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硅酮胶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03082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5
本申请提供双组份硅酮胶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涉及硅酮胶技术领域。双组份硅酮胶包括:本胶和硬化剂;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硬化剂包括:100重量份的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其中,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所述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在硬化剂中的除水剂和硅烷复合交联剂中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的有机脂肪酸的共同作用下,降低了固化反应速率,减缓了超过40℃情况下双组份硅酮胶体内气泡产生的速率,保障了拉伸粘结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组份硅酮胶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酮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组份硅酮胶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双组份硅酮胶具有优异的耐紫外老化、耐气候老化性能、固化速度快、可深度固化、对各类基材胶粘性良好、抗位移能力强等优势,广泛用于建筑行业的玻璃幕墙结构粘结等。目前在施工过程中,被黏基材表面温度超过40℃的情况下,双组份硅酮胶拉伸粘结强度急速降低。即,现有技术的双组份硅酮胶无法适用于表面超过40℃的被黏基材的粘结。例如,金属彩钢瓦屋面容易吸热,温度经常超过40℃,现有技术的双组份硅酮胶就无法适用于表面超过40℃的金属彩钢瓦屋面的粘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份硅酮胶及其生产方法及应用,旨在解决双组份硅酮胶无法适用于表面超过40℃的被黏基材的粘结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酮胶,所述双组份硅酮胶包括:本胶和硬化剂;所述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所述硬化剂包括:100重量份的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其中,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所述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可选的,所述本胶和所述硬化剂按7:1-16:1的质量比混合。可选的,在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中,所述交联剂与所述有机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5:0.5-5。可选的,所述有机脂肪酸选自癸酸和辛酸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有机脂肪酸选自:中链有机脂肪酸和/或长链有机脂肪酸。可选的,所述本胶还包括:0.1-5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双-1-癸烷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癸二酸酯、丁二酸和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和2,4-二氯-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的,所述炭黑色浆包括:经过酸法表面处理或碱法表面处理后得到的高结构炭黑粉,以及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所述高结构炭黑粉与所述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的重量比为25-40:20-40。可选的,所述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选自:端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烷氧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聚硅氧烷聚合物在25℃下粘度为100-100000cp。可选的,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中的交联剂选自:甲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正硅酸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选自: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2,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除水剂选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甲苯磺酰异氰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锡催化剂选自:二丁基二月桂酸锡、二辛基二月桂酸锡、二丁基二醋酸锡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组份硅酮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本胶;其中,所述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制备硬化剂;其中,所述硬化剂包括:100重量份的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其中,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所述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将所述本胶和所述硬化剂按比例混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任一前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在BIPV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本胶和硬化剂混合后,硬化剂中的除水剂水解消耗了本胶中的水;同时硬化剂中的硅烷复合交联剂中碳链上含有6个或6个以上碳原子的有机脂肪酸能够阻碍交联剂过快参与固化反应。在硬化剂中的除水剂和硅烷复合交联剂中的有机脂肪酸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降低了固化反应速率,减缓了超过40℃情况下双组份硅酮胶体内气泡产生的速率,保障了在超过40℃的情况下,双组份硅酮胶的拉伸粘结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气泡测试方法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双组份硅酮胶的测试结果照片;图3为实施例2的双组份硅酮胶的测试结果照片;图4为对比例1的双组份硅酮胶的测试结果照片。附图编号说明:1-玻璃,2-基材,3-双组份硅酮胶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粘接表面超过40℃的情况下,双组份硅酮胶拉伸粘结强度急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粘接表温度的升高,固化后的双组份硅酮胶中气泡量急剧增大,由于气泡的原因,导致双组份硅酮胶不够致密,进而拉伸粘接强度急速降低。进一步研究发现,是因为气泡产生阶段时固化反应过快,导致气泡无法从胶体内部逸出,就被周围已经反应甚至固化的胶体所封闭。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双组份硅酮胶包括本胶和硬化剂。下述对各个成分含量进行解释,如无特别说明,均以质量份数计。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硬化剂包括:100重量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其中,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碳原子的个数大于或等于6。优选的,本胶中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在25℃时的粘度为10000mPa·s-200000mPa·s之间。本胶中的纳米碳酸钙优选是指表面经处理剂处理后的纳米活性碳酸钙、轻质碳酸钙或重质碳酸钙,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40-80nm,上述表面处理剂优选为脂肪酸硅烷、偶联剂和松香酸中的至少一种。硬化剂中添加了除水剂、以及硅烷复合交联剂,本胶与硬化剂混合后,除水剂水解消耗本胶的水,减弱了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而且,硬化剂中硅烷复合交联剂中其他成分会较为充分地溶解在碳链子上碳原子个数大于或等于6的有机脂肪酸中,进而,碳链子上碳原子个数大于或等于6的有机脂肪酸对交联剂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硅酮胶包括:本胶和硬化剂;/n所述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n所述硬化剂包括:100重量份的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n其中,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所述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硅酮胶包括:本胶和硬化剂;
所述本胶包括:100重量份的α,ω-二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40-80重量份的纳米碳酸钙;
所述硬化剂包括:100重量份的硅烷复合交联剂、200-500重量份的炭黑色浆、60-120重量份的偶联剂、1-10重量份的除水剂、以及0.2-5重量份的有机锡催化剂;
其中,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包括交联剂以及有机脂肪酸,所述有机脂肪酸的碳链上的碳原子数不小于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胶和所述硬化剂按7:1-16:1的质量比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硅烷复合交联剂中,所述交联剂与所述有机脂肪酸的质量比为1-5:0.5-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脂肪酸选自癸酸和辛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脂肪酸选自:中链有机脂肪酸和/或长链有机脂肪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胶还包括:0.1-5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选自:双-1-癸烷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醇癸二酸酯、丁二酸和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和2,4-二氯-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硅酮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炭黑色浆包括:经过酸法表面处理或碱法表面处理后得到的高结构炭黑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小春贺迪朱疆郑直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隆基绿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