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及走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028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及走膜方法,其目的是在一台分切机上实现双刀系统对薄膜和片材两种材料的分切。双刀是指片刀和上下圆盘刀,片刀用于分切常规厚度薄膜,上下圆盘刀用于分切常规薄膜或较厚的膜俗称片材。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薄膜、片材在同一台分切机上进行分切。只需改变走膜路径,就能分别使用片刀分切和上下圆盘刀进行分切,分切效果与单一功能的片刀分切机或者单一功能的上下圆盘刀分切机相媲美,且一机多用,显而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及走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TTR(热转印膜)分切机导辊排布结构,具体而言,是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及走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许多塑料生产厂家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想降低设备投资成本,遂希望使用一台分切设备来同时用两种刀分切生产薄膜和片材物料。作为分切设备厂家也要相应满足这一需求,在一台分切机上,通过不同的导辊排布设计,同时配备片刀和上下圆盘刀两种分切方式,在使用时根据物料厚薄或其他物料特性来选择不同的走膜方式和分切方式来达到最佳的分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将片刀和上下圆盘刀两种分切方式在同一台分切机上实现(只须改变走膜路径),同时具有两种展平方式可以和上述分切刀任意组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它包括F块排辊墙板、G块排辊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F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一导辊1、第二S辊2、第三S辊3、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述G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八导向辊7、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刀槽辊11、B侧分配辊12、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导辊走膜路径:从第一导辊1进入到第二S辊2然后进入到第三S辊3,第二S辊2、第三S辊3形成“S”辊作用为隔断前后放卷、收卷张力;然后第三S辊3有两条途径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一是通过第五导向辊5进入,另一种是通过第四展平辊4进入,当通过第四展平辊4时物料为薄膜,当通过第五导向辊5时物料为厚膜,无须展平,但是必须要通过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第六剪辊上下辊6A和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起的作用是从横向把膜拉紧;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后,第八导向辊7为圆刀和片刀的导向辊;下圆刀9为下圆刀,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和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为上下圆刀组合辊,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有两种膜径:一种是通过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此时刀槽辊的刀不起作用);另一种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直接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另一种走膜方式是从第八导向辊7出来有两种膜径:一是通过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和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进入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此时上圆刀不起作用);另一种是第八导向辊7直接进入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进入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展平辊4与第五导向辊5能够根据物料不同自由选择使用展平辊或者剪辊,两者过后最终进入第八导向辊7,其中进入第五导向辊5后必须进入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第二S辊2、第三S辊3为S辊,作用是隔离前后张力,无论是走何种膜径,S辊是必须通过的导辊,第一导辊1是进入分切机主体的第一根辊。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分切机导辊走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上下圆盘刀时膜径从第八导向辊7进入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然后再进入刀槽辊11,最后进入A侧第一分配辊13和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分切机导辊走膜方法,当使用上下圆盘刀时膜径从第八导向辊7进入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然后进入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同样道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分切机导辊走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使用片刀时膜径从第八导向辊7进入到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然后进入刀槽辊11,最后进入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分切机导辊走膜方法,当使用片刀时从第八导向辊7进入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再进入刀槽辊11,最后进入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实现薄膜、片材在同一台分切机上进行分切。只需改变走膜路径,就能分别使用片刀分切和上下圆盘刀进行分切,分切效果与单一功能的片刀分切机或者单一功能的上下圆盘刀分切机相媲美,且一机多用,显而造价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传统工位式分切机单靠辊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位式分切机双靠辊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位式分切机双靠辊互换使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的走膜路径示意图之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的走膜路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的走膜路径示意图之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施例的用于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及排布后走膜方法,其目的是在一台分切机上实现双刀系统对薄膜和片材两种材料的分切。