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7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属于中医艾灸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在主筒体的上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筒帽;艾柱设置在筒帽的内顶部,与主筒体的下底面相对;在主筒体的侧壁上沿平行主筒体轴向的方向开有条形通孔;滑动卡套沿所述条形通孔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筒体的侧壁上;插杆穿过滑动卡套进行设置;插杆插入主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切盘,且在插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压板;在主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隔灰板,在主筒体中部沿平行于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两端穿过主筒体的侧壁设置;在转杆上还安装有引导转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的艾灸筒无法有效对艾灰进行有效处理,难以保证患者在进行艾灸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
本技术涉及中医艾灸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
技术介绍
艾灸时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其主要通过艾在燃烧的过程中对穴位的温热刺激以及艾燃烧生成的挥发物的药理作用对患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传统的艾灸往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持点燃的艾柱,将燃烧端置于患者身上的待艾灸处上方约3-5cm处位置进行艾灸;但这种艾灸操作方式存在着操作困难、艾灰容易直接掉落在患者的皮肤上造成灼伤,烟气重,容易造成医师疲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如国内公开号为CN103732201B,公开日期为20150527所示的专利文件:“一种磁灸装置”中公开了能够将带有艾柱的筒状装置通过粘片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从而减少了医师的直接手持操作并同时实现磁疗作用,但在其技术方案中,由于艾柱的顶端通过固定针与磁块进行安装,且磁块直接固定在筒状装置的内顶部位置而无法在艾柱燃烧一段时间后,其燃烧端的艾灰与香烟燃烧过后的情况一样残留在患者艾灸筒内,由于艾灰还具有相对较高的热量,且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容易掉落,对艾灸筒下方的患者皮肤造成灼伤等情况,这是使用当前的艾灸筒也难以避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以解决当前的艾灸筒无法有效对艾灰进行有效处理,难以保证患者在进行艾灸过程中的安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它包括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在主筒体的上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筒帽;艾柱设置在筒帽的内顶部,与主筒体的下底面相对;在主筒体的侧壁上沿平行主筒体轴向的方向开有条形通孔;滑动卡套沿所述条形通孔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筒体的侧壁上;插杆穿过滑动卡套进行设置;插杆插入主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切盘,且在插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压板;在主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隔灰板,在主筒体中部沿平行于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杆,转杆的两端穿过主筒体的侧壁设置;在转杆上还安装有引导转板。优选的,滑动卡套包括空心杆;在空心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筒体的内壁和外壁相贴合的两个弧形夹板;在两个弧形夹板上开有与空心杆的内孔相连通,且大小相同的通孔,插杆通过通孔穿过弧形夹板与空心杆设置在滑动卡套上。优选的,条形通孔与对应的滑动卡套及插杆的数目均为两个,且相对地设置在主筒体的对侧。进一步的,在两个滑动卡套上的弧形夹板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成圆环结构的协调连杆;两个协调连杆分别设置在主筒体的内外侧壁上。优选的,在条形通孔上沿主筒体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槽;且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高度差不低于0.5cm。优选的,在插杆与切盘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盘;插杆与切盘均垂直于限位盘的端面设置。进一步的,在限位盘与滑动卡套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优选的,在隔灰板顶部与转杆之间的还设置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的两端固定在主筒体的内部;在限位挡板的下底部上还开有漏灰口。进一步的,在转杆与主筒体之间还设置有扭簧,且引导转板的长度不小于转杆与主筒体内壁之间的最短距离。优选的,隔灰板为中部高,两侧低的喇叭状异形板结构。