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3139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颈椎按摩仪,颈椎按摩仪包括:机体,机体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左包绕体和右包绕体;电路板,电路板设于上机体内,电路板上设有灯珠;左上按摩头和右上按摩头,左上按摩头和右上按摩头安装于上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左下按摩头和右下按摩头,左下按摩头和右下按摩头安装于下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导光柱,导光柱设于上机体内,导光柱的一端安装于上机体且从上机体的外侧露出,上机体设有围绕导光柱的一端的定位结构,导光柱的另一端止抵于电路板且与灯珠相对,导光柱将灯珠发出的光从另一端引导至一端以在上机体的外侧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颈椎按摩仪具有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和性能可靠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椎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颈椎理疗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按摩仪。
技术介绍
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长不断增加,这样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提高,而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治疗仪能够有效按摩颈椎,治疗颈椎疾病,其受到了广大白领的喜爱。然而,相关技术中的颈椎按摩仪通常采用一个或者两个按摩头,按摩头主要用于按摩第二节和第三节颈椎,按摩面积较小,不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疼痛,例如,第四节颈椎及其以后的颈椎都无法得到按摩缓解,导致按摩效果差。此外,按摩仪的内部结构复杂,例如需设置单独的电路板定位结构和导光结构,且这些结构本身在机体内的稳定性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椎按摩仪,该颈椎按摩仪具有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和性能可靠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颈椎按摩仪,所述颈椎按摩仪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左包绕体和右包绕体,所述下机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左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左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右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右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灯珠;左上按摩头和右上按摩头,所述左上按摩头和所述右上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左下按摩头和右下按摩头,所述左下按摩头和所述右下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下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导光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从所述上机体的外侧露出,所述上机体设有围绕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的定位结构,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止抵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灯珠相对,所述导光柱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从所述另一端引导至所述一端以在所述上机体的外侧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椎按摩仪具有接触面积大、结构稳定和性能可靠等优点。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椎按摩仪还具有下列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柱的相对两侧且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上机体的外侧表面设有露出孔,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被所述定位结构围绕且从所述露出孔露出。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包括:导光部,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分别位于所述导光部的相对两侧;示光部,所述示光部设于所述导光部的一端且从所述露出孔露出;集光部,所述集光部设于所述导光部的另一端,所述集光部止抵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灯珠相对。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示光部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地,所述导光部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示光部为球缺形;所述第二定位筋的横截面均U形,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在所述导光部的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上相对。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光部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集光部的一侧表面形成凸面且另一侧表面形成凹面,所述凸面与所述导光部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凹面罩设所述灯珠且所述凹面的两直边沿止抵于所述电路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露出孔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机体的中心处,所述灯珠在左右方向上偏离所述上机体的中心处,所述导光部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外直段、中弧段和内直段,所述中弧段连接在所述外直段和所述内直段之间以使所述外弧段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内弧段的中心轴线错开,所述示光部设于所述外直段且所述集光部设于所述内直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筋围绕在所述外直段的周侧,所述第二定位筋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定位筋的高度且围绕所述外直段和所述中弧段的周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机体包括内侧壳体和外侧壳体,所述外侧壳体和所述内侧壳体共同限定出容纳腔,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导光柱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内侧壳体,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安装于所述外侧壳体,所述定位结构设于所述外侧壳体的内表面且与所述外侧壳体一体成型。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颈椎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颈椎按摩仪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颈椎按摩仪1、机体100、上机体110、下机体120、左包绕体130、右包绕体140、定位结构150、第一定位筋151、第二定位筋152、露出孔160、内侧壳体111、外侧壳体112、电路板200、灯珠210、左上按摩头310、右上按摩头320、左下按摩头330、右下按摩头340、导光柱400、导光部410、示光部420、集光部430、外直段411、中弧段412、内直段4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颈椎按摩仪1。如图1-图3所示,颈椎按摩仪1包括机体100、电路板200、左上按摩头310、右上按摩头320、左下按摩头330、右下按摩头340和导光柱400。机体100包括上机体110、下机体120、左包绕体130和右包绕体140,下机体120安装于上机体110的下方且相对于上机体110可转动,左包绕体130安装于上机体110的左侧且相对于上机体110可转动,右包绕体140安装于上机体110的右侧且相对于上机体110可转动。电路板200设于上机体110内,电路板200上设有灯珠210,需要理解地是,图2中仅是为了示出灯珠210的位置,实际上灯珠210设置在电路板200的朝向后方的表面。左上按摩头310和右上按摩头320安装于上机体110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左下按摩头330和右下按摩头340安装于下机体120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导光柱400设于上机体110内,导光柱400的一端安装于上机体110且从上机体110的外侧露出,上机体110设有围绕导光柱400的所述一端的定位结构150,导光柱400的另一端止抵于电路板200且与灯珠210相对,导光柱400将灯珠210发出的光从所述另一端引导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左包绕体和右包绕体,所述下机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左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左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右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右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灯珠;/n左上按摩头和右上按摩头,所述左上按摩头和所述右上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n左下按摩头和右下按摩头,所述左下按摩头和所述右下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下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n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导光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从所述上机体的外侧露出,所述上机体设有围绕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的定位结构,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止抵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灯珠相对,所述导光柱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从所述另一端引导至所述一端以在所述上机体的外侧示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上机体、下机体、左包绕体和右包绕体,所述下机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下方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左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左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所述右包绕体安装于所述上机体的右侧且相对于所述上机体可转动;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电路板上设有灯珠;
左上按摩头和右上按摩头,所述左上按摩头和所述右上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左下按摩头和右下按摩头,所述左下按摩头和所述右下按摩头安装于所述下机体且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
导光柱,所述导光柱设于所述上机体内,所述导光柱的一端安装于所述上机体且从所述上机体的外侧露出,所述上机体设有围绕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的定位结构,所述导光柱的另一端止抵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灯珠相对,所述导光柱将所述灯珠发出的光从所述另一端引导至所述一端以在所述上机体的外侧示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筋和第二定位筋,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分别位于所述导光柱的相对两侧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体的外侧表面设有露出孔,所述导光柱的所述一端被所述定位结构围绕且从所述露出孔露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包括:
导光部,所述第一定位筋和所述第二定位筋分别位于所述导光部的相对两侧;
示光部,所述示光部设于所述导光部的一端且从所述露出孔露出;
集光部,所述集光部设于所述导光部的另一端,所述集光部止抵于所述电路板且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余先杰肖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