38),所述连接架(32)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8)输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传动轴(39),所述传动轴(39)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转辊(392);所述导块上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穿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传动板(34),所述导轨顶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板(34)往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运动的第二气缸(21);所述储液池(1)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另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第三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设备腔,所述第三设备腔内设有第三气缸(16),所述筛板(11)设于所述安装板(12)上。


2.按照权利要求1述的一种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39)一端设有第一传动轮(39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38)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轮(391)相配合的第二传动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恒一王红华齐欢吴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冠林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