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现有的艾灸筒进行了改进,通过在艾灸筒上设置供滑动卡套进行移动的条形通孔,使用插杆穿过条形通孔,并在插杆端部设置能够切断艾柱燃烧后所成艾灰的切盘;并在主筒体内设置转杆用以带动引导转板来实现对被切断的艾灰的引导,从而使其落入主筒体底部被隔灰板分割开的落灰空间内;以解决当前的艾灸筒无法有效对艾灰进行有效处理,难以保证患者在进行艾灸过程中的安全;另一方面,本装置具有良好的自锁性能,定位精准,且安全性可靠,能够对不同高度的艾灰每隔一段时间实现逐步切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引导转板靠在限位挡板处时主筒体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剖视图;图4是引导转板靠在主筒体内侧壁上时主筒体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向剖视图;图6是图4的C向剖视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滑动卡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主筒体,2、筒帽,3、艾柱,4、条形通孔,5、滑动卡套,6、插杆,7、隔灰板,8、转杆,9、引导转板,41、卡槽,51、空心杆,52、弧形夹板,53、通孔,54、协调连杆,61、切盘,62、手压板,63、限位盘,64、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它包括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1;在主筒体1的上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筒帽2;艾柱3设置在筒帽2的内顶部,与主筒体1的下底面相对;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沿平行主筒体1轴向的方向开有条形通孔4;滑动卡套5沿所述条形通孔4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插杆6穿过滑动卡套5进行设置;插杆6插入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切盘61,且在插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压板62;在主筒体1内底面上设置有隔灰板7,在主筒体1中部沿平行于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两端穿过主筒体1的侧壁设置;在转杆8上还安装有引导转板9。在本实施例中,切盘61为弧形的盘状结构。优选的,滑动卡套5包括空心杆51;在空心杆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筒体1的内壁和外壁相贴合的两个弧形夹板52;在两个弧形夹板52上开有与空心杆的内孔相连通,且大小相同的通孔53,插杆6通过通孔53穿过弧形夹板52与空心杆51设置在滑动卡套上。设置两个弧形夹板52的目的除了防止滑动卡套自身从条形通孔4内脱出之外,还能够与主筒体的内外壁相贴合设置,提高装置整体性。条形通孔3与对应的滑动卡套5及插杆6的数目均为两个,且相对地设置在主筒体1的对侧。在两个滑动卡套5上的弧形夹板52之间还设置有两个成圆环结构的协调连杆54;两个协调连杆54分别设置在主筒体1的内外侧壁上。圆环结构的协调连杆54能够对两侧的滑动卡套5起到一定的协同效果,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在条形通孔4上沿主筒体1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卡槽41;且相邻两个卡槽41之间的高度差不低于0.5cm。卡槽41的设置是为了对滑动卡套5进行卡位的效果,通过卡槽41实现滑动卡套5逐级上升且不会自由下落的目的。在插杆6与切盘61之间还设置有限位盘63;插杆6与切盘61均垂直于限位盘63的端面设置。在限位盘63与滑动卡套5之间还设置有拉簧64。限位盘63的设置主要是防止插杆6从滑动卡套5内部脱出,在本实施例中,拉簧64处于自然状态时,限位块靠近主筒体1内部的弧形夹板52;使用拉簧64是为了对插杆6进行限制,防止其在外部干扰下自由移动。在隔灰板7顶部与转杆8之间的还设置有限位挡板10,限位挡板10的两端固定在主筒体1的内部;在限位挡板10的下底部上还开有漏灰口。在转杆8与主筒体1之间还设置有扭簧,且引导转板9的长度不小于转杆8与主筒体1内壁之间的最短距离。限位挡板10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转杆8所带动的引导转板9的转动角度进行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它包括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1);在主筒体(1)的上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筒帽(2);艾柱(3)设置在筒帽(2)的内顶部,与主筒体(1)的下底面相对;其特征在于: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沿平行主筒体(1)轴向的方向开有条形通孔(4);滑动卡套(5)沿所述条形通孔(4)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插杆(6)穿过滑动卡套(5)进行设置;插杆(6)插入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切盘(61),且在插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压板(62);在主筒体(1)内底面上设置有隔灰板(7),在主筒体(1)中部沿平行于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两端穿过主筒体(1)的侧壁设置;在转杆(8)上还安装有引导转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它包括上顶部开口的主筒体(1);在主筒体(1)的上方可拆卸地安装有筒帽(2);艾柱(3)设置在筒帽(2)的内顶部,与主筒体(1)的下底面相对;其特征在于: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沿平行主筒体(1)轴向的方向开有条形通孔(4);滑动卡套(5)沿所述条形通孔(4)可移动地设置在主筒体(1)的侧壁上;插杆(6)穿过滑动卡套(5)进行设置;插杆(6)插入主筒体(1)的一侧设置有切盘(61),且在插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手压板(62);在主筒体(1)内底面上设置有隔灰板(7),在主筒体(1)中部沿平行于其底面的位置处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两端穿过主筒体(1)的侧壁设置;在转杆(8)上还安装有引导转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滑动卡套(5)包括空心杆(51);在空心杆(5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筒体(1)的内壁和外壁相贴合的两个弧形夹板(52);在两个弧形夹板(52)上开有与空心杆的内孔相连通,且大小相同的通孔(53),插杆(6)通过通孔(53)穿过弧形夹板(52)与空心杆(51)设置在滑动卡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其特征在于:条形通孔(4)与对应的滑动卡套(5)及插杆(6)的数目均为两个,且相对地设置在主筒体(1)的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处理艾灰的艾灸筒,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春蕾严丽君刘定芬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骨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