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91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包括管状手柄、柔性鞘管、套圈、锚头和同步驱动组件,所述柔性鞘管的末端与所述管状手柄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圈通过第一牵引绳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锚头通过第二牵引绳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管状手柄上设有高频电插头,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高频电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在所述同步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所述柔性鞘管内同步反向运动。该医用电圈套器能利用同步驱动组件带动套圈和锚头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运行,从而能实现息肉切除后直接将息肉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电圈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电圈套器。
技术介绍
在内窥镜检查过程中,例如使用结肠镜,可以使用医疗电圈套器去除GI道中的息肉。在有蒂息肉的情况下,电圈套器经过息肉并且被拉紧在息肉颈部的周围,随后切割并去除所述息肉。可以通过使射频RF电流穿过生物组织来执行或增强切割过程。电流还可以有助于烧灼。电圈套器是进行胃肠道息肉切除等内镜下手术的常用医疗器械,现有的电圈套器的基本结构为:管状手柄上套装可滑移的指环圈,管状手柄的前端与柔性鞘管的尾端固定连接,指环圈与形成环圈的通电弹性金属丝两端连接,弹性金属丝的环圈端由管状手柄延伸到柔性套管的前端。切除息肉时,柔性套管经内镜钳道输入到人体内的病症部位。当指环圈相对手柄向前移动时,弹性金属丝的环圈端将从柔性套管的前端伸出,并在弹性扩张作用下自动形成圈套。借助内镜观察,将圈套套在息肉上,再逐渐将指环圈相对手柄向后动,圈套随之逐渐变小,直到套紧息肉,接着将弹性金属丝通电加热,使息肉从正常组织上被凝固切除。但是这种电圈套器存在息肉切除后无法直接将息肉回收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电圈套器,能利用同步驱动组件带动套圈和锚头以相同的速度相向运行,从而能实现息肉切除后直接将息肉回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包括管状手柄、柔性鞘管、套圈、锚头和同步驱动组件,所述柔性鞘管的末端与所述管状手柄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圈通过第一牵引绳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锚头通过第二牵引绳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管状手柄上设有高频电插头,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高频电插头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在所述同步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在所述柔性鞘管内同步反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同步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互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和驱动单元均安装在管状手柄内,所述第一牵引绳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一传送皮带,所述第一传送皮带绕设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二同步带轮上;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包括第三同步带轮、第四同步带轮和第二传送皮带,所述第二传送皮带绕设在所述第三同步带轮和第四同步带轮上;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皮带、驱动带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带轮连接,所述驱动皮带的一端绕设在所述驱动带轮上,另一端绕设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上,所述驱动皮带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轮相切,所述驱动皮带同步带动驱动带轮,反向带动第三同步带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套圈,所述第一牵引绳的自由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传送皮带上靠近柔性鞘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牵引绳的一端固定连接锚头,所述第二牵引绳的自由端连接在所述第二传送皮带上远离柔性鞘管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柔性鞘管内分别设有用于穿设套圈的第一通道和用于穿设所述锚头的第二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锚头包括锚定丝和多根刺针,所述刺针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锚定丝上,所述刺针的另一端设有倒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同步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式,只需人工操作实现对驱动电机进行切断和启动的装置即可,因此也使得本技术的电圈套器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手动操作手柄上的拨动件促使套圈和锚头伸缩,操作更简单和准确;启动驱动电机时,驱动带轮带动驱动皮带运动,由于驱动皮带的两端分别绕设在驱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上,因此驱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轮同步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这时第一传送皮带和驱动皮带的运行方向一致;又驱动皮带与所述第三同步带轮相切,驱动皮带跟随驱动带轮转动时,由于皮带之间摩擦力的存在,能带动第三同步带轮反向转动,从而第二传送皮带与第一传送皮带及驱动皮带的运行方向相反,实现了套圈和锚头以恒定的相同速度在柔性鞘管内做相向运动。2)本技术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互隔离,使得套圈和锚头都在各自独立的通道里伸出和缩回,避免互相干扰;倒刺便于刺入息肉,实施时,刺针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每根刺针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以便于刺入息肉的多个区域;每根刺针上也可以布置多根倒刺,多根倒刺在刺针上可周向螺旋布置,用于加强倒刺对息肉的作用区域,防止出现锚定丝在回退时锚头与息肉分离的现象。当锚头与息肉接触时,刺针首先刺入息肉物,在刺针继续刺入息肉后,倒刺也进入息肉内,此时,锚头通过倒刺将息肉勾住抓牢,从而成功将息肉取出。刺针和倒刺的设置,相比以往的网兜,能准确无误地将息肉牢牢钩住不会脱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医用电圈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套圈展开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锚头展开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同步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同步驱动组件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柔性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锚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状手柄,2-柔性鞘管,201-第一通道,202-第二通道,3-套圈,4-锚头,401-锚定丝,402-刺针,403-倒刺,5-同步驱动组件,501-第一输送单元,502-第二输送单元,503-驱动单元,504-第一同步带轮,505-第二同步带轮,506-第一传送皮带,507-第三同步带轮,508-第四同步带轮,509-第二传送皮带,510-驱动皮带,511-驱动带轮,512-驱动电机,6-第一牵引绳,7-第二牵引绳,8-高频电插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照图1,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包括管状手柄1、柔性鞘管2、套圈3、锚头4和同步驱动组件5,所述柔性鞘管2的末端与所述管状手柄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圈3通过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锚头4通过第二牵引绳7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管状手柄1上设有高频电插头8,所述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高频电插头8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在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在所述柔性鞘管2内同步反向运动。本技术的套圈3通过第一牵引绳6与安装在管状手柄1上的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锚头4通过第二牵引绳7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同步驱动组件5启动时能带动套圈3和锚头4以同样的速度相向而行,套圈3用于切割息肉,锚头4用于刺入并勾住息肉实现息肉回收。请参照图4-5,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输送单元501、第二输送单元502和驱动单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手柄(1)、柔性鞘管(2)、套圈(3)、锚头(4)和同步驱动组件(5),所述柔性鞘管(2)的末端与所述管状手柄(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圈(3)通过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锚头(4)通过第二牵引绳(7)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管状手柄(1)上设有高频电插头(8),所述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高频电插头(8)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在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在所述柔性鞘管(2)内同步反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电圈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状手柄(1)、柔性鞘管(2)、套圈(3)、锚头(4)和同步驱动组件(5),所述柔性鞘管(2)的末端与所述管状手柄(1)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套圈(3)通过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锚头(4)通过第二牵引绳(7)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连接,所述管状手柄(1)上设有高频电插头(8),所述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高频电插头(8)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6)和第二牵引绳(7)在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的驱动下在所述柔性鞘管(2)内同步反向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驱动组件(5)包括第一输送单元(501)、第二输送单元(502)和驱动单元(503),所述第一输送单元(501)、第二输送单元(502)互相平行设置,所述驱动单元(503)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501)和第二输送单元(502)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单元(501)、第二输送单元(502)和驱动单元(503)均安装在管状手柄(1)内,所述第一牵引绳(6)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501)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7)与所述第二输送单元(5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圈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501)包括第一同步带轮(504)、第二同步带轮(505)和第一传送皮带(506),所述第一传送皮带(506)绕设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504)和第二同步带轮(505)上;
所述第二输送单元(502)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科程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