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7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艾灸盒;其包括具有开口结构的呈筒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下盒体的上端外侧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设置有多个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上盒体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螺旋凹槽相对应配合的凸起块,上盒体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柱竖直放置的艾条支撑架,下盒体的中间可拆插入安装有艾柱容置筒,艾柱容置筒的外侧套设有可更换的隔烟棉圈;下盒体的底部向四周延伸设置有帽沿,该帽沿的底面设置黏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下筒体通过螺旋凹槽实现高度调节,调温快捷简便;通过在艾柱容置筒的外侧裹一层隔烟棉圈,可过滤艾烟从而起到环保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艾灸器结构简单,组装、操作简便,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盒
本技术涉及艾灸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艾灸盒。
技术介绍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补气助阳,温益脾肾,能使人体元气充足,精力旺盛,抗衰延年的效果。从古至今,艾灸技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应用。艾灸疗法是将艾叶捻揉成团或是现今工艺制卷,将其点燃产生的热刺激体表穴位,通过热刺激经络之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治疗方法。现有艾灸疗法——使用艾柱在艾灸盒中进行艾灸治疗,对于现有的艾灸盒,艾柱燃烧部位距皮肤的距离也不易调节,因此不能做到因人而异调整距离进行治疗,进而会影响治疗效果。另外,在艾灸过程中,由于艾柱燃烧会产生烟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当艾柱燃烧时,艾灸盒内部总是有较多的艾柱燃烧产生的艾烟,在现有技术中,将艾柱燃烧产生的烟雾直接通过通气孔排走,再者在最后移开艾灸器时,艾灸器中的艾烟会全部扩散出来,因此,其环保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艾灸盒,可解决调节艾灸燃烧距离及烟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艾灸盒,包括具有开口结构的呈筒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外侧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设置有多个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螺旋凹槽相对应配合的凸起块,所述上盒体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柱竖直放置的艾条支撑架,下盒体的中间可拆插入安装有艾柱容置筒,所述艾柱容置筒的外侧套设有可更换的隔烟棉圈。其中,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向四周延伸设置有帽沿,该帽沿的底面设置黏贴层。<br>其中,所述艾柱容置筒及下盒体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条进气孔。其中,所述艾柱容置筒的底部设有圆通孔,且艾柱容置筒的底部还设置有网兜。进一步的,所述艾柱容置筒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块,下盒体的顶部对应设置有与凸出块相适配的插装凹槽,当艾柱容置筒完全装入下盒体中,所述凸出块卡入插装凹槽中。其中,所述艾条支撑架为使艾灸悬空的钢丝支架,所述钢丝支架具有圆形或半圆形的卡接部以及用于插入艾柱的插针,卡接部卡在上盒体的内腔顶部,插针位于上盒体的内腔中间。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的内腔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艾柱插入长度的限位柱。其中,所述上盒体的外壁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图案层或文字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盒体和下盒体上下筒体通过螺旋凹槽实现高度调节,调温快捷简便;通过在艾柱容置筒的外侧裹一层隔烟棉圈,可过滤艾烟从而起到环保作用。本技术的艾灸器结构简单,组装、操作简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艾灸盒的立体图1。图2为本技术的艾灸盒的立体图2。