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0267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29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包括无人机、外壳体、自动充气分离机构、自动收缩升降机构和自动转动驱动机构,自动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外壳体内部,自动充气分离机构包括圆套筒、充气电机和两个分离电机,两个分离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设置有分离片,分离片的下端均设置有充气头,圆套筒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微型气瓶,微型气瓶的瓶嘴内设置有单向通气机构,两个充气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巧妙的设计,使得该飞行器实现了水上、陆地和空中三栖作业的功能,并且该飞行器集运载、搜救等多功能的作业能力,摒弃了传统无人机功能较为单一的弊病,符合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搜救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固定翼飞机、无人垂直起降飞机、无人飞艇、无人直升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等。将搜救功能加入到无人机中,可以缩短救援时间,最大程度挽回损失,而传统的无人机只能在空中作业,对于陆地或者水上作业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实现无人机能够在水上、陆地和天空均能进行搜救、运载等任务,我们设计了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该该飞行器实现了水上、陆地和空中三栖作业的功能,并且该飞行器集运载、搜救等多功能的作业能力,摒弃了传统无人机功能较为单一的弊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br>提供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包括无人机、外壳体、自动充气分离机构、自动收缩升降机构和自动转动驱动机构,外壳体固定设置在无人机的底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水平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无人机的底端,并且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外壳体的旁侧,自动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一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包括圆套筒、充气电机和两个分离电机,圆套筒水平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充气电机和两个分离电机均设置在圆套筒的正上方,充气电机的输出轴与圆套筒传动连接,两个分离电机分别对称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两端,并且两个分离电机的输出轴分别水平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均竖直设置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分离片,分离片的下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充气头,圆套筒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微型气瓶,微型气瓶的瓶嘴内设置有单向通气机构,两个充气头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微型气瓶的瓶嘴螺纹配合,两个充气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气囊,两个气囊设置在外壳体的两侧。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单向通气机构包括弹簧、密闭帽、抵触环和支撑座,抵触环固定卡设在微型气瓶的瓶嘴端口处,密闭帽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型结构,密闭帽套设在弹簧外并且密闭帽的内侧顶部与弹簧的顶部抵触,密闭帽的顶部边缘处与抵触环的底部抵触,弹簧的底部套设在支撑座上并且与支撑座抵触,支撑座与微型气瓶的内腔连通,充气头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结构,充气头的非开口端连接有一个用于连通气囊和微型气瓶的气针。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微型气瓶的外部套设有瓶套,瓶套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滑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瓶套的轴向,圆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条的滑槽,圆套筒的外壁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一从动轮,充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连接。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自动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内壳体、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和螺旋桨叶,第一伺服电机通过T字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内壳体可转动的设置在T字板的下端,第二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内壳体上,并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进内壳体的内部,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螺旋桨叶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远离螺旋桨叶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一锥齿轮传动的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垂直穿进内壳体,并且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轴的轴线垂直设置。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T字板的一端面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第一铰接点,内壳体近邻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端面上对称固定设置有两个用于与两个第一铰接点铰接的第二铰接点,两个第一铰接点和两个第二铰接点通过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T字板,并且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用于与第三锥齿轮传动的第四锥齿轮。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自动收缩升降机构包括传动组件和四组自动收缩升降组件,自动收缩升降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液压缸和转动板,电动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无人机的底端,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前端部与液压缸转动连接,液压缸转动设置在外壳体上,转动板的中部与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前端部转动连接,转动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液压缸转动连接,传动组件安装在两组自动收缩升降组件上。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无人机底端设置有若干个竖板,电动推杆的尾端对称固定设置有第一支点,两个第一支点转动设置在两个竖板之间,液压缸的一端上设置有固定板、连接部和第二支点,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固定板转动配合的第三支点,连接部与电动推杆的输出轴的前端部转动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支点固定连接,液压缸的输出轴的前端部通过第四支点与转动板的中部转动连接。