双刀是指片刀和上下圆盘刀,片刀用于分切常规厚度薄膜,上下圆盘刀用于分切常规薄膜或较厚的膜俗称片材。常规厚度薄膜需要展平辊展平,片材则不需要,但需要边缘展平机构,俗称边缘剪辊来达到展平效果。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必须对分切机的相关导向辊进行排布来实现(见图1)。本实施例的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它包括F块排辊墙板、G块排辊墙板,(见图2,F块、G块排辊墙板位置图)。本实施例的所示分切所有走膜图路径(见图3、图4、图5、图6)。本实施例的分切机根据所需要分切的物料特性,选择采用片刀或者上下圆盘刀进行分切,只需要改变走膜路径即可在一台分切机上实现。本实施例的在导向辊中有两根特殊辊,展平辊和剪辊。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自由选择走膜路径来达到展平效果。本专利技术在于一机多用,只需改变走膜路径就可实现片刀分切和上下圆盘刀分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分切机可一机多用,片刀分切和上下圆盘刀分切。其具体内容为导向辊的排布的合理性。此专利技术中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共有15根辊,其中F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一导辊1、第二S辊2、第三S辊3、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其中G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八导向辊7、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刀槽辊11、B侧分配辊12、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第一导辊1为进入分切机主机的第一根导辊;第二S辊2、第三S辊3作用为隔离前后张力(放卷张力和收卷张力);4号辊为第四展平辊;5号辊为第五向辊;6A、6B为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8、10号辊为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2、13、14号辊为分配辊,其中B侧分配辊12、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它包括F块排辊墙板、G块排辊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F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一导辊(1)、第二S辊(2)、第三S辊(3)、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述G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八导向辊(7)、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刀槽辊(11)、B侧分配辊(12)、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n导辊走膜路径:从第一导辊(1)进入到第二S辊(2)然后进入到第三S辊(3),第二S辊(2)、第三S辊(3)形成“S”辊作用为隔断前后放卷、收卷张力;然后第三S辊(3)有两条途径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一是通过第五导向辊(5)进入,另一种是通过第四展平辊(4)进入,当通过第四展平辊(4)时物料为薄膜,当通过第五导向辊(5)时物料为厚膜,无须展平,但是必须要通过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第六剪辊上下辊(6A)和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起的作用是从横向把膜拉紧;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后,第八导向辊(7)为圆刀和片刀的导向辊;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和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为上下圆刀组合辊,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有两种膜径:一种是通过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另一种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直接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它包括F块排辊墙板、G块排辊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F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一导辊(1)、第二S辊(2)、第三S辊(3)、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述G块排辊墙板中含有第八导向辊(7)、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下圆刀(9)、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刀槽辊(11)、B侧分配辊(12)、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
导辊走膜路径:从第一导辊(1)进入到第二S辊(2)然后进入到第三S辊(3),第二S辊(2)、第三S辊(3)形成“S”辊作用为隔断前后放卷、收卷张力;然后第三S辊(3)有两条途径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一是通过第五导向辊(5)进入,另一种是通过第四展平辊(4)进入,当通过第四展平辊(4)时物料为薄膜,当通过第五导向辊(5)时物料为厚膜,无须展平,但是必须要通过第六剪辊上下辊(6A)、第七剪辊上下辊(6B),第六剪辊上下辊(6A)和第七剪辊上下辊(6B)所起的作用是从横向把膜拉紧;第四展平辊(4)、第五导向辊(5)进入到第八导向辊(7)后,第八导向辊(7)为圆刀和片刀的导向辊;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和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为上下圆刀组合辊,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有两种膜径:一种是通过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另一种从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出来后直接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的A侧和B侧收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机导辊排布装置,其特征在于:从第八导向辊(7)出来有两种膜径:一是通过第九上下圆盘刀组合辊(8)和第十上下圆盘刀组合辊(10)进入刀槽辊(11)然后进入A侧和B侧的分配辊即A侧第一分配辊(13)、A侧第二分配辊(14)和B侧分配辊(12)然后进入各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安顺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