图3为本技术中上盒体相对下盒体调节距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艾灸盒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隔烟棉圈裹在艾柱容置筒外壁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上盒体2—下盒体3—螺旋凹槽4—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5—凸起块6—艾条支撑架7—艾柱容置筒8—隔烟棉圈9—帽沿10—进气孔11—圆通孔12—网兜13—凸出块14—卡接部15—插针16—限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艾灸盒,包括具有开口结构的呈筒状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所述下盒体2的上端外侧设有螺旋凹槽3,螺旋凹槽3设置有多个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4,所述上盒体1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螺旋凹槽3相对应配合的凸起块5,所述上盒体1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柱竖直放置的艾条支撑架6,下盒体2的中间可拆插入安装有艾柱容置筒7,所述艾柱容置筒7的外侧套设有可更换的隔烟棉圈8。在使用时,将上盒体1和下盒体2相互插接组合连接,通过相对旋转,使凸起块5沿螺旋凹槽3导向移动,实现对上盒体1和下盒体2高低位置的调整,即实现对内部的艾条支撑架6的高低位置调整,使固定在艾条支撑架6上的艾柱随之上下移动,也就使得艾柱下端的着火点与人体皮肤保持适当距离,保障灸疗温度和效果,避免艾柱下端的着火点离人体皮肤过近,温度过高,造成烫伤或过烫的不良灸疗体验,也避免艾柱下端的着火点离人体皮肤过远,灸疗温度过低,灸疗效果差。同时,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4与凸起块5的定位配合,使调节过程中形成不同的档位,方便操作,即使初用者也能根据档位在使用过程中调节到合适的温度,同时,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触碰、重力等原因造成的上盒体1和下盒体2之间相对运动,导致的艾柱高度不稳及艾灸温度变化,提高艾灸器的稳定可靠性。另外,本技术还通过在艾柱容置筒7的外侧裹一层隔烟棉圈8,可过滤艾烟从而起到环保作用,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把艾柱容置筒7取出,可以方便的将隔烟棉圈8更换,隔烟棉圈8的材质为耐火材料。本技术的艾灸器结构简单,组装、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在本技术中,所述下盒体2的底部向四周延伸设置有帽沿9,该帽沿9的底面设置黏贴层。黏贴层可以使用双面胶,在进行艾灸时将艾灸盒粘贴固定于灸者皮肤上。在本技术中,所述艾柱容置筒7及下盒体2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条进气孔10。进气孔10可以产生空气对流,保证艾灸能够正常燃烧。在本技术中,所述艾柱容置筒7的底部设有圆通孔11,且艾柱容置筒7的底部还设置有网兜12。当一次艾灸完毕后,可以把艾柱容置筒7取出倒置,把集中于网兜12上的艾柱灰倒掉,再加入新的艾柱做第二次治疗。进一步的,所述艾柱容置筒7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出块13,下盒体2的顶部对应设置有与凸出块13相适配的插装凹槽(在图中未标出),当艾柱容置筒7完全装入下盒体2中,所述凸出块13卡入插装凹槽中,保障艾柱容置筒7与下盒体2的进气孔10准确对应,保障进气畅通稳定。在本技术中,所述艾条支撑架6为使艾灸悬空的钢丝支架,所述钢丝支架具有圆形或半圆形的卡接部14以及用于插入艾柱的插针15,卡接部14卡在上盒体1的内腔顶部,插针15位于上盒体1的内腔中间。进一步的,所述上盒体1的内腔顶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艾柱插入长度的限位柱16。钢丝支架设置在上盒体1的内腔顶部,并且在上盒体1的内腔顶部设置限位柱16,可增加钢丝支架顶部的空气流动,当点燃艾灸后进行灸烤时,从而使艾柱容易燃烧,不易熄灭。在本技术中,所述上盒体1的外壁及顶部分别设置有图案层或文字层。所述的图案层,其构成元素是图形、文字、颜色、图片,或是以上一种或多种元素的组合。通过个性化设计风格的图案层或文字层,使整体具有观赏价值。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盒,包括具有开口结构的呈筒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外侧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设置有多个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螺旋凹槽相对应配合的凸起块,所述上盒体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柱竖直放置的艾条支撑架,下盒体的中间可拆插入安装有艾柱容置筒,所述艾柱容置筒的外侧套设有可更换的隔烟棉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盒,包括具有开口结构的呈筒状的上盒体和下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外侧设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设置有多个弧形齿轮牙口状凹槽,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内侧设置有与螺旋凹槽相对应配合的凸起块,所述上盒体的内腔设置有用于支撑艾柱竖直放置的艾条支撑架,下盒体的中间可拆插入安装有艾柱容置筒,所述艾柱容置筒的外侧套设有可更换的隔烟棉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向四周延伸设置有帽沿,该帽沿的底面设置黏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柱容置筒及下盒体的侧壁均匀设有若干条进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艾灸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柱容置筒的底部设有圆通孔,且艾柱容置筒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群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