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三传动轴,第三伺服电机固定设置在外壳体的内部,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两个转动板的一端上,并且第三传动轴的两端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转动板上远离第三传动轴的两个转动板的一端上分别转动设置有一个驱动轮,第三传动轴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二从动轮,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主动轮,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作为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内壳体上近邻第三传动轴的一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存放第三传动轴的弧形开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巧妙的设计,使得该飞行器实现了水上、陆地和空中三栖作业的功能,并且该飞行器集运载、搜救等多功能的作业能力,摒弃了传统无人机功能较为单一的弊病,符合市场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充气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充气分离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充气分离机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单向通气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转动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转动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收缩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收缩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外壳体(2)、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自动收缩升降机构和自动转动驱动机构(55),外壳体(2)固定设置在无人机(1)的底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水平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无人机(1)的底端,并且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外壳体(2)的旁侧,自动转动驱动机构(55)设置在外壳体(2)内部的一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包括圆套筒(3)、充气电机(4)和两个分离电机(5),圆套筒(3)水平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充气电机(4)和两个分离电机(5)均设置在圆套筒(3)的正上方,充气电机(4)的输出轴与圆套筒(3)传动连接,两个分离电机(5)分别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内部的两端,并且两个分离电机(5)的输出轴分别水平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上均竖直设置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分离片(7),分离片(7)的下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充气头(8),圆套筒(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微型气瓶(9),微型气瓶(9)的瓶嘴内设置有单向通气机构,两个充气头(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微型气瓶(9)的瓶嘴螺纹配合,两个充气头(8)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气囊(10),两个气囊(10)设置在外壳体(2)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1)、外壳体(2)、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自动收缩升降机构和自动转动驱动机构(55),外壳体(2)固定设置在无人机(1)的底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水平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无人机(1)的底端,并且自动收缩升降机构设置在外壳体(2)的旁侧,自动转动驱动机构(55)设置在外壳体(2)内部的一端,自动充气分离机构(53)包括圆套筒(3)、充气电机(4)和两个分离电机(5),圆套筒(3)水平可转动的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充气电机(4)和两个分离电机(5)均设置在圆套筒(3)的正上方,充气电机(4)的输出轴与圆套筒(3)传动连接,两个分离电机(5)分别对称设置在外壳体(2)内部的两端,并且两个分离电机(5)的输出轴分别水平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上均竖直设置有与之螺纹配合的分离片(7),分离片(7)的下端均设置有可拆卸的充气头(8),圆套筒(3)的内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微型气瓶(9),微型气瓶(9)的瓶嘴内设置有单向通气机构,两个充气头(8)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微型气瓶(9)的瓶嘴螺纹配合,两个充气头(8)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气囊(10),两个气囊(10)设置在外壳体(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单向通气机构包括弹簧(11)、密闭帽(12)、抵触环(13)和支撑座(14),抵触环(13)固定卡设在微型气瓶的瓶嘴端口处,密闭帽(12)为下端开口的圆柱型结构,密闭帽(12)套设在弹簧(11)外并且密闭帽(12)的内侧顶部与弹簧(11)的顶部抵触,密闭帽(12)的顶部边缘处与抵触环(13)的底部抵触,弹簧(11)的底部套设在支撑座(14)上并且与支撑座(14)抵触,支撑座(14)与微型气瓶的内腔连通,充气头为一端开口的圆柱型结构,充气头的非开口端连接有一个用于连通气囊和微型气瓶的气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微型气瓶(9)的外部套设有瓶套(16),瓶套(16)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条(17),滑条(17)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瓶套(16)的轴向,圆套筒(3)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容纳滑条(17)的滑槽(18),圆套筒(3)的外壁的中部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一从动轮(19),充气电机(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主动轮(20),第一主动轮(20)和第一从动轮(19)通过第一同步带(2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空三栖运载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自动转动驱动机构(55)包括内壳体(22)、第一伺服电机(23)、第二伺服电机(24)和螺旋桨叶(25),第一伺服电机(23)通过T字板(26)固定设置在外壳体(2)的内部,内壳体(22)可转动的设置在T字板(26)的下端,第二伺服电机(24)固定设置在内壳体(22)上,并且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穿进内壳体(22)的内部,第二伺服电机(24)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7),螺旋桨叶(2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轴(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宋晶张贝贝姬庆玲沙莉李明